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是我们家喻户晓的菩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的普陀山,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应化道场。普济禅寺则是普陀山最大的寺院,是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
普济寺俗称前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白华顶的灵鹫峰南麓,是普陀山的佛教活动中心,一切重大的佛事活动都在此举行。
普济寺占地3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前有湖后有山,藏风聚气,环境极佳。寺院坐北朝南,掩映在翠绿的林木中,宛若画中景。
山门前面是外寺,中轴线上依次有照壁,御碑亭和湖心亭。巨大的放生池里布满了莲花,鱼儿自由地游弋其中,周围绿树环抱,山峰围绕,真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啊!
普济寺的照壁是砖石结构,古色古香,上书“南无观世音菩萨”,显得佛韵十足。
照壁的对面就是御碑亭,黄色琉璃瓦,重檐顶,飞檐翘角,彰显了皇家气息。上悬一匾额“海月常辉”。
亭中竖有汉白玉石碑一方,高3米,宽1.5米。碑文记载普陀山历史,是雍正皇帝所书,看来也是文物级别的宝物。
过了碑亭,沿着中轴线上的富贵桥前行,就来到了湖心亭。
该亭造型优美典雅,飞檐翘角上覆黄色琉璃瓦,八脊攒尖顶,方门圆窗,真是八面玲珑,又叫八角亭。
穿过八角亭前行就到山门前。回首巨大的莲池,可以看到另外两座桥:东面一座石拱桥叫永寿桥,是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所建,长40多米,宛若一条玉带飘落在湖上;西面平安桥,没有波澜起伏,宛若平地。虽没见过普陀十景之一的“莲池夜月”,但在此处想想都有些陶醉。
普济寺的山门通常是紧闭不开的,这与传说乾隆来普陀寺走的偏门入寺有关呢。一道圣旨改变了山门的命运。
山门前的楹联“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诉说着普济寺悠久的历史。它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日僧慧锷请五台山观音像想带回国,因风浪阻隔没有成功,观音像曾供奉于此。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缮,规模逐渐宏大。
山门的后面是内寺。中轴线上第一座建筑是大门紧闭的山门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
对面就是天王殿,红墙黛瓦。殿内居中供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金身法相,坐于须弥宝座上,神态慈祥面带笑容。拜佛也要学佛,也要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放下执念,面对风云变幻的人生。
弥勒佛的左右两侧是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多闻),都手持法器,神态威而不怖,守护一方安宁。
弥勒佛后面是护法殿,门上悬一匾额“三洲感应”。内供韦驮菩萨,金身法相,手持金刚杵,昂然立于佛龛中,目光炯炯,神情威严。韦陀是护法菩萨,为三十二神将之首。
护法菩萨的对面就圆通宝殿。大圆通殿是普济寺的主殿,面阔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四周出廊,殿前平台有石雕栏板。门前有一对威武的狮子和一座千秋宝鼎。整个大殿恢宏气派,皇家气息浓郁!
殿内居中供奉8.8米高的观音菩萨金身法相。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手结佛印,身着天衣,头戴宝冠,慈眉垂目,神态安润,俯瞰芸芸众生。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菩萨的身边站立着善财童子和龙女,塑像雕琢精美,神态天真活泼,栩栩如生。
佛龛上方的悬挂一匾额,上书“普济群灵”。是1699年,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时,康熙皇帝所赐,始称“普济禅寺”。
殿宇东西两厢塑有观音三十二应身法相,每尊佛像衣着不同,神态各异,代表观音菩萨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时的现身说法形象。体现了菩萨既慈悲为怀,又平易近人普渡众生。
此外殿宇的大门两侧还有韦陀菩萨和伽蓝菩萨的塑像,整个大殿佛像布局考究,灵光徐徐。
圆通宝殿两旁有配殿。东面是文殊殿,供奉五台山显圣的文殊菩萨;西面普贤殿,供奉峨眉山应化的普贤菩萨。
两侧回廊各有一罗汉堂,每堂塑有九尊罗汉法相。十八罗汉身披袈裟,面目俊朗,神态各异的端坐宝座上,有的在沉思,有的在说法,有的在持戒,有的在冥想……
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殿宇是法堂,重檐顶,前出廊,内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
法堂也有左右配殿,分别是普门殿和地藏殿,普门殿内供奉千手观音菩萨,地藏殿内供奉应化九华山的地藏王菩萨。
拜过普济寺会发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菩萨都供奉在此寺,殿宇的布局把海天佛国的观音菩萨显得更为卓绝。勇猛观自在为普渡众生居于此,愿我们参拜过的众生修为精进,心愿达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