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0日,备受关注的陕工职院经开校区迎来了第一批学生,来自信息工程学院、财经与旅游学院、商贸与流通学院大二、大三共计6400余名同学陆续搬入经开校区,开启大学之旅的新篇章。

作为咸阳经开区的头号大事、喜事,经开区专题部署,集中方方面面的力量,研究制定了陕工职院经开校区2022年秋季新生入学安保方案,与学校协同配合、同向发力,全力以赴做好新生开学各项保障服务工作。

与城市同步:咸阳高校

位列地市前排

大专院校,可以说是咸阳城市发展缩影。

1953年,“陕西煤炭学校”(后更名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入驻,这是咸阳的第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1958年,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西藏公学”诞生,后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

1961年,位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迁建咸阳,更名为“陕西中医学院”,后来升级为“陕西中医药大学”。

1970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迁至咸阳,定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

1978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的基础上成立了”咸阳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与陕西省咸阳教育学院合并,“咸阳师范学院”诞生。

1985年,“陕西省财政学校”迁建至咸阳,2001年,更名为“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1988年,“陕西省邮电学校”由扶风县迁建至咸阳,更名为“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1994年,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由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这是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本科大学。

1997年,陕西商贸专修学院成立,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

1999年,由“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改制升格,2010年与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由原“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彬县师范学校”、“仪祉农业学校”和“咸阳市体育运动学校”4所知名中专学校资源,组建成立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同年,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设立,这是一所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是陕西省首批设立的八所独立学院之一。

位于咸阳行政区域内的还有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创基地、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小镇”(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和位于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可以说,在地市层级,咸阳的高等教育资源在全国都是相当雄厚。

咸阳陕财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少职工(陕工职院新校区开学)(1)

但是新世纪前后,咸阳高校却面临重大变故。

首先是1997年,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设立,作为省政府直属派出机构,具有地市级行政管理权和省级经济管理权。

2006年,已经升级为“陕西科技大学”的“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校主体东迁西安。

2017年,随着西安代管西咸新区,位于沣西新城区域内的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管理权限都发生变更。

这其中,对咸阳教训最深、影响最大的,就是陕科大东迁西安。

相关阅读《错失陕科大十六年后,这一次,咸阳没再让西北机电“跑掉”》

启航新里程:陕工职院成为咸阳

高校新校区建设第三名

2000年,随着高校扩招,“新校区”乃至“大学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兴起。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新校区”“大学城”是人才主导型聚集区,以高素质人才为主导,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商业、服务业、信息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堪称城市“绿洲”。

2002年,陕西中医药大学率先在世纪大道沣河岸边建设新校区,2016年,西藏民族大学秦汉校区开工。

陕工职院是咸阳第三家建成新校区的高校,伴随着学生入校,这座经开区标志性建筑也尽展风采。

咸阳陕财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少职工(陕工职院新校区开学)(2)

经开校区最高建筑——启新楼

咸阳陕财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少职工(陕工职院新校区开学)(3)

图文信息中心外观震撼

咸阳陕财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少职工(陕工职院新校区开学)(4)

图文信息中心的九层旋梯

咸阳陕财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少职工(陕工职院新校区开学)(5)

教学楼群宏伟壮观

咸阳陕财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少职工(陕工职院新校区开学)(6)

公寓楼群碧波荡漾

陕工职院在校生总数近20000名,拥有教育部精品专业一项,国家示范专业五项,国家级精品课程两项,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在行业内享有盛誉。

未来,将有万名学子在经开校区,不负家长期望、不负青春梦想、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开创陕工职院更加美好的未来。

建设大学城,打好晋级战

陕工职院经开校区的启用,既是学校蓬勃发展、枝繁叶茂的新起点,也标志着经开区高等教育迈出了新步伐,是区校积极探索塑造校地协同发展新格局,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同向同行的高瞻布局,必将进一步推动经开区乃至全市科教、产业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厚植新优势,催生新动能。

在全国各城市的高等院校资源排名中,西安排在前列。而要提起西安的高等院校早期的发展,一定绕不开的一条路就是长安路,可以说,正是早期这些高校的云集,成就了长安路的繁华和西安的小寨商圈。

除了长安路外,友谊路分布着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金花路分布着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

也许正是看到了雁塔区行政辖区范围内的长安路上高等院校给雁塔区发展的带动,也许是看到了长安路上那些高等院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张原有的校区已经不够用,长安区、未央区便先后在西安南北两端打造了两座大学城。

相对于其他地市,咸阳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经济综合实力力争挺进西部地级市十强的底气之一,就是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

“西部地市十强晋级战”最基础的方式,就是做多高校,做大高校,做强高校。

陕工职院经开校区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使经开片区有条件、有能力建设“咸阳大学城”。

一是目前市内数所高校都有建设新校区的强烈愿望和现实需要,陕西财经学院、陕西能源学院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

二是通过交大创新港和陕工职院经开校区,众多高校看到了咸阳在扶持高校发展、促进新校区建设方面的坚定态度和得力措施。

咸阳陕财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少职工(陕工职院新校区开学)(7)

西交大、西工大、西农大,3所985高校落户沣西新城

府誌君一直有一个观点:为什么陕西8所985、211大学,都在扩建新校区,为何最终只有交大成为了创新港?

除了在西安周边外,一些大学还把新校区建在了珠三角、长三角,但效果都不如人意。

府誌君认为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交大将新校区选择在了咸阳。

是咸阳,为交大提供了优质的地块、优惠的条件,西安都市圈内无出其右;

是咸阳,前瞻性的强烈要求交大将原本规划的封闭“新校区”改建为开放性的“创新港”;

是咸阳,为交大创新港同步规划建设了高新区跨渭河大桥,使交大创新港成为西安都市圈的产学研新高地,进而升级为“西部创新港”;

是咸阳,建设了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使渭河两岸成为吸引全省乃至西部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承接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的核心区,西部科技创新港进而跃升为秦创原创新发展新地标。

咸阳陕财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少职工(陕工职院新校区开学)(8)

奥体中心、双照湖

如今,随着陕工职院经开校区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周边配套也日益成熟。不仅与奥体中心、双照湖一路之隔,坐享优美环境、完善路网,经开区又在其边布局了咸阳里商业天街项目、9年制公立学校、优质高中等诸多民生项目,具备了建设“咸阳大学城”的先决条件和良好基础。

同时,随着咸阳收回秦汉新城双照街道的管理权限,咸阳城市骨架扯开了,经开区辐射范围扩展了,接下就是做填空题,做锦上添花。

对于一座城市,一个区域来说,以大学城的模式带动区域发展、带动城市发展,培养人才,进而通过科教成果的转化,做到留下人才、留住人才、振兴产业。

咸阳要上档升级,经开区更要敢当先锋,闯出一片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