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就音乐质量而言,我不觉得十几二十年前最顶尖的那一部分内容有比现在更好,现在的也并不比旧时的质量差,只是现在的音乐大多数传唱度欠奉,各个渠道做内容把控的人又总唯流量是图,不够认真严谨地放了很多“水”歌到市场,导致大家很难再有像 90 年代或 00 年代传唱一时的歌了。

但,这不影响年轻人在曲库汪洋中找寻好内容,哪怕,是前浪们唱罢留下来给后浪们的音乐旧物。

易烊千玺00后的现状(我们这群00前的音乐心事竟被00后的易烊千玺解读如此别致)(1)

易烊千玺在 20 岁生日当天发行的专辑《后座剧场》就是一张翻唱了六首“音乐旧物”并以六支声音小品串联而成的专辑,除了悦耳的听感,还有很好的沉浸感——无论你是用耳机听,亦或是音质尚可的音箱播放。

我相信以易烊千玺之前有过的两张专辑以及多首优质单曲,他一定还会能继续推出更好的作品,只是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张企划的翻唱作品,选的六首歌全部年长过千玺本人,却由他重新演绎后,丝毫不见千玺他人与歌、与时代、与风格之间的罅隙感,反而流畅到底,悦耳到底,沉浸感伴随听者能沉浸到底。

易烊千玺00后的现状(我们这群00前的音乐心事竟被00后的易烊千玺解读如此别致)(2)

至于为何发这样一张专辑,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大家可以去专辑页面看文案介绍,而这次,我是想多聊一聊这张专辑在故事之外,在音乐层面上颇优的执行。

而易烊千玺音乐里的“优”,究其原因,我想是在于他愈发显著的音色特质,并且制作人们都有抓取到千玺的音乐气质,并把作品本身和千玺成长经历巧妙融合,便使得《后座剧场》从产品到作品层面,都有了颇高的完成度。

我在接连听了全专十二首 Track 之后,才想起要留意去看下制作人是谁。

我的第一猜想是火星电台,因为从串场音轨中轻电子元素的点缀,到正曲演奏中 Soft-Rock 风格的器乐运用,都是火星电台很招牌式的内容;加上风格统一又连贯,火星电台被我以为是“包碟”了全专的制作人。

却没想我只猜中了一半,火星电台除了监制了人声、环境声等串场音频之外,只制作了《野花》、《爱情鸟》以及《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三首歌——有趣的是,这三首歌分别发行于 1996、1993 以及1994 年,已是专辑里面世时间最新的三首。

余下的歌曲,常石磊制作了《亲密爱人》和《送别》,荒井十一制作了《爱的箴言》。

石头和荒井老师,二人分别擅长的,各自是以合成器玩出花样的电子鼓节拍感,还有花样百出的打击乐内容,刚好如果合在一起,就是火星电台擅长的内容综合。

于是专辑在编曲和制作听感上,呈现出了现在总-分-总的结构就有迹可循了;也难怪我误以为是火星电台做完了全专。

《后座剧场》中,三石个人以为最精彩的一曲是千玺翻唱林依轮的《爱情鸟》,以 00 后歌手的身份把这首 90 年代的节奏型舞曲唱出了 80 年代 Funk Disco 的味道,音色刻意不做饱满的合成器鼓点匀速敲打在听者耳朵里,是很畅爽的节奏点,甚至有了点 70 年代 Disco 金曲《Y.M.C.A.》的迷人神韵。

千玺这版《爱情鸟》当真有“让我觉得心在跳”的感受。

易烊千玺00后的现状(我们这群00前的音乐心事竟被00后的易烊千玺解读如此别致)(3)

另一首发人深思的歌,是《野花》。

易烊千玺版的《野花》至少好在两处:

第一处,是这首歌以“野”字碰撞本有的寂寞感,“无人采摘”、野蛮生长的词曲意境,是能令人延展联想到千玺去年在电影《少年的你》中小北又野又寂寞的那股子劲儿;《野花》的情景无分性别,能唱出这歌中又野又寂寞的味道,原唱田震自然是动人的,易烊千玺全新的演绎也赋予了这首歌足够有韧劲的全新生命力。

《野花》第二处的好,还在于歌曲中演唱的情境设置,你只听声音再联系歌曲,便能感受到千玺是以声音在演绎流浪歌手街头弹唱《野花》的状态,所以在一些字句尾音的处理、节拍变奏的呈现中,千玺都是按照很街头歌手的方式在诠释,却并不见一些街头歌手为了吸引路人驻足而刻意呈现的些许油腻感,千玺的几处变奏显得很自然,更贴近歌曲设计情境,尾段加入进来的 Sax 音色仿佛猛地一下提醒了听者《野花》这首歌生于 90 年代的音乐印迹,是神来一笔

常石磊的操刀下,《亲密爱人》和《送别》呈现了千玺唱慢歌时更具升级意义的暖感,这种升级意义对标千玺之前的慢歌如《恒温动物》、《舒适圈》还有《陷落美好》而言,是他进入 20 岁之后更具社会视角的一种温暖。

《亲密爱人》中电话语音的融入,千玺成了爱人之间(亦或是父母)相互关心的有心旁观者;

《送别》轻盈的音乐漂浮在空气里,更有着千玺想要以欢快节拍淡化送别时离愁别绪的情商体现,还有他高超唱商的展示。

易烊千玺00后的现状(我们这群00前的音乐心事竟被00后的易烊千玺解读如此别致)(4)

千玺声音里的暖,还延展到了《爱的箴言》中,弦乐之间,千玺的声音从令人想要保护的慵懒、过渡到主动要保护爱与爱人的担当感,一首歌的时间里,他就完成了一次短暂的成长。

还有《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制作人火星电台设定了千玺迷人的中低音区音色在歌曲中迷离游走,是一种令人能微醺的甜味,对比原唱张楚前辈比较多在中高音区的演绎音域,二人各自的音色特点都被得以展示。

原曲中最抓人的小提琴演奏在千玺的版本中亦有呈现,这一处精髓就如同我们听万青《十万嬉皮》一定要听到那段小号演奏似的,必须是保留项目。

易烊千玺00后的现状(我们这群00前的音乐心事竟被00后的易烊千玺解读如此别致)(5)

最初看到《后座剧场》一整张曲目时,我不免心生“千玺这么年轻能不能唱好这些内容”的问号,听完一遍之后,我的顾虑便烟消云散了,既懂得了这些选曲和环境音 Track 之间的因果关联,又感受到了千玺在步入 20 岁之后崭新的音乐体系(尽管这些歌都是他 20 岁之前录制完成的),甚至联系千玺之前两张全长的专辑作品,易烊千玺的人声结构体系在这三张完整的作品构架之中,愈发明晰。

再讲回到情怀与年代记忆这件事,《后座剧场》同样有牵引我这样的 85 后人群颇不会“跳戏”的“入戏”,也就是我前面讲到的沉浸感。

因为我并没想到这些引人共鸣音乐心事,竟然会被易烊千玺这位 00 后重唱地如此别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