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的世界,忙碌的生活,人就像陀螺一样,为了生计奔波操劳,难免有烦恼困扰之时。

学会及时调整,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之中。

今日,品读一首唐诗,颇具禅理。读完了,可以让我们静下来,从中也领悟一些人生哲理。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一生仕途坎坷,因为卷入到激烈的朝廷党争之中,他总被官场上的烂人烂事所纠缠。

李商隐最有禅意的一首诗(李商隐的一首禅诗)(1)

他觉得身心好疲惫,觉得自己很不幸,又难以摆脱处境。他迫切需要内心清净,更需要解脱。所以,有一段时间,他专注于求仙学道,以求解脱。

有一次,他到山中去寻访一位僧人,从中顿悟了一些禅理,写下来一首禅诗,名为《北青萝》,颇具禅意,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北青萝

唐·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yān),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那日,夕阳已落入崦嵫山了,李商隐独自到山中去寻访一位高僧。

从第二句诗中的“茅屋”和“孤僧”,我们可以知道,这位僧人独居在山中的一间茅屋里,虽然过着清苦的生活,但日子胜在清静。

李商隐最有禅意的一首诗(李商隐的一首禅诗)(2)

此时的李商隐也正处于艰难的岁月,生活清苦,亲朋离散。他希望找到这位僧人,从他身上得到一些启示,以求解除自己的烦恼。

正值是深秋,他独自走在大山深处,边走,就边环顾四周。满山的树木已经纷纷落叶了,遍地都是黄叶。

山间树木密集幽深。好一个深山老林,到底这位高僧隐居在哪里啊?他毫无头绪,不知僧人在何处。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他不知道走了多少山路,可谓是千辛万苦啊。

这句“寒云路几层”不仅写出了僧人远离红尘,也写出诗人不畏惧艰辛险阻、心诚求禅理的决心。

李商隐终于找到了那间茅屋,此时已夜幕降临了,僧人正在茅屋里面敲磐诵经。

李商隐最有禅意的一首诗(李商隐的一首禅诗)(3)

他没有进屋去打扰僧人,而是一直站在屋外等待。此时,他听着那清脆的磐声,遥望寂静的星辰,一切都那么宁静和安详,烦恼的心也随之清净,心中那些困扰也随之清空。

等到僧人佛事已毕,他走入了茅屋,和僧人交谈。僧人依靠着青藤坐着,从容不迫地和他交谈起来。

与僧人交谈后,李商隐有了很多感触,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启发:“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我们都只不过是大千世界里的一粒尘埃而已,又何必非要纠结于爱恨呢?

李商隐最有禅意的一首诗(李商隐的一首禅诗)(4)

此时此刻,他心中的困扰终于得以放下了,心情也舒坦多了。面对尘世中的爱恨、荣辱,他学会了淡然从容面对。

从诗人不畏险阻寻找僧人,诚心寻求禅理的过程。我们可想而知,诗人饱受困扰纠缠,却难以从中抽离。不然,他也不会如此迫切艰辛地寻求解脱。

纵观此诗语言简练,层次分明,描写了诗人到山中寻访僧人的过程,并获得了思想的顿悟与解脱。

细细想想,人生在世,我们肩负的担子会越来越重,越重越走不远。只有学会放下,让往事如烟,才会走得更轻松。

烦恼困身,不妨读读些诗。读完,心随之恬静,了悟一些人生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