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还是没有选择去电影院看《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手机里缓存的故事,直到刚才剧终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什么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什么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一个人还是没有选择去电影院看《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手机里缓存的故事,直到刚才剧终了。

现在是0:19,新的一天悄悄地来了,无声,无息。

青春爱情故事永远都是有话题的,我无法去评价电影编剧的好坏,导演拍摄的好坏,只能就看到的故事来说一些自己的感受了。

16岁,宋媛媛成了孤儿,那天她也目睹了张哲凯由于生病,被亲生母亲给抛弃,也成了一个人。16岁这个年纪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绝对不会像这样的声嘶力竭,肝肠寸断了,这一次遇见,给往后的十几年定义了什么是爱。

两个孤独的人在一起了真的不孤独了吗?

廖一梅 在《柔软》中说道:“我们这辈子,遇见爱,遇见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了解。”

所以,不是孤独衍生了幸福,是真正的爱情才会幸福。

跟所有人的青春爱情一样,在一起的日子都是最美好的,而又不一样的,十年了他们同居没有做ai。这在现实中绝对是没有的吧,而反过来思考下,爱跟情是两种不一样的感情,有的只是爱没有情,有的只是情没有爱。而他们的爱情呢,老实讲我不羡慕。

我相信他们是真的真的爱着对方。

爱一个人爱到深入骨髓,却选择默默守护,忍受孤独,红着眼睛选择放手,如果不是真爱,那是什么?

这也是电影中叫人感动,叫你流泪地点了。

电影的侧重男一女一的爱情,却忘却了男二女二的爱情。同样的生活多年,却因为突然到来的宋媛媛而和马上结婚的女朋友分手了。

这一段的剧情,我只看到了利用。

张哲凯利用女二的照片逼分手。

宋媛媛利用男二来实现张哲凯给自己的愿望:嫁一个有工作,有点钱,善良又顾家,还有身体健康的男人。

女儿利用张哲凯的死亡,举办自己的个人影展。

而全剧最悲伤的男人,就是男二了。

莫名的戴了绿帽,和未婚妻分手,同宋媛媛结婚,婚后才知道这只是一场为张哲凯和她的爱情做的一个秀了,男二没有了所有,还多了以后的很多年的思索和鲜花了。

一开始我以为只有张哲凯是在孤独的为宋媛媛好,影片结束前才知道宋媛媛亦是如此,这种相互的爱太折磨人了。

“我要的不是在寒冬中给我送热咖啡的人,而是下雨天陪我吃冰的人,我要的不是守护我的人,而是和我一起冒险的人。”

他们,教科书式的爱情,看哭了太正常,但泪点低的我也没有感觉,他们的爱有点自私了。这是心里话,这种爱情观会不会扭曲了。

台湾一直盛产青春爱情文艺电影,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到现在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它都是抓住了一个点,爱与青春。

《左耳》里说,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

16岁,张哲凯跟宋媛媛的不经意遇见,仿佛是上天安排好的一样,各自喜欢,各自了解。

永远:如果有一个人先走了,就不叫永远了。

下辈子:这就更像一场约定了。

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对白:

”如果有来生,你想做什么?”

“除了做人,什么都行,戒指,眼镜,床,日记。”

“下辈子做这些东西,有什么意思么?”

“这样……我就可以永远在你身边了。”

张哲凯被癌症带走了,宋媛媛跟着殉情了。

有一种悲伤

是你的名字停留在我的过往

陪伴我呼吸 决定我微笑模样

无法遗忘

有一种悲伤

是笑着与你分开 思念却背对背张望

剩下倔强 剩下合照一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