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为主线,主要感情基调以悲为主。反映了封建社会背景下,大家族后代的傀儡命运,渴望追求自由的爱情,一种朦胧,凄美的女性哲学。

一聚一散最伤神,还不如不聚的好,所以向来喜散不喜聚。

《东邪西毒》里欧阳锋说:“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办法是先拒绝别人。”

人的拒绝,常常是因为害怕。越是表面坚强的人,往往内心越是脆弱,喜散是内心的伪装,喜聚才是内心的独白。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红楼梦四大家族的兴衰)(1)

古代交通极不发达,一别可能就是一辈子再无缘相见;现在只要你想去,中国的天南海北,也不过是一天的时间。但是有多少离别,是能够再聚的。

大学毕业的,最近的聚会是在什么时候?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多久没见面了?

现在的距离,不是远在千里,而是近在咫尺,但选择各自安好,互相祝福的不见。

现在的人不喜聚,是因为,生活已经压得喘不过气,哪有时间相聚。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这是女主人公林黛玉吟诵的《葬花吟》其中的一句。林黛玉爱花,懂花,本身也是一朵花。葬花,也是葬的自己,渴望凡尘的净土。

林黛玉渴望自由的幸福,通过葬花来表述自己内心的那一份倔强,不愿花被沟渠污水所污染。花的归宿是净土,洁净的诞生,洁净的离去,才是归宿。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红楼梦四大家族的兴衰)(2)

女性的高级美,是朴实无华,是纯粹,是干净。这是中国几千年文人墨客所追求的梦中女神。性感是西方女性的审美标准,一种野放,自由的美。

中国古代的女性大多都是凄美的,没有自由,被家族命运所左右,时刻想冲破牢笼,奈何无力反抗。而林黛玉是杰出的代表,就算对世间污浊无能为力,也还能干干净净地走。

感谢现在的社会,中国女性获得了充分的自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但也希望中国女性保持传统的质朴美,不被西方化。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曲终人散,干干净净。贾府最终“树倒瑚狲散”,贾宝玉“弃而为僧”,金陵十二钗也多以悲剧收场,如梦幻泡影般破裂。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写贾政扶贾母灵柩到金陵,归途中天降大雪,遇见出家当了和尚的宝玉与他拜别,继而随着一僧一道飘然离去。贾政急忙追赶,已倏然不见,“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红楼梦四大家族的兴衰)(3)

家族的兴衰是周而复始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做到几代人都大富大贵。特别在古代,朝代更迭,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堂上是个人,但朝堂后牵扯的就是整个家族。而古代的女人更是浮萍般的存在,没有可以决定的权利。

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一个“情”字,折磨了无数世人。“求而不得”是最大痛苦,这在封建的帝王统治下,习以为常。帝王家的公主用来和亲,巩固国家地位;大臣的女儿献给皇帝,渴望做皇亲国戚;大家族的女儿家族联营,巩固实力;寻常百姓家长得好看的女儿,会被抢走,会被欺凌,会被当做工具利用,身不由己。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红楼梦四大家族的兴衰)(4)

而现在的“情”,败在了不珍惜,失去了是最大的痛苦。现在的爱情选择已经十分自由,没有那么多的枷锁。但正因如此,反而不珍惜,不懂得经营。大多都以自我为主线,受不了气,又经不起诱惑。

最长情的告白不是纸短,而是情长。陪伴永远是最浪漫的,珍惜眼前人。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这本是佛经中的一则故事,《红楼梦》中贾宝玉用来表达对林黛玉的爱,只此一人的专一。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讲到这里,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红楼梦四大家族的兴衰)(5)

人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也面临着众多的选择,贪心的想把喜欢的一切都收入囊中,哈哈,那只会撑死。

最美的爱情永远是从一而终,只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滚滚红尘中,时间最为珍贵,看到合适的及时出手,不然就会溜走。取了这一瓢后,就要格外的珍惜,世间没有那么合适的一个人,处处如意,珍贵的是两人的互相迁就,互相鼓励

总结

古代太多凄美的爱情,太多的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也正因如此,他们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

反观现在的人们,爱情自由,婚姻自由,反而让爱情变得并不是那么珍贵,往往都弄丢了。

记住曾经的美好,曾经的爱,珍惜眼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