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上菜时鸡头要对着长辈;忌把把鱼脊对着主客;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碟;不可以点七道菜;切忌对别人说:“你吃完啦?”……广州人对吃的讲究,对吃的礼仪也非常讲究,餐桌上的禁忌有很多,不管你是广州后生仔还是在广州打拼的人,要想跟老广打交道,不懂得这些礼仪禁忌可就“扑街”了。

请客吃饭不能吃的食物(广东地区饮食禁忌)(1)

举个栗子:

某年某月某日,小妞请做航运的大老板到广州酒家食饭,全身打理得“身光颈靓”。小妞兴致勃勃地点了七道菜,大老板面色立刻大转,乌云密布。大老板口沫横飞地骂道:我们广州人是很忌讳请客吃饭点七个菜,这叫‘食七’,只有在办丧事时才上七个菜。”大老板怒气冲冲,扔下筷子往外跑!小妞立刻恍然大悟,拉住大老板,并且多点上一个菜。吃饭过程中,大老板虎视眈眈,桌面上某条鱼的一边已经被吃光光,小妞便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把鱼翻过来吃。

此刻,大老板又再次暴怒:“跟我吃饭你居然把鱼翻了,那我还怎么做生意啊?!”原来,在广州,跟渔家、船员和司机这三种人吃饭,是不能把鱼翻过来的。小妞立刻明白,连连道歉。幸好,吃上广州如此美味的饭菜,大老板的气大概也消得七七八八了,他放了筷子,背靠在椅子上准备抽烟,小妞随口问道:“您吃完啦?”孰料,老板这次疯了:“哪有你这么讲话的?今天是冬至,你却说我‘吃完啦!’”

原来,广州人很忌讳别人说他“吃完了”,通常说“吃饱了”,没吃完,因为这意味着这是最后一餐了,还有一辈子饭要吃呢。就这样,小妞就被炒鱿鱼(解雇的意思)了,于是到这里和大家讲故事。

既然广州的饮食如此丰富,定必还有相当的文化习俗和禁忌。除了跟船员、渔民、司机吃饭不可翻鱼,不可以点七道菜,切忌对别人说:“你吃完啦?”,还有请客上鱼时忌把把鱼脊对着主客,筷子不能直插在饭上;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碟……

请客吃饭不能吃的食物(广东地区饮食禁忌)(2)

切忌筷子敲碗盆

广州人很忌讳吃饭时用筷子敲打碗盆。逢到家里请客吃饭时,尤其不可将筷子胡乱地敲打碗盆。一种经常的说法是,只有乞丐讨食时才会用筷子敲打碗盆。还有一种说法与古代“蛊毒”传说有关。

相传蛊是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人将百虫放进坛里,经过多年后打开看时,必定有一个虫子把其他的虫子都吃光,这个胜利者就叫“蛊”。用蛊的粉末放在食物里毒害他人时,就要在下毒时边念咒语边敲打碗盆,以便使蛊起作用。所以,用筷子敲打碗盆就犯忌讳。

饭中停餐莫“横筷”

筵席中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搁在碟子或者调羹上。如果将筷子横搁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膳了。这种横筷的礼仪,我国古已有之。横筷礼一般用于平辈或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小辈为了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必须等长者先横筷后才可跟着这么做。

据史载,宋代有个唐肃在陪皇帝进膳时,因先横筷而犯了大不敬的罪,结果被发配边境。现在人们用膳时,即使先吃完了,也不立即收拾碗筷,等全桌用膳毕再一起收拾,可以说是古代横筷礼仪的延续,表示“人不陪君筷陪君”。

另外,用餐前或用餐时,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桌子上,也被认为不吉利。这叫“三长两短”,代表“死亡”。因为用来装死人的棺材是由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三块长木板组成,正好三长两短。

鱼腹、鸡头要对主客

一般而论,把鱼腹对着主客主要是因为鱼腹刺少,腴嫩味美。不过,这其实也有个典故。春秋时,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刺客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但专诸平时无机会接近吴王僚。得悉僚爱吃炙鱼,专诸就去拜太和公为师。炙鱼手艺学成后,专诸乘公子光请吴王僚到家里吃饭之机,做好一条整鱼,藏匕首于鱼腹,在上菜时,取出匕首,刺死了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自此,凡宴宾客,都需把鱼腹对着主客,以示善意。

还有跟外省“鸡不献头,鸭不献尾”的饮食礼仪不同,在广州的酒店,出菜时,如果是一道切碎后仍搭成鸡的形状的白切鸡,服务员必须把鸡头对着主客,以示尊敬。而主客在动筷时一般也会把鸡头稍稍拨偏,以示谦逊。

吃完饭之后不可以说“好饱”

在广州,很多老人家通常都认为:“呻饥莫呻饱!(抱怨饥饿却不可抱怨饱)”。筷子掉地上要讲“筷落(粤语与“快乐”同音)”,打碎了碗要讲“落地开花富贵荣华”……如此之多的风俗和禁忌,在现在多年轻人却已经不讲究,可是在正式场合还是需要唤醒对这堆东西的记忆,这不仅仅体现了餐桌上的优雅礼仪,更是本土民族文化的追随和传承。

请客吃饭不能吃的食物(广东地区饮食禁忌)(3)

除了广州,潮汕和客家地区吃饭禁忌也是多多的哟~不想在餐桌上失礼,可要好好学习以下的内容啦~!

客家地区吃饭禁忌

年初一吃斋,禁吃肉。“斋”与“灾”同音,吃斋意味着将新年的灾难都吃掉。

在盛饭时不能盛得太满,像一个突起的小山包,更不能把筷子往饭中间插,因为这种做法与供死人的祭食相同,人们称之为“倒头饭”。

菜端上桌以及布筷子动作要轻,不能弄得啪啪响,吃饭时不能拍桌子教训孩子。认为犯了这些禁忌,主管食禄的桌神就会被吓跑切不可让小孩去拿祭台上的供品吃,俗谓吃了会招致不幸。但祭祀仪式结束后,做父母的则喜欢把祭祖先或神明的供品让小孩子吃,认为吃了以后祖先或神明就会保佑他们;相反,在三岔路口祭孤魂野鬼的东西绝不能够给孩子吃。

妻子忌把丈夫的饭碗碰掉,认为这是砸丈夫的饭碗,意味着丈夫会失业。

食饭挟菜忌用筷敲击盘碗,用筷子敲击盘碗是乞丐讨吃的手法,也是逗狗猫等畜牲进食的讯号。民间有句俗语“敲碗敲碟,无吃无挪”,即用筷子敲碗敲盘会没有饭吃。

忌手不捧碗趴在桌上吃饭,认为这种吃相如乞丐。

在别人家里做客,吃完饭后忌将筷子放在碗上,否则,有讥讽主人不让吃饭之嫌。

如果不小心将碗盘和调羹等摔在地上打碎了,忌说“完了、完了”等不吉利话,要说“发财、发财”!筷子掉在地上也要说“还有人请”等等。

客家妇女坐月子时,最常吃的是姜酒、鸡、羊等食物,这些食物性温驱寒,吃了对产妇恢复身体有好处。相反,绝对不让产妇吃白萝卜,因为白萝卜性冷,吃了会伤身体;也不能吃糯米稀饭等被认为凉性的食物。

长汀县妇女怀孕以后忌吃甲鱼,认为甲鱼的头经常伸缩,吃了以后容易难产。

体弱多病的人,不宜吃老狗肉、番鸭、南瓜、茄子、四季豆之类,认为这些食品吃了会“翻旧病”,而且南瓜、茄子(尤其是秋茄)、四季豆据说是“有毒”的,病人尤其不能食用。

春节的喜庆吉利食品有桔饼、年糕(年年高)、葱(聪明)、蒜(会算)等,而不能专门吃蛋,认为蛋与“完蛋”发音接近,很不吉利。

平时吃豆腐不能说吃“白豆腐”,只能说“食豆腐”或“煮豆腐”,因为只有老人过世时才吃“白豆腐”。因此,结婚喜宴切忌上用“白豆腐”配制的菜。

潮汕地区吃饭禁忌

正月初一早餐要吃素菜和干饭,不能喝饭汤和食糜(粥),否则出门时常遇雨,娶亲则会把新娘的花轿打湿。这天用膳还不能用长短箸,否则过渡时很难搭上船。

端午节中午,家家都要用伸骨草、使君子叶、真珠花菜、鸡蛋、猪肉等一锅煮成汤给孩子们吃。据说吃伸骨草后会把不直的筋骨伸直起来;吃使君子叶后能把肚中的疳虫杀死;吃真珠花菜后能使肚内的毒性消除,以后不会生疥疮等症,而且能使眼睛明亮。

宴客筛酒时,给左边人筛要用右手,给右边人筛要用左手。夹菜时不能连夹两下,喝汤时不能连舀两匙。筛酒的人不能摇酒壶,不能开酒壶盖,否则喝酒的人都会晕醉呕吐。吃饭时不可侧坐桌角,否则将来会惹人憎厌。添完饭,所有的“饭添”(即饭瓢)须斜插于饭上,不可放倒,否则吃饭的人就会病倒躺在床上。砧板上的食物,不能直接拿给小孩吃,否则小孩就会变得资质愚钝。

儿童出世后四个月内不能吃蛋,否则将来喜欢在地上打滚啼哭。吃鸡翅,会织布。吃鸡“记池”(脾脏),有记性。吃鸡舌,会说话。吃鸡脚,以后写字很难看。吃茄时,连茄蒂吃下,不畏蚊子。吃鹅和番鸭,要患癞病。

请客用餐,汤菜要双数。忌用三样菜,因为这种菜式是囚徒斩首前吃的。

煮熟的全鸡全鸭全鹅,要先开膛,切忌先砍下头颈,因为这样是“犯了砍头罪”,在桌上摆碗筷时不可把一双筷子分摆在饭碗两边,这意味着“快要分开”。不祥。

老年人忌食无鳞鱼,如龟、鳖、鳝鱼、鳗鱼等,因这些东西是佛祖保护的圣物。老人还忌食牛肉、牛肉丸等,因牛是大牲,是农家宝。

儿童忌食鱼卵,因鱼卵如秤星,吃了不会认秤。儿童吃饭忌把筷子插在饭上,因为这样状如烧香、祭神,不吉利。忌用筷子敲打碗边,因为乞丐在讨食时用筷子击碗沿,此举是穷相。握筷子时握在筷的末端,说是握筷的位置跟娶亲有关系:握的位置低,老婆近在屋边;握得太高,则老婆只能去遥远的地方娶到。

渔民忌食跳上船来的鱼,吃了会被龙王责怪,将遭难。

筋骨伤损者忌吃醋,可多食排骨、腰骨及猪蹄。

有化脓性外伤者不吃豆类、鱼、虾,不食肥腻食物,应食素餐。

患了麻疹的人忌食木仔(即番石榴),因木仔多核,会使吃者皮肤粗糙了容易出现麻风症状。也忌食鹅鸭肉,吃了容易出现麻风症状

请客吃饭不能吃的食物(广东地区饮食禁忌)(4)

什么地方都有规矩,记住这60条在广州的规矩~

广州的这些古朴老村庄,在纷扰的都市里,留存下这些宁静的绿洲

是什么支撑你继续留在广州?

在广州,去了一趟这个地方,假装在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