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母婴期刊

孩子刚开始很懂事,突然变得脾气很倔强,说什么都不听!其实,孩子在长大期间会发生阶段性变化,大人不要强迫他们做一些事情,乖巧的孩子,心里容易藏事,会受到委屈。父母可以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孩子愿意跟父母发脾气,这也是一种亲子互动,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

孩子的叛逆期要怎么管教(孩子有三个叛逆期)(1)

演员曹操因14岁的女儿要打舌环展开“角逐”,他们约定一个月时间,如果女儿没打消念头,亲自带女儿完成心愿。因为我是她的爸爸,女儿往错误的方向走时,她看不到悬崖,我得挡住她,不让她一错再错。作为父亲最难的选择是,女儿要做的事情,是一个小坑,还是悬崖。

曹操让女儿搜集相关的资料,做舌环的利弊,女儿可能做,也可能不做,爸爸期盼的是女儿把这事忘了

爸爸的做法,按中国的老话来说是“事缓则圆”,子女教育难拿捏的是分寸,不管不问担心有危险,管得太宽惹孩子埋怨。

有关统计显示:大人认为叛逆的孩子,往往比听话乖巧的孩子更有思想,出人头地的几率更高。

孩子的叛逆期要怎么管教(孩子有三个叛逆期)(2)

英国首相布莱尔,14岁时为翘课险些登机离家出走;大学里也“不安分”,打扮前卫,成立乐队,虽然不受同龄人待见,但他做到了独立,也不再花父母的钱。

乔布斯从小就是“熊孩子”,小学时戏弄老师;中学时因厌学,养父母带其搬走;长大后依然疯狂,衣衫褴褛游历印度。后来因为醒悟,进入“开挂的人生”。

叛逆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大人试图用自己方式约束孩子,听话就是顺从,不听话就是叛逆,反而会压抑孩子的发展。那么大人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空白的纸张,也是父母的影射,不要直接给孩子贴上“调皮”、“叛逆”的标签,对其性格妄加评论。与其指责的口舌之争,不如多陪伴孩子。

孩子的叛逆期要怎么管教(孩子有三个叛逆期)(3)

家长需要知道的是,叛逆是小孩在各阶段的正常心理状态,需要做好引导。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鼓励,父母应换位思考,与孩子多沟通,人非圣贤,孩子也会犯错,父母要大度,试错也可以积累经验。

孩子有叛逆现象说明他们有自身独立的人格,不要“居高临下”痛批,小孩也喜欢听软话,他们可能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父母不妨了解孩子的心声,跟孩子共同解决问题,并不是一味地说教。

美国作者朱迪斯·沃纳提出一个观点: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大部分是家长自己的错误干预造成的。

在我们的认知里,总是希望把人分成两类——好人和坏人,而且只有两种,总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问题,然后主观上评判非好即坏,非爱即恨。父母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把小孩分为乖孩子和熊孩子,这种分类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样貌、个性、家境、成绩、体育等,孩子从小就被贴上各种标签。

孩子的叛逆期要怎么管教(孩子有三个叛逆期)(4)

成年人的世界有些复杂,孩子的想法比较单纯,不想做的事情、不喜欢的东西直接了当,他们不会去考虑动机、意图,当与大人交往时,已经无形之中被分类,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有痛楚,也会带来心理上抵触和伤害。孩子被提出各种要求:

你必须足够优秀,不能甘居人后!

别人主动欺负你,你必须还手打回去!有什么事,爸妈给你兜着!

出门在外,给老子争口气!

他是什么人呐,爸妈不务正业,你怎么能跟他玩!

……

父母说教的背后隐藏着让孩子学会分辨人群,在自私和竞争追求自己的优越性,成为“人上人”。从表象上看,孩子听了热血沸腾,其实不是什么好的引导,这是一种坏情绪。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成熟,父母的说教反而会造成伤害。

李玫瑾老师在《他乡的童年》节目里说:“很多家长不懂心理学,他们总是以培养技能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智能。”

父母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的叛逆期要怎么管教(孩子有三个叛逆期)(5)

有一次给女儿辅导功课,她总是写不好,我一遍一遍教效果不理想,孩子经常顶嘴、反感。旁边的哥哥突然说了一句:写不好,重新再写就好了。我才意识到自己错了,总是盯着女儿的缺点指责。于是,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写字时,把写得好的指出来,包括字形、布局、点画等,夸孩子的地方越来越多,女儿也愿意配合纠正了,进步非常快。

所以,父母总拿优势与孩子的劣点比较,每个孩子都是“问题儿童”,孩子也喜欢听好话,心情好了,做事就积极了。

父母解决自己的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拥有“顶端权力”,时不时拿出来让孩子就范,孩子表示反感时,父母又会以一句“为你好”去掩盖孩子的真实需求和情感。意思就是说,我认为我做的事情是为你好,不管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都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孩子的叛逆期要怎么管教(孩子有三个叛逆期)(6)

其实,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一般会经历三个叛逆期,分别宝宝叛逆期(2-3岁)、儿童叛逆期(6-8岁)、青春叛逆期(12-18岁),父母必须承认孩子长大的这个现实,需要得到认可和尊重,他们也要承担成长中的言行带来的后果,父母摒弃一切包办的恶习,应以孩子为主,父母为辅,因势力导,处理好亲子关系,孩子才会听你的教导。子的言行无法理解时,先不要训斥,等等看,了解孩子的动机和想法,与孩子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避免形成对抗。孩子不愿吐露真言时,是亲子关系变得矛盾的开始。这肯定不是做父母想看到的。

《正面管教》一书给我们一些启示:

我们一起来制定对双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必须独自做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图片来源网络,只供想象,图文无关,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