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报告原文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内解读
刘炯天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党委书记):
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要以坚如磐石的定力、敢打必胜的信念,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我们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切实承担起科技创新的任务,以基础研究引领产业变革,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戴永康代表(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党始终是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们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接下来,我们将切实发挥好发展改革部门职能,在统筹上下功夫,在谋划上下功夫,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更大的力量。
会外连线
辛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宏观展望和重点部署相结合,目标清晰、任务明确,吹响了奋进号角。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我们要齐心协力、乘势而上,开好局起好步。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能一蹴而就。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时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统筹发展和安全,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些重大原则是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夺取新的更大胜利的有力保障,我们必须将其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为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
报告原文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会内解读
李连成代表(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重要表述,振奋人心,催人奋进。这些年,我们村从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为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万元的富裕村。村里成立了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更好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村集体产业,“家家入股、人人劳动、户户分红”。中国式现代化改变了无数村庄的面貌,广袤农村奔向美好的未来。下一步,我们将立足自身特色,加强和周边村庄的联动发展,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
庄稼代表(湖南省益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专职副总工程师):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和同事们完成水利规划设计项目2000多个。与江河湖泊打交道越久,就越认识到发挥水资源基础性、先导性、约束性作用的重要性。作为洞庭湖区的水利人,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着力规划建设一批调节能力强的水源工程,科学布局引调水工程,确保水利工程长期持续发挥效益,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会外连线
张占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持续奋斗的理想。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加深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同时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强大的感召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将实现中国自身的繁荣发展,也将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压舱石”“稳定器”的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报告原文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会内解读
白涛代表(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作为国有企业,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和要求,当好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
唐国徽代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敖山镇副镇长):
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村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跟我一样,选择毕业后回家乡发展,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会外连线
王晓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教授):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连续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消费升级趋势方兴未艾。
未来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报告原文
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会内解读
姜德义代表(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作为汽车制造企业,北汽集团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力争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创造更多新优势,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孟祥飞代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
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更加重视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更加重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气象、基因科技、先进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支持了科研攻关和产业技术突破。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超级算力转变为更多创新生产力。
会外连线
赵昌文(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
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报告原文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会内解读
杨东升代表(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现场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激动人心,深受鼓舞。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为我们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指明了方向。徐工集团近年来始终以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自主研发了4000吨级“全球第一吊”、700吨级“神州第一挖”等产品。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升级国家级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三大创新体系,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梁雅玲代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南街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兼园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内心十分激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我也从中看到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这些年,我切身感受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给广大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正不断成为现实。
会外连线
万劲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高度重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报告原文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会内解读
王亚非代表(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校要充分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优秀人才。
张新停代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技师):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技能人才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接下来,还应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广大劳动者也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
会外连线
赖德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国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此外,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打造一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
▼
来 源 | 人民日报
编 辑 | 刘 琼
微信公众号版权说明
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稿件来源、作者;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微信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焦三农工作队伍
聚力乡村振兴战略
欢迎投稿
网站投稿:tougao@dxscg.com.cn
报纸投稿:xcgbbtg@163.com
报纸投图:xcgbbtt@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