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的土地庙
“土地庙”一词不是鲁西南方言特有词语,笔者之所以说“土地庙”,是因为昨天到城外田野间秋游,在乡间小路旁先后见到一座土地庙,使我想起小时候在鲁西南农村时,庄北头的土地庙了。
小的时候,在我所在的庄北头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土地庙,整座庙宇外观是按照三间堂屋形状建设的,只不过约有1米来高,1.5米来长的“小堂屋”。堂屋当门(‘正房中间一间’的方言表述)有门无门板,可以看到屋内摆放的两尊泥塑的神像,一位是土地爷爷,另一位是土地奶奶。堂屋东西两间有花棂窗户,屋内空无一物。门前有几块老式大青砖垒的香台,台上有一个瓷器香炉,供人上香用。据说,这个土地庙是明朝洪武年间,本庄先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时建造的这个土地庙。“文革”时期破“四旧”时,拆了庙,但神像被人藏起来没有受损。现在的土地庙是在原址上翻盖的,只有神像是老物件,其他都是新建的。
据说土地神的来源有不同版本。网上搜一下,得知土地神源于远古人们对土地权属的崇拜。土地能生五谷,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因而人们祭祀土地;还说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人去世之后行超度仪式即做道场时都会获取其所属土地庙。有说是后土皇后娘娘, 盘古开天以后第三位问世的神,她掌阳阴,育天地万物,被称作大地之母;有说是周朝时期的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做官清正廉明爱民,至周穆王三年与世长辞,寿终一百零二岁;明代之后,民间又多以知名人士作为多方土地,如清朝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为唐朝大文人墨客韩愈等等。
土地神在我国民间有多种多样叫法,如后土、土正、福德正神、土地家公、土地公、土地爷、社神、土伯等,其寺庙则称之为土地庙、土地祠、伯公庙、福德正神庙等。如今,笔者对土地庙的看法是有人信仰,适可而止吧,因为幸福是靠党的指引,自己努力奋斗获得的,不是神明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