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以前,单位的纪检书记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还能说出主人公的名字,记忆很深刻。

文革期间有一年,市里那一年度的劳动模范要接受电台记者的采访。劳模这个称号在那一年代可是个大荣誉,直接涉及到工资待遇等等问题,劳模中有一个人,是第一百货商店的老员工,50多岁,没文化,马车夫,那个年代的马车相当于现在的汽车,很珍贵,取货送货都离不开的,相当于现在的汽车司机的这个马车夫,工作历来勤勤恳恳,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积极,不然也不能当选全市的劳动模范。

接受采访那天,记者问他:介绍一下您的事迹吧,您这么努力工作的动力是什么?他说,我没什么动力,领导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听领导的。记者说:呵呵,您这是谦虚呀,听说您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一直这样,长期以来为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想知道,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勤恳这么忘我地工作的?那劳模骄傲地回答:这要说起来,那时间可就早了,年轻的时候我就这样,那时候身体也好,干起活来更是没黑没夜的,一贯如此。记者问:那是什么时候?劳模的嘴也就没有把门的了,也不会把门。趾高气扬地回答说:满洲国的时候呗,我那时候就在一家日本人开的商店赶马车,小鬼子也是总表扬我,也说我表现好。

记者一愣,脸色骤变,采访匆匆结束。不一会儿,这个人的劳模资格就被取消了,这个马车夫的命运从此改变。

五十年代人的真实生活(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真人真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