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QRS波是心室(肌)除极时产生的心电波。今天咱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的庐山真面目。

(1)关于命名:

QRS波振幅<0·5mv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qrs

QRS波振幅≥0·5mv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QRS

心电图v1波图解(心电图九九八十一难之七QRS波群)(1)

QRS命名示意图(图片来源:诊断学第九版)

(2)关于形态:

胸导联V1、V2主波向下,呈rS(或QS型)

V3、V4,R波与S波振幅大体相等

V5、V6主波向上,呈Rs(或qRs、qR、R型)

V1-V5 R波逐渐升高,S波逐渐减小

心电图v1波图解(心电图九九八十一难之七QRS波群)(2)

图片来源:临床心电图分析与诊断

肢体导联,多数肢体导联主波向上,但avR 主波向下(呈Qr、rS、QS型)。

(3)关于Q波

V1、V2导联不应出现Q波

avR导联出现q或Q波,无论多大均属正常。

其他导联可有Q波,幅度<1/4R波,时间<0.04s,超出以上范围称异常Q波,见于心肌梗塞、心肌病、心绞痛、重症心肌炎、脑血管意外、肺心病等

但有时III、avL导联超过范围仍属正常。

(3)关于宽度(时间),表示整个心室除极所花的时间。

正常QRS波宽<0.11s,通常在 0.06~0.08s,没有最短时间限制。

QRS波宽度>0.11s,见于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高钾血症、左心室肥厚、室性异位激动。

(4)高度(幅度、电压)与心室肌的多少(厚薄)有关,因此QRS波群的高度有时可以反映有无心室肥大。

各导联上QRS波群的高度有一定正常参考值。

正常V1导联rs型QRS波,且r波幅度不应超过1.0mv(心室的初始向量决定的,可看心电图系列之五)。

1)QRS波群总振幅是指: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绝对值相加。

一般QRS波群总振幅男>女,胸导联>肢体导联。

胸导联总振幅>0·8mv,低于称胸导联低电压

肢导联总振幅>0·5mv,低于称肢体导联低电压。也统称为QRS低电压。

可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重度水肿、肥胖、心肌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见正常人,尤其是女性。

2)R、S波振幅上限:

胸导联:V1 R<1.0mv

V5、V6 R<2.5mv

Rv1 Sv5<1.05mv,表示右室综合电压

Sv1 Rv5<4.0mv(男),<3.5mv(女),表示左室综合电压

肢体导联:I 导联R波<1.5mv,II 导联R波<2.5mv,III导联R波<2.0mv,

avR导联R波<0.5mv, avL导联R波<1.2mv, avF导联R波<2.0mv

RI SIII<2·5mv

RII RIII<4.0mv

超过上述范围多见于左、右心室肥大、青年人正常变异。

总结一下要点,胸导联V1、V2主波向下,呈rS(或QS型),不应出现Q波,r波幅度不应超过1.0mv

而V5、V6主波向上,呈Rs(或qRs、qR、R型),V1-V5 R波逐渐升高,S波逐渐减小。

我是一只氨茶碱,一个记不住心电图各种图形和数据,又想将心电图学得“出神入化”的呼吸科医生,用输出倒逼输入,和您分享我学心电图的心得体会。如果您喜欢请关注,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如果您觉得有误,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