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怎么调整心态(一个母亲心理指南)(1)

关键词——

1.说与不说属于个人隐私,可以自己决定

2.提前准备

3.相信直觉

4.不必勉强自己


Q: 我刚离婚不久,现在非常不愿意面对别人,包括父母,害怕他们多问,不想解释。亲朋好友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知道的呢,害怕他们问细节,其实我一点都不想谈论这件事;不知道的呢,我也在想是不是要告诉她们,说到什么程度合适。总归我还要正常去上班,对同事我需要说吗,很多纠结啊……

A: 相信很多妈妈在离婚不久的时间里都有过同样的心路历程——我到底要不要告诉身边人我离婚了?或者在离婚之后面对的一个难题就是——我怎么面对周围的人?

有的妈妈真的觉得自己没有勇气告诉周围人自己离婚了,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有对于离婚的羞耻感,比如是不是别人会以为自己有问题才会离婚;还有对孩子的愧疚感,会不会让孩子被嘲笑,等等。单亲妈妈们有这样的顾虑是很正常的,正是因为这些顾虑,才让我们有更周全的考虑。

其实,究竟要不要告诉身边人我成了单亲妈妈,一定不是一概而论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考虑,可以说,也可以不说,可以选择怎么说。这对于妈妈们来说是一个个人隐私的问题——你可以决定这个隐私的范围有多大。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就是提前做好准备。很多妈妈在刚离婚的时候都有一段时间特别不想见人,就想一个人呆着,不想社交,这也是妈妈们自我调整的一个好时期。有这样一段时间特别好,不要着急去见人,因为这段时间正好是做准备的好时机。下面这个表格可以帮助大家来做准备。

父母离婚怎么调整心态(一个母亲心理指南)(2)

完成这个表格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直觉原则。相信自己的直觉,直觉是人潜意识里对危险与安全的判断,往往比较准确。如果直觉告诉你不想告诉这个人,那就不说,如果直觉告诉你我不想主动提及这件事情,那就不要主动说。

⊙第一栏是角色,你可以写下具体的人的角色,比如闺蜜,朋友,同事等,以及具体的姓名。

⊙第二栏是隐私等级,可以简单划分为以下四个隐私等级:

● Ⅰ级:可以无话不说,适合特别亲密和信任的闺蜜和朋友、亲人。

● Ⅱ级:选择性地说,但是保留部分较少,适合比较亲密的闺蜜和朋友,比较亲近的亲人等。

● Ⅲ级:选择性地说,但是保留部分较多,适合同事、上下属关系,部分关系较远的朋友,孩子朋友的家长等。

● Ⅳ级:完全保密,适合部分同事和上下属关系,部分关系较远的朋友,陌生人或不常接触的人。

大家可以这一栏里写上相应的隐私等级,以及具体的会告诉对方哪些信息。

⊙第三栏是主动还是被动说

● 主动说。这里的建议是对于特别亲密的亲朋好友,以及说了有益处的情况,建议主动说。比如如果告诉领导之后,可以在一段时间协调安排对自己照顾孩子有利的工作时。

● 被动说。而被动说的对象在于对方是否知道自己是单亲妈妈无所谓的情况,可以选择被动说。毕竟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你都需要主动向全世界告白:我离婚了。

⊙第四栏是可能的尴尬场景

比如参加孩子的亲子活动时,别的家长问:“孩子爸爸呢?怎么没有一起来?”大家在七嘴八舌聊自己老公时有人问:“你老公怎么样?你说说呗。”还有比较八卦的人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但是又和你不熟:“你们为什么离啊?那最后财产怎么分配的?”或者领导交代一些任务时:“这次你出差吧,孩子就让他爸爸管几天。”还有特别热心的人想给你介绍对象,但你还未做好准备:“我认识一个离婚的男的,我觉得你们挺合适的,有时间你们认识一下吧。”等等等等。可以在这一栏里把和这些人交往可能的尴尬场景列出来。

⊙最后一栏是应对方式

● 直接说。对于你愿意告诉对方你的现状的情况,比如对特别亲密的朋友和亲人,对于孩子好朋友的父母,可以告诉他们:“我离婚了,我现在一个人带着孩子。”

● 委婉地说。对于你愿意告诉对方你的现状的情况,但自己还无法开口直接说的时候可以采取委婉的说法:“我和他爸爸分开了。”“我们现在不在一起”等等。

● 模糊或者笼统地说。比如别人追问你为什么离婚时,如果不想说细节,可以笼统一些地说:“性格不合”,“感情破裂”等。

● 岔开话题:适用于你不希望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对于这个部分我会多说一点,因为对于大部分妈妈来说愿意告诉对方现状的情况一般不会觉得困难,真正觉得困难的是不愿意的时候。比如对于别人的一些问题:“孩子他爸爸呢?怎么没有一起来?”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理由,也可以当下岔开话题:“哎哟,你今天这身打扮可真够靓丽的,在哪里买的呀?”

心理学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模式中断。在女人的圈子里大家流行一句话:“女人聚会就是谈老公和孩子”,这就是一个模式,在你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可以避免参加这类的聚会,实在没有办法需要参加这类聚会的时候,可以运用打岔的技术把这个模式中断

比如你告诉别人你离婚了,有的人会追问:“你们到底为啥离婚啊?你之前跟你老公不挺好的吗?说说呗。”但你并不想跟这个人讲更多细节的内容时,也可以岔开话题:“别说这些事了,都过去了,对了,假期你有什么安排啊?”再比如,在参加女友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谈老公,你可以避而不谈,也可以岔开话题:“每次聚会都说老公,有没有别的什么新鲜的事物啊?我想去学画画,大家有没有推荐啊?”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么生硬地岔开话题,有时候也可以顺着大家讲的内容自然而然不露声色的岔开话题。比如大家在七嘴八舌说自己老公在家不干家务,你可以接着说:“大家有没有好的家政App推荐啊?我之前用的***不怎么样,上次约了一个阿姨……”总之,你可以用一切的方法转移你不想谈的话题。

● 避而不谈。对于自己实在是不想谈论的一些话题时,可以避而不谈,比如告诉对方:“这没什么好说的”,“不说这个了吧”,这通常都是和岔开话题一起使用的。

应对方式远不止以上这些,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应对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表格的内容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妈妈们状态的变化,这个表格的内容也会随之变化。你会发现完成这个表格之后,怎么面对不同的人,是不是要说,怎么说,都会心中有数。

接下来给大家呈现一个表格的例子。

父母离婚怎么调整心态(一个母亲心理指南)(3)

总结:

说与不说是自己的隐私,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隐私等级。事先做好准备,对不同的人做到心中有数。

面对任何你不想回答的问题,你可以模糊回答,也可以岔开话题,不要勉强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