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大学里,除去必修的专业课,为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扩展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学校还为大家开设了形形色色的选修课,人文、国学、艺术、工程、自然……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上百门课程,任你挑选,每门课都能学到新鲜的知识,发现更有趣的世界。学期过半,你体验了哪些选修课?今天,我们带大家一起探一探山大部分有趣实用的选修课。
领读经典——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人文)
课程负责人:文学院谢锡文教授
课程介绍:“领读经典”系列课程是文学生活馆依托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秉持“文学生活化,生活文学化”的学术理念,按照“古代文学,一个朝代一部经典”,“现代文学,一个作家一部经典”,“外国文学,一个国家一部经典”的脉络,层级渐进,循环深入,打造一部以文学经典为核心、涵盖中外古今的“微型文学史”。
“领读经典”系列课程包括“领读经典-古代文学”“领读经典-现代文学”“领读经典-外国文学”,由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领衔主讲,国内著名高校文学史专家参与授课,以文化熏陶、审美感悟、道德涵育为指向,为不同专业的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打开通往文学经典的门径。
课程负责人谢锡文教授于2013年创办山东大学文学生活馆,创新“领读经典”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经典无处不在的“浸润式”教育教学环境,践行“文化赋能,素质提升”的人才涵育模式,成为高校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优秀文化品牌,荣获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
文学生活馆内,文学爱好者在聆听讲座(图为资料)
课程体验:
外国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徐博文:去年暑假,偶然幸得谢锡文老师主持的“领读经典”人文课程,一股久违的文学感情涌上心头,便一下子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都收入囊中。大学以来与书相伴的时间甚少,而“领读经典”课程又重新唤起了我对文学、对经典的肃然之情。读《诗经》,感悟古时人们的“蒹葭”之盼与“关雎”之恋;读唐诗,与李白杜甫共叹共情山河的壮丽或风尘;品鲁迅,于芥芥《野草》之间《彷徨》或《呐喊》;品曹禺,于冗杂的纷争间落下无声的《雷雨》;观悲剧,在《哈姆雷特》铸练人性的尊严;观世间,在《悲惨世界》里留存人性的本善……一个作家,一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其不为时空变化而丧失永恒。很高兴有此机会与作家对话,与经典相伴。此番学习已为我留下浓墨的一笔色彩,相信未来回忆起来,也会不禁莞尔,感慨唏嘘。
化学与化工学院2021级本科生卫柏同:大一下学期,有幸选了“领读经典-现代文学”课程,一段时间的学习让我不再有遗憾。不得不说,《呐喊》《子夜》《家》《驼驼祥子》《雷雨》《边城》《围城》《呼兰河传》和《倾城之恋》,这些书我在初中和高中都读过,但也只是读过而已,我对这些书的理解仅停留在前言,而通过老师的精彩讲解,我对这些作品有了更深更细的理解,比如鲁迅小说的抒情与反抒情,《子夜》的人物形象,《家》的背后故事等,更让我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谢锡文老师还引导我们参加各种阅读活动,比如在世界读书日,文学生活馆举办“阅读一小时”活动,北岛作品朗读会直播等。这门课增长了我的学识,也丰富了我的生活,期待更多美好的阅读体验。
基础医学院2019级本科生苏靖雅:作为医学院的学生,我在“领读经典-外国文学”的学习中,领略到了一个宏大绚丽的文学世界。这门课程历数各国文学经典,从作家介绍到作品分析,从文笔文风到字词细节,细致而精妙地就每部经典逐一阐释,打开了我的阅读视野,深化了我对于世界名著的理解,真切感受到世界文学史上鸿篇巨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影响。课程线上线下结合,阅读体验的多元化也让我受益匪浅。
传统文学修养(国学)
任课教师:文学院杨海燕、孙丽华、徐爱梅副教授,栾妮、王江、赵焕祯讲师
课程介绍:“传统文学修养”,一门通识课,一个团队,持续开设了21年。课程采撷中华传统文学经典,以审美教育、人格教育为旨归,引导学生通过文学感悟美与爱,了解自我,领悟人生,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链接。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诉求,精心选择文学作品,以《诗经》了解爱情,以先秦散文思考人生,以魏晋文学领略风骨……课堂教学注重文本细读,力求以小见大,以古见今,以文化人;教学过程关注学生体验,通过诵读、设疑、讨论等多种方式加强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氛围中拓展视野、收获成长。
同学们在学习《诗经》
课程体验:
土建学院2021级本科生曲梦妍:很喜欢老师的课堂,我们既能听老师讲述《诗经》里的往事,学习更多的文学常识,也可以和老师一起交流分享,感受古时人们的爱与愁,特别是一起读诗——因为平时自己读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但是老师带我们一起读诗,《诗经》里的韵律让人深陷于曾经的美,在时空的永恒里,触碰原来看不到的色彩;在忙碌繁华的世界里,寻找不起眼却又珍贵的安宁。心,慢慢地,静了。
控制学院2021级本科生俞胡潇:每一次上课,同学与老师每一幕积极的互动,老师对同学每一句悉心的讲授,都传达着对传统文学的爱好与尊重,都能让人感受到这门课程在修身养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老师在讲课时不仅深入古典文学自身,而且立足于此,恰如其分地将讲课内容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巧妙联系起来,把传统文学中的精华,映射到现实,使之成为我们的“人生之诫”。
材料学院2021级本科生毕欣然:这门课,无论是老师对于古诗文的讲解,还是对于古代礼仪和文化常识的补充,亦或是老师和大家的聊天时刻,都让我感到非常充实、有趣。我们充分沐浴在传统文学的滋养之中,但又不仅是文学,老师还会不断启迪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看待事情、看待世界的态度。这堂课总能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中静下心来,去体会文学带给人的幸福感。
能动学院2021级本科生田文煊:在课堂上,老师一边讲授着流传千古的诗篇,一边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况,赋予诗歌以现实意义。听老师讲解诗歌,仿佛置身于深邃美妙的意境中,同诗人一起领略草木山水,感受故世人情。渐渐地,我们从以前纯粹为了考试而学习文学的心理中走了出来,慢慢地爱上了诗歌,爱上了中华传统文学。
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人文—国情)
任课教师:历史文化学院蔡静野副教授
课程介绍:美术考古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课程着力探讨中国考古文化遗迹的美学现象与价值。16周的课程内容随着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脉络循序渐进,案例涵盖史前、夏商周、两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个阶段,研究对象涉及考古和传世等文化遗迹。藉美术考古研究方法和视角,勾勒中华传统文化的风格与面貌,洞悉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通过课程学习,师生共同厘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特质与审美价值,共同回顾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继而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自信和热爱。
同学们在课堂上练习运用南齐谢赫“六法论”品评传世绢本设色《北齐校书图》
课程体验:
外国语学院2021级本科生杨天孚:一直以来,我都对考古抱有极大的热爱和向往,蔡静野老师的“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这堂课好像将我从现在摆渡到了过去,一件件凝聚了时光无法磨灭之美的文物在老师的讲述下都鲜活了起来,拨开尘雾和泥土,中华大地的文明重披日月星辰。虽岁月失语,然器物能言,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大汶口文化的高柄镂空蛋壳陶杯,周代的邿召簠,西汉长沙马王堆墓的T型帛画、广州南越王墓的丝缕玉衣,东汉的熹平石经,魏晋时期的《洛神赋图》,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校书图》,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陶器的温润,青铜的灿烂,无一不诉说着那从未走远的历史。蔡老师的课以时间为使者,引领我驻足于这些重见光明的考古发现前,我感叹于辉煌的古代文明,也感动于我幸运地踏在这何止五千年的土地上,一生一息都浸润着被先人守望过的风雨。新时代和古文明就这样被连接,在课上,我们是远古呼唤的倾听者,到课下,我们便成了中华文明的诠释者。
历史文化学院2021级本科生赵予康:考古,看到这个词,就会想到无数美丽而奇妙的文物,以及它们身上蒙着的神秘面纱,使人心中充满了憧憬与向往。而美术考古,能让我们得以拥有与这些美丽的奇迹更加贴近的机会。初次进入“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这门选修课的课堂时,蔡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两个字来简单概括——静与韵。我们从远古出发,走近良渚和大汶口,探索先民智慧;一步一步走过东平汉墓、赏析熹平石经、品味洛神赋图、探讨谢赫六法……当我们观赏这些美学珍品,在提升自己审美、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试探着触摸它们的温度。由于我本人的专业也是考古,因此更加期盼从这门课中汲取营养与力量,现在看来当初选择这一门课,实在是非常值得。
大学生生死教育(人文)
任课教师:基础医学院王云岭副教授
课程介绍:课程主要从医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角度探讨生命与死亡话题,课程内容涉及生死认知、濒死体验、安宁疗护、尊严死亡、殡葬文化、悲伤辅导等,原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于2021年被认定为通识核心课程(人文类)。课程帮助学生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能够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加深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课程“名为谈死,实为论生”,目的在于唤醒大学生的死亡意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死观,并能够从青年时代起做好人生规划,活成最好的自己。
课堂小调查
课程体验:
土建学院2021级本科生许阳: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我很喜欢课堂的氛围,老师与同学们会针对某一观点进行探讨和辩论,同学们会分享自己对于生死的理解,老师还会常常给我们布置一些课堂小任务、进行课堂小测试,巩固我们学到的知识。课堂教学采用反转课堂的形式,使我不仅加深了对于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了我的对外表达能力。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我学会了不为生而喜,不为死而悲,学会了正确地看待死亡。
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本科生徐云香:何其有幸,我在大学学习了生死教育这门课,在课堂上,我们开诚布公、客观严谨地讨论死亡,赋予了死亡更加深层次的内涵——死亡也可以是温情、充满爱和教育意义的。课堂读物《请同我学习死亡,就像个孩子那样》中,王一方教授让医学不再冰冷,让充满手术室的不再只有技术也有温情与陪伴的呼吁使我动容;“死亡工作坊”中《獾的礼物》《爷爷变成了幽灵》把我当成小孩子,以童话的方式讲述死亡。这两个简短但又温馨的故事让我第一次真正接受了死亡;“认识自杀”告诉了我死亡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自杀也不会让自己得到解脱……我们尊重死亡,但不亵渎生命;我们热爱生命,但不惧怕死亡,这是我学习到的;不辜负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对死亡最好的尊重,这是我感受到的。
口腔医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谌树:本门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堂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向学生生动详细地讲解了许多关于死亡与面对死亡的体验与知识,带领我们形象地认识死亡,正确地面对死亡。死亡虽然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改变面对死亡的态度,通过对死亡的正确认识,我们可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以平静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从而帮助我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生活,热爱生命,这是我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得到的关于死亡的新的体悟。
基础医学院2019级本科生李健军:在生死教育这门课上,我学会了如何面对亲人的死亡。临终之人也仍然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所想,并希望得到满足,而作为亲人,不必忌讳向临终之人谈论死亡,我们应该敞开心扉,向他们询问什么是我们能做的,帮助他们回忆自己一生有哪些美好的经历,有哪些珍贵的瞬间,帮助他们找到此生的价值,如此,逝者无憾,生者也将心安。
趣味生物学实验(自然)
博物馆前老师在讲解花的结构(图为资料)
课程负责人:生命科学学院郭卫华教授
任课教师:生命科学学院张燕君教授、刘红副教授、冯悟一实验师、赵晶教授、向凤宁教授、杜宁副教授
课程介绍:你想让晦涩难懂的生物学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吗?你想唤醒你全身的艺术细胞吗?你想主宰你的生物学课堂吗?那就来加入“趣味生物学实验”课吧!这门课带你走进生命科学知识的海洋,模拟和重现神奇的大自然,让生物学走入你的生活,让高深的生命科学知识充满趣味。
“趣味生物学实验”是面向非生物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以及面向社会大众的科普课。课程精选了十几个兼具科学性、趣味性并紧密联系生活的生物学实验,涉及从宏观到微观、从人体到环境等不同层面,涵盖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人体生理、生化、遗传、分子等生命科学领域。内容主要包括人工琥珀动植物标本的制备、草履虫形态和运动的观察、植物组培与试管苗诱导、大肠杆菌绘图与诱导发光、蔬果农药残留检测、牛奶中酪蛋白的分离制备、诱变因素的微核测试、人类性别的分子鉴定、血压和心电图的采集、植物鉴赏等。
课程以大家熟悉或关注的生活场景导入,综合运用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的通识生物学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生活科学化、科学趣味化”;利用3D仿真、全景技术、动画技术等,拓展了实验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实验教学新模式。
学生组织培养的无菌试管苗、制作的琥珀吊坠等作品
课程体验:
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祺:这门课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趣味生态学模块“校园植物识别”部分。我按老师的要求,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SPOC中进行1学时的线上自主学习,了解植物识别的基础知识。然后,跟随任课老师来到户外,认识校园常见的植物种类,了解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关键识别特征。学习中,老师介绍植物学基本知识,讲解植物背后的故事,让我们养成观察自然的习惯,培养科学思维;通过一些典故和植物名字的由来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植物对环境适应的讲解,让我们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进而延伸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引导我们关注环境变化与生态保护。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陈倩: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趣味植物学模块中的“植物组织培养与试管苗诱导”。在理论讲解部分,老师会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比如说,培养基中维生素对生命体的重要性、我们平时应该怎么摄取维生素,等等。此外,老师还讲授了粮食和耕地的现状,一代代科学家是如何努力并一步步改善丰富着我们的各种食物,把课程思政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带给我很大的触动,也引发我的深深思考。实验部分,我按照老师要求的培养条件,进行了无菌操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观察到了从一个小小的细胞开始,到小苗生长完成的神奇过程。在实验中,我体会到了自己培养小植株的快乐,真切地感受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神奇过程,了解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与意义,体会到生命的精彩。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懿:通过这门课,我学会了制作人工琥珀标本,学会了怎么测量人体的动脉血压、血型、心电图,体会了神奇的味觉和嗅觉的关系,全面了解了牛奶以及人体均衡营养的方法和重要性,也懂得了怎么测量蔬果中的农药残留。我用大肠杆菌绘制了海面上的太阳,还对我的性别进行了分子鉴定。老师们多切入点引导我们学习科学家的钻研精神,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工程)
任课教师:土建与水利学院冯维明教授
课程介绍:本课程归纳了力学发展史、航天航空、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奥林匹克运动、材料力学、工程试验、建筑设计、机械工业革命、最优化问题和力学热门话题等十一个方面的专题,精选了关于中外力学发展成就、科学家探究力学理论的曲折过程、力学在工程中应用、典型工程事故分析等百余个精彩案例,展现了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以及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本课程旨在让非理工科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观和方法论,弘扬科技报国的精神,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提升创新思维、科学素养与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力学的一些最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对在今后的深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力学问题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与认知。
|
|
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力学知识测试
课程体验:
外国语学院2021级本科生尹照洛:按学校规定,所有人要修自然或工程类课程学分,这让身为文科生的我无比头疼。多方打听、反复对比,最终下决心选了这门课。第一天上课,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课堂,已经做好“听天书”的准备了,却不料一节课下来,喜出望外:既不需要推导公式也不需要计算,简直是为文科生量身打造的。老师讲力学,更讲科学、讲案例、讲其中的道理,让你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科学的熏陶。于是你会慢慢明白,科学是接近生活的,那些不起眼的、奇怪的设计,那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背后都有一个科学原理;科学是崇尚简单的,它将那些看似“捉摸不透”的复杂现象用简简单单一个公式表达;科学是有温度的,那些孜孜以求的古人,那些曲折的探索,带给你许多感动……一节课,100分钟,每分每秒都是精彩。老师的激情讲解,内容的新奇有趣,让你投入其中,体验忘我的感受。这门课将会带着你略窥科学的门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万物之真,给你更加深刻的思维。
经济学院2021级本科生金思妤:我一直对物理尤其是力学很感兴趣,但是阴差阳错地,高中选科与物理擦肩而过,大学也选了社科专业。幸运的是,这门选修课弥补了我的遗憾,满足了我对力学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这门课无论在内容安排、讲授方式上,都十分适合我这样的“门外汉”。课程内容通俗、实用,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冯老师上课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将实用的力学原理借助一个个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实例展现给大家。体育中的力学,让我学会运用最科学、最省力的姿势进行运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医学中的力学,让我对一些医学仪器和测试原理有了深入的认识,也能够自主地解释一些生理现象;材料力学,让我用系统的眼光了解一些独特的材料和结构,并学会把它们运用在合适的场合……这门课程给予我本专业之外的通识知识科普,赋予我一个全新的、科学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
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崔丛茜:作为一名文科生,在冯老师的课堂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力学的魅力——力学知识原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将课程分为不同的模块,分别讲授力学与建筑学、航空航天学、医学、材料学等学科的交叉关系,涵盖面之广,讲授程度之深,让每一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冯老师用力学的独特视角,带着我们分析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晕船晕车现象、种植牙齿手术、跳高跳远运动……这些原来都能用力学来解释。生动有趣的讲授拓宽了我观察世界的角度,这也让我认识到比起学有所成,学有所思、学有所乐的成长似乎更为重要。
食品安全与健康(自然)
任课教师:公共卫生学院杜磊副教授
课程介绍:“食品安全与健康(自然)”旨在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该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向学生讲授“健康中国”战略、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食品的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污染,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止腐败变质措施,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危害因素、食品添加剂、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食源性疾病等相关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能熟知我国目前践行的“健康中国”战略,了解我国食品监督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充分认识到平衡膳食以及保障食品安全和防控食源性疾病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具备改善自身营养状况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能力。
同学们将所学尝试写成小论文
课程体验:
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崔丛茜:作为一名文科生,对于化学和生物等专业性知识一直不感兴趣,而杜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把专业性的食品安全知识与生活中生动有趣的实例相结合,让这些知识“活”了起来,成为我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点点滴滴。杜老师的课程内容还常常结合时事,引发我新的思考。在“315”消费者维权晚会后,杜老师在课上对“老坛酸菜事件”从食品安全的专业角度进行了解读,拓宽了我观察新闻事件的视角,这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位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写好一篇食品安全的报道,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必不可少。
化学与化工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琼翊:原本选择这门课程是因为自己平时的饮食不太规律和健康,就想通过这门课程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在学期过半时,也真真切切通过老师的讲解、部分习题的练习对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对如何进行合理营养、平衡的膳食有了一定掌握,并知其因果。老师平时讲课时还会从近期发生的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切入,更加生动形象,引起我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食品安全与健康(通选)
任课教师:环境研究院丁磊副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赵楠
课程介绍:“食品安全与健康(通选)”旨在从食品污染种类、食品安全、健康饮食、科学健康的减肥、中华饮食文化、美食烹饪等各方面切入,辅以详实的数据与实例,结合授课教师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科研成果,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讲述饮食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在课堂广泛与同学们进行实物与食物的互动讨论,使同学们对相关知识印象深刻。课堂中还加入了“舌尖上的山东大学”“吃在济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互动讨论。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为缓解同学们的焦躁情绪与心理压力,课程还专门开设了“简单的美味——宿舍篇”等专题,和同学们分享了很多实用、简单的食材,可以自己动手做出美味小吃。
课堂上进行思考讨论
课程体验: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21级本科生佟姜缘:丁老师会在课前提前进行调研,收集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并在上课时重点讲述。丁老师上课幽默风趣,总会在课堂上讲述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美食话题,为我们推荐一些绿色健康、经济实惠的零食,并指导我们怎么利用现有的食材做出一些美味的小吃,同时也会教授我们一些科学的减肥方法。
药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青震:丁老师在课堂中将知识和乐趣完美融合,为我们解答诸如“食品着色剂有害吗”“过期的食品真的不能吃吗”等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烧烤里的安全与健康”这个专题。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济南人,撸串是我的挚爱,但细听了丁老师的课后,我清晰地认识到烧烤里不仅有美味还有“隐患”。烧烤里面含有苯荓芘、杂环胺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产生健康问题。因此,我开始减少撸串次数。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和身边同学的饮食变得更加规律、安全、健康了。
中国工艺美术鉴赏(艺术)
任课教师:艺术学院王文灏教授
课程介绍:“中国工艺美术鉴赏”是艺术学院开设的山东大学首批艺术审美线上通识课,其依托艺术学院建设的“艺术汇”,进行线上慕课资源自学与线上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有效地利用了线上美育资源,解决不同校区共同选课及同时上课的问题。课程以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中的经典性工艺美术作品的解读赏析为主要内容,其特点为体例适当、史论结合、深入浅出。这些经典作品包括人面含鱼的彩陶盆、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雄浑大气的秦始皇兵马俑、充满神秘色彩的汉代画像石、秀骨清像的北朝佛像以及琳琅满目的唐三彩与青花瓷,等等。这些案例的解读可以使同学们直接感触到华夏历代工艺美术创造的伟大和艺术的光辉,认识古代华夏卓越的设计意匠与创作方法。
同学们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体验:
外国语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艺薇:“中国工艺美术鉴赏”这门课,不仅让我对中国古代美术的理解更加深入,也让我对文化自信有了新的认识。老师带我们领略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重要的工艺美术历史,并从中选取众多经典作品进行解读赏析,让当时古人的生活情景通过美术作品重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对其所反映的时代思想与审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此外,我接触到了更多中国古代的历史遗产,其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价值,让我对中华文化充满信心,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提高自己的美学素养,提高对中国美术的认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和美学传统,坚定文化自信。
外国语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小旭:通过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传统工艺的知识。老师的讲解浅显易懂,让我对复杂且遥远的中国传统工艺有了崭新的了解。从彩陶到青铜,再到青铜器、汉画像石、秦兵马俑、六朝青瓷、唐三彩、石雕,等等,许多我从未了解到的优美的中国传统工艺,都在老师的娓娓讲述中展现出来。同时,我也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中国传统的有趣知识。
艺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孙馨然:这门课程以腾讯会议和慕课的形式隔周交替进行,在老师的讲述之下,我们了解了原始工艺的萌动、青铜工艺、夏商工艺、瓷器时代和佛造像艺术,等等。在对工艺美术课程内容学习的同时,我亦产生着自己的体会——几千年以来,我们的劳动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充实了文化宝库,也为世界工艺文化增添了异彩。工艺美术具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双重属性,既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也要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在如今,“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时代要求,工艺美术工作者将民族特色、时代风格、现代科技等结合,丰富着工艺美术的艺术表现力。
与风景对话——旅游文化赏析(艺术)
(图为资料)
任课教师:管理学院王素洁副教授
课程介绍:“中外旅游文化赏析——与风景对话”这门课初设于2009年,以“呈现常见景观中的传统文化,挖掘常见景观中的中华美学”为原则,关注与课程有关的现实世界,讲述人生之美、景观系统之美、天地之美、长物之美、家园之美、心性之美、饮食之美等内容。课程将旅游学学术前沿、传统文化、中华美学转化为有内涵、可欣赏、可体验、有乐趣的美育课堂。课程日积跬步,尝试突破“被动式、灌输式、知识传授式”传统美育教学方式,构建“互动参与式 情景体验式 自我意义建构式”的美育教学路径,打造了“激发学生挑战勇气和兴趣”的课程内容,并探索“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促进业界、学界优势互补,在通识教育创新和新文科建设的指引下进行着有意义的探索。
《筑圃见文心——园林建筑》小组作业
课程体验:
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潘育婷:在校园里寻找园林的踪影,在教室里传承古代文人的雅生活、在大自然中感受清风明月之美……这是我的大学选修课“旅游文化赏析——与风景对话”。在这门课上,王素洁老师带领我们走出教学楼,深入一花一草,感受自然最本真的模样;穿过校道街巷,体会景观与文化的缤纷。我在这门课上收获了美学知识,感受了传统文化之美,收获了友谊,更懂得了如何欣赏生活中的美,美藏在衣食住行之中,美藏在树摇花落之间……美就在身边。
微电子学院2019级本科生卞秀娟:这门课的课堂互动非常多,亲身实践、动手内容也很多,这都是很让我欣喜的,我们与习以为常的风景对话,收获无数美的体验。
经济学院2018级本科生冷小涵:这门课上课氛围轻松自由,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课程形式多元新鲜,给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很多美丽的回忆。另一大幸事是结识了几个姐妹,姐妹们都是爱笑开朗的性格,感谢相遇。
乐中八仙——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器乐(艺术)
任课教师:艺术学院刘迎新副教授
课程介绍:这一门面向全校同学开设的民族器乐欣赏课,目的是让更多的当代大学生了解民族器乐,进而喜欢民族音乐。课程从乐器、乐曲、乐人三方面入手对民族乐器进行介绍。通过“乐器”介绍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民族乐器产生于哪个历史时期,为何产生于这一时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才成为了今天的样子;通过“乐曲”欣赏了解民乐作品是如何表情达意的,教会学生如何快速“入乐”;通过“乐人”的介绍,了解乐曲创作、乐器改革背后乐人们的艰辛付出。课堂尝试混合式教学方法,一周让大家从慕课上学习,一周进行课堂讲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还会邀请艺术学院同学现场示范演奏。
|
|
艺术学院学生演奏古筝以及学生的课堂笔记
课程体验:
经济学院2021级本科生李恒:音乐是传递人情感的最佳桥梁,不分民族、国别,听众都能通过它清晰地感受到演奏者的思绪。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哺育了丰富多样的民族器乐,刘老师在课中为我们选取其中八种进行一一讲解。这些乐器无不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在课上,刘老师不仅为我们讲解该乐器的发展历史、使用技巧、分享该乐器的代表作品,还邀请其他老师或艺术学院的同学在镜头前展示此乐器的演奏技巧,让我们能近距离直接地观察乐器的演奏情况,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
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薛瑞清:在没有上这门课前,我对民乐的了解只停留在一些碎片式的接触。因为这门课,我对民乐有了一定的系统了解,我不仅收获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浓厚的情怀。刘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总是会叙述每个乐器的来源发展,譬如笙,新中国成立至今,它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音乐家的坚持。这些音乐家从不高高在上,他们不拘泥于学堂之上,而是走下舞台,走进田野,俯下身子,进行民间采风,这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是极其难得的。刘老师在每次授课时,眼神中总是闪着光,那种对于自己专业的热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刘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属于艺术家的谦逊和随和,这可能正是民乐的魅力所在。民乐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角落,可以成为年轻人爱听的音乐,它更像是隐藏在中国人血液中的心灵港湾。
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艺术)
(图为资料)
任课教师:国际教育学院崔溶、张惠玲讲师
课程介绍:“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是依托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开展的创新型文化课程。课堂上,不仅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还有对相应的文化主题进行体验学习,同学们可以穿汉服、学京剧、赏古乐,行华夏成人礼、品中式雅生活……通过沉浸参与、动手体验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系统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知识表征和内涵,借助感性的体验增强对传统文化理性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学习与体验形式,培养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再思考、再审视、再挖掘的能力,使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学生剪纸作品
课程体验:
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仇广帅:当我在选课系统中抽到这门课时,我就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正是带着这份倍感幸运的激动,我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中华文化体验之旅。我和老师一起,以“茶”“书法”“绘画”等一个个主题为切口,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和文化对话,中华文化被具象、可感、亲切地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和灵洁:这学期我有幸体验了“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这门选修课,能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艺术气韵。我是一名文学院的学生,在平时上课和阅读过程中经常能够看到对中华传统气韵的描写,诸如“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之类的形容总会让我对美顿生欣赏与敬畏之感。但也只能通过已完成的作品来感受那美的气韵,而在这节课上,我们能够动手创作传统艺术作品。每次课都让我觉得时间匆匆,下课铃响那刻,看着手中的作品,觉得幸福而满足。通过课程前半部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与后半部分动手尝试、亲自体验,一次次裁剪与落笔,我渐渐能够以虚静心态进行学习与感知,感受到了中华艺术的独特气韵。这种独特的讲解学习与动手制作的过程拉近了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原先动人而有距离的艺术成为贴近生活的存在。
药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鹏:在这门课程中,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一些跟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事物,其中感觉最有意思的是一套仿制的编钟和磬,当击打磬的时候,发出了很悦耳的声音,当击打磬的时候,发出了一种厚重的声音。两者的声音都与现在所听到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当听到编钟与磬的声音时,仿佛自身回到了周朝,听着宫廷乐师击打出一首又一首的曲子,回味良久。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碑拓、剪纸、书法、茶、京剧等,并带着我们进行了体验。课程体验让我深知每一项艺术背后都有着众多细节,想要做好应是得需要长久的功夫,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也为我们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所自豪。
诗情与茶味(艺术)
任课教师:国际教育学院王晓燕讲师
课程介绍:“诗情与茶味”这门课程在设计之初,就希望通过“小切口、大传统”的讲述方式和多样的课程组织,将课堂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操作台、实验室和体验工坊。该课程强调审美塑造,重视价值引领,着力引导同学们对广阔的艺术与生活世界怀有敬意和欣赏,激发同学们对文化之根与民族之魂的深厚感情。课程创造性结合诗歌与茶文化,拓宽广度,增加难度,加入实操实训主题,力争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统一,力争使同学们迸发更多跨专业的思考与链接。课程内容既有茶诗与茶画的巧妙穿插,又有陆羽、苏东坡、黄公望等历史名人的圆桌对谈,其中既有茶产业的勾勒展望,又有茶文化的历史发展;既有宋代点茶的风雅体验,又有乌龙茶艺的严格训练;既有文化使者的世界传播,又有一席茶韵空间的唯美呈现……
学生进行点茶、设计茶席等
课程体验:
泰山学堂数学取向2020级本科生许涤非:相遇是一种缘分,当我看到朋友圈有人在晒自己在选修课上喝起了茶时,这门课在我心底泛起了涟漪。果然,第一次上课就充满了惊喜。从课前抽签为这节课埋下的伏笔,到刚上课的猜茶、沏茶,再到课程中间的饮茶、讲茶,我们在老师的指引下,真正地走近了一款茶,仿佛自己已熟知它的来世今生。而每节课不同的互动体验更是让我们身体力行地感受到一杯好茶源于细节。我们在熟悉功夫乌龙双龙戏水的过程中,聆听了茶水的韵律;我们在点茶的敲打声中,感受了宋人独到的乐趣;我们还在一个个特色的实验设计中,感受到喝上一杯好茶满满的幸福。我们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一次次与茶相关的文化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脉动,茶文化在走向世界,影响着世界。
数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袁陈欣:我走进竹林深处,去采撷一缕茶香,并与各方有缘人,会于“诗情与茶味”的课堂。我们在一起品茶赏诗,教室里茶香四溢,课堂上诗情画意。白毫银针、安吉白茶、云南普洱我们都有幸品尝,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我们都有幸鉴赏。我们探寻茶的历史,了解茶的工艺,实践茶的操作。“唐煮宋点明清泡”,在老师的精心准备之下,我们上手“点茶”、学习“茶艺”、布置“茶席”、以茶“作诗”。我们以茶会友,以茶作诗,并跨越时间和空间去与“苏轼”“皮日休”等仁人志士会面,在此过程之中,我领悟到了茶中也能有乾坤之大,壶中亦能有日月之长的道理。
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戴芷涵:每次上课,老师都会让我们品茶,同时开始将上课内容娓娓道来,引导我们赏析诗词书画,让我们了解其中的艺术思想;讲述茶的历史,让我们知道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鼓励我们自主设计茶席,教我们如何在寻常中增添意趣。我逐渐明白课程名字中的深意,“诗情”并不只是诗词歌赋中的悲欢离合,也是审美情趣与生活情趣;“茶味”并不只是茶水之味,也是文化之味与生活之味。
泰山学堂经济取向2021级本科生胡植栋:课堂上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莫过于点茶,“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说的正是点茶。老师传授给我们的不只是点茶的技艺,更是点茶应当秉持的那一份茶心与禅意。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想点好一杯茶,应沉心静气,借助不同的击拂之法点出理想的乳花。在生活中也应融会点茶之心法,才能在当今波谲云诡的时代中沉淀自我,激荡出应有的乳花。
大学生恋爱成长训练(通选)
(图为资料)
任课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许晓梅副教授
课程介绍:对恋爱知识仍然懵懂的部分学生,在遇到Mr. Right心动那一刻,却不知如何表白;看过众多教程之后,觉察恋爱相处之道,也许并不在课本之内。“大学生恋爱成长训练”通过课程训练项目的体验,旨在促进大学生们用成长视角看待自我优势和原生家庭,并在恋爱心理教育相关理论引导下探寻个人的爱情观。课堂上,团体互动和集体赋能让同学们了解两性差异、练习爱的语言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明确自己的性爱观念和态度,妥善应对争吵和分离,促进恋爱成长。课程前期为课堂教学,后期为配合疫情防控,改为腾讯会议、长江雨课堂结合的线上教学。通过课堂,一群温柔的小伙伴相遇,一起在学中爱,在爱中变,在变中成长。
课堂互动讨论
课程体验:
公共卫生学院2020级本科生潘骏:这门课程不单是一门讲述如何脱单或者如何维持恋爱关系的课程,更是一门教导我们如何去理解两性关系和如何处理人际交往问题的课程。在讨论课程的期许、个人爱情观、如何组装爱的能力、恋爱关系中如何表达爱意等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星球大碰撞”的活动,男女生分别代表“火星队”和“金星队”,向对方提出问题,这次活动简单而直接地体现了男女之间的性格差异,男生更倾向于现实性而女生更偏重精神的获得感。在恋爱成长这门课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被爱,也学会了如何爱别人。
护理与康复学院2019级本科生冯岸郁:老师在课堂上会提出很多恋爱问题让我们去思考,在课上,我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能得到专属回应,我也可以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进行求同存异,去粗取精,进而形成独属于自己的观点。很幸运能够选到这门课,它带给我的治愈感、舒畅感和温暖感将会陪伴着我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同走下去。
物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赵洋:依稀记得学期初选课时我的犹豫,我知道有恋爱成长训练课,是因为舍友上学期参加了这门课,并且推荐给了我。出于对恋爱这个人类永恒话题的好奇与探索,我选修了这门课。这门课让我对恋爱相关问题的理解越来越深,我渐渐了解到男女思维的差异、爱的能力、分手的原因以及如何妥善进行后续处理,等等。
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
任课教师:图书馆学科服务中心副研究馆员李修波,馆员刘婧婧、冯宸劼
课程介绍:“信息检索与利用”是一门工具方法课,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升信息素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该课程主要包括检索概述和原理、中文检索工具及应用、西文和特种文献信息检索工具及应用、检索结果筛选和管理等模块。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采用课堂讲解演示、小组讨论、课后相关微视频辅助、教学群答疑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查找学术文献信息并对相关信息实施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技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学生进行检索练习
课程体验:
经济学院2021级本科生程辉:通过对信息检索的学习,我不仅真正懂得了信息检索的深刻含义,更了解到怎样选择正确的检索词来构成检索策略进行检索。首先,学习信息检索让我了解了文化的宽广魅力,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促使我通过检索获取更多的知识。其次,学习信息检索有利于培养我的信息意识、自学意识和知识创新能力,使我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快速了解我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并建立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信息获取渠道与范围,随时收集和掌握相关信息,培养专业信息敏锐性。此外,通过对信息检索的使用,可以帮助我借鉴他人成果,更充分地学习专业性知识,拓宽视野。
经济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佳:这门课第一节课的主题是文献获取与利用,在课上,冯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检索的价值和意义,信息素养的益处等,在这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文献有这么多种类型,有这么多详细的分支并且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合以及要求。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们跟着李老师学习了检索基础,了解了一些关于检索的专业术语;我们还跟着刘老师学习了如何在各种数据库检索和利用资源,老师带着我们实操练习,将课本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
经济学院2021级本科生王心蕊:在实际检索过程中,仅需一个检索词就能满足检索要求的情况并不很多,通常我们需要使用多个检索词构成检索策略,以满足由多概念组配而成的较为复杂课题的要求。对于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关键词的选择,即检索词和检索策略的选择。这门课让我了解到怎样选择精准的检索词来构成检索策略,让我在检索的时候不仅提高了检索速度,节省了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检索结果的质量,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数据或文献资料。
学习从来不是一时的事,也不局限于某个空间和领域,无论线上线下,无论诗词歌赋还是工程力学,只要有饱满的学习热情,我们总能学到丰富有趣的知识。加油,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发展成更好的自己吧!
素材来源|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奕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