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三第一周周末作业语文(第 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2023年的暑假作业?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年的暑假作业(2023初三语文第一周周末作业)

2023年的暑假作业

2023初三第一周周末作业

语文(第 周)

命题人: 审核人: 得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蒹葭萋萋,□□□□。(《蒹葭》)(1分)  

(2)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两句“ □□□□□□,□□□□□□”,赞美莲花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2分)

(3)剪不断,□□□,是离愁,□□□□□□□□□。(李煜《相见欢》)(2分)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北冥有鱼》)(2分)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分)

(6)古诗文中寄托着作者在特定情境中的独特情思。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 ”对友人的真情眷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表达了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同样的依依不舍。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 )。

(2)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的qiān xǐ( )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3)否则,jiū zhàn què cháo( ),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4)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zhèng jīn wēi zuò( )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近,我市对防控工作不利的7名干部予以免职,问责党员干部232人。

B.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停课不停学,坚持做好线上教学,保证网课质量。

C.他恶习不改,整日沉迷于赌博之中,最后弄得倾家荡产,这完全是由于他咎由自取。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选出下列句子修改有误的一项( )(3分)

A.2022年3月3日,俄罗斯国防部公布了俄罗斯对乌克兰举行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的最新战果。修改:将“公布”改为“公开”。

B.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修改:去掉“近”或“余”。

C.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改变校园面貌、社会面貌和家庭面貌。修改:将“社会面貌”和“家庭面貌”调换顺序。

D.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各级政府要加强青少年冰雪运动相关组织建设,为青少年冰雪运动提供更好的引领。修改:将“引领”改为“指导”。

5.班级的黑板报主题是《红色经典》,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任务一:班级黑板报选用哪幅题字更能体现“红色经典”的主题,小南和小粤对此各抒己见。请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2分)

小南:我觉得第一幅的行楷好。行楷,行云流水,但舒展有型,就像我们青少年生性活泼,但又有度自律。

小粤:第二幅行草不错。

(2) 任务二:请把下面6词语(短语)组成一副切合黑板报主题的对联。(2分)

红心向党 新风貌 新少年 红领巾 新春向阳 红孩子

(3)任务三(湘西中考真题改编):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名著内容和名著相符。

班刊栏目:红色经典

名著

特点

名著内容

《艾青诗选》

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忧患 对光明理想的追求

①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乐观的品质

C

A.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B.“太阳”这个意象,是中国光明前途的象征,也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

C.保尔等人的精神影响了一代代人,为千千万万的青年人如何走好人生路做出了榜样,所以说它又是“人生的教科书”。

(4)任务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人们在认识主人公人物形象时,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是甲、乙两人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看法,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他更多的是自己时代价值观念的盲从者:按时代强大指令来生活和奋斗,身不由己地陷入一种极度亢奋的狂热里。他只属于他的时代。

[乙]他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向种种磨难宣战,从不向困难妥协。他是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英雄形象。

我赞同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2022陕西中考题改编)(15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是进亦忧( ) (3)吾谁与归( )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乙】

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雨麦:下麦雨。②有年:丰年。③忭(biàn):喜乐,欢欣。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 亭以雨名,志喜也( )(2) 商贾相与歌于市( )

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10.两位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忧乐观”,有何不同?并说说“喜雨亭”名字的由来。(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0分)

【2022陕西】

【材料一】

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让很多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燃起了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中国青年报社对2047名14-35岁青少年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图示如下:

(数据源自2021.7.8《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专栏)

【材料二】

2月27日7时44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11时06分,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西电一号”卫星由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一箭22星”的方式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提供了一级、二级、三级发动机和姿控发动机系统,为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提供了空间推进分系统,为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提供助推、一级、二级发动机及辅助动力系统。

“西电一号”卫星是“中星·丝路天图遥感卫星星座”的首发星,为高光谱遥感卫星,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星电科集团和未来宇航共同打造,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设计,未来宇航研究院进行在轨交付,由陕西丝路天图卫星科技公司负责运营。 (摘编自《西安动力助长征火箭刷新发射纪录》《“西电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2022.2.28《西安晚报》)

【材料三】

在2月27日的两次航天发射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大胆启用青年技术人员,由“85后”担当任务总体负责人,“95后”任一线操作员,全程护送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了本次多点并行测控任务。

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建海介绍,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前,以青年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测控团队对卫星的分离过程和分离机理进行了多轮次研讨交流,形成了完备的分离判断应急处置方案。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压缩这22颗卫星初始轨道计算时间,技术人员优化了岗位交互流程,完善了箭遥数据提取分析软件功能,制定了多个方案预案,大大提高了卫星进入太空后初始轨道确定效率,为卫星后续正常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今年我国航天发射任务数量和频次依旧保持高位运行,准备数次测控任务已经成为常态。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将进一步落实好人才培养战略,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确保顺利完成每一颗卫星测控任务。“陕西智慧”将继续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摘编自《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年技术人员圆满完成多点并行发射测控任务》,2022.2.28《陕西日报》)

【材料四】

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再次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实验课。

······

太空抛物实验: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压轴登场,迎来太空之旅的“高光时刻”。王亚平水平向前抛出“冰墩墩”摆件,一向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姿态格外轻盈,接连几个“空翻”画出了一条漂亮的直线,稳稳站在了叶光富手中。

为什么要开展在轨科学实验?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璐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实验项目,一是要揭示微重力环境下的特殊现象,属于从科学角度认识世界;二是通过在轨实验助力地面科学研究,改进工艺水平;三是舱外有高真空环境、辐照、亚磁场等,这些特殊环境因素对生物体、材料、元器件等影响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四是进一步探索未知领域,包括暗物质探测、行星起源探索等。问天、梦天实验舱发射升空后,还会有一大批前沿科学实验陆续在中国空间站开展。

课堂有限,学习无限。“双减”政策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天宫课堂”为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跳动的科学血液,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让“航天梦”成为激发青少年奋进的力量。 (摘编自《天宫课堂第2课圆满成功》,2022.3.24《西安日报》)

11.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概括“陕西智慧”为中国航天事业做了哪些“助力”。(3分)

12.就目前正在进行的实验项目而言,为什么要开展在轨科学实验?请结合【材料四】分点概括。(4分)

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中国青年报社对2047名青少年专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青少年认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承载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开启了空间站的新时代。

B.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技术人员努力压缩22颗卫星初始轨道计算时间,提高了卫星进入太空后初始轨道确定效率,为卫星后续正常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C.我国航天发射任务数量和频次持续保持高位运行,领先世界发达国家,不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了中国智慧。

D.精彩的“天宫课堂”为日常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跳动的科学血液,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14.【名著关联题】《西游记》有送悟空大闹天空的情节,如果让孙悟空来“天宫课堂”上第三节课,他给同学们讲些什么内容呢?请简述。(2)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5分)

老宅(原创题)

□李美玉   

  十年没回家乡,村主任打了好几个电话给我,于是果断请了假,回

  村口那棵老榕树下,有新砌的几张大理石圆桌,被几张圆肚子石凳围着。老榕树树头,也被围了个大圆圈,还砌上红色的大理石。不远的田地边,篱笆上爬满牵牛花,是真的漂亮。

  这不是狗仔吗?一位老大嫂认出了我,大声喊着我的小名。

  老大嫂的喧嚷,引来了几个村童。老大嫂说,快叫叔公。小孩子们便齐刷刷地叫:叔公好!

  我对嫂子说,孩子真懂事,村里真漂亮。可不,新农村建设,村里都快赶上城里了。

  老大嫂说得确实不错。如今村道全部硬底化了,那些乱搭乱建的鸡舍猪栏牛棚也全部拆了,小巷装了路灯,路边种上了花草,还新建了许多楼房,我都快认不出哪家是哪家了。

  嫂子,村里的人呢?兄弟叔婶们都下地了?

  下地?现在哪还有人下地,都外出挣钱了。

  都外出了?可一路上也没见村里的田地荒废啊!

  田地都承包给种植专业户了,庄稼长得更旺盛了。

  老大嫂领着我从村头到村尾往我家走,边走边介绍村里的新鲜事,像是导游。

  想当年我家这个宽敞雅致的小院数全村最漂亮的了,多少人羡慕,多少人为了建一个这样农家小院奋发。可如今,我的家明显比村里兄弟叔伯的家寒碜,小院长满了草,门锁也生了锈,显得很破落。不知啥时候,村里把我家四周的泥泞小路已铺成水泥大路,沿路还种上了黄花风铃木。这让我有点失落,家乡在巨变啊,自己这些年在城里却碌碌无为。

  老嫂子忙着在院子里为我拔草、扫落叶。这时,村主任走了进来,他一进门就拉着我的手说:哥,总把您盼回来了……村主任那份热情感染了我。

  寒暄一会,村主任便进入主题:知道您回来,大伙可高兴了,村里正在兴建乡村旅游项目,有田园风光,果园拾趣,基地学堂、牧场天地、池塘垂钓、农家味道……哥,给出点主意,看再整点啥项目?

  好想法啊!城里人假日就爱玩这些。哦,你等等,难不成你们是看上我家这破小院,让客户体验农家生活乐趣?

  哥真不愧是文化人,一说就说到点子上了,这正是大伙之意啊,您说可行么?我犹豫了一下,可村里多的是老人孩子留守,旅游项目能搞活吗?

  哥,你有所不知了,村里除了几户人家跑生意外,大伙都在村里、镇里的工厂、商场、作坊上班,也成了八小时上班一族,以前远走他乡打工的人都愿意回来建设家乡了。走,我带您到村里转转。

  正值中午,村里家家户户饭菜飘香,每到一户,都热情留我们吃饭。我选在铁柱家吃饭。当年我离开村里时,看他家徒四壁,就把好些旧家具送给了他。

  铁柱问,哥,喝啥酒?洋酒?红酒?土炮?

  好家伙,铁柱家能开酒馆了,这生活确实改善不少!我决意今天和他好好干杯,说,当然是土炮了,我多少年没喝土炮了?

  酒过三巡,村主任不失时机地说,哥,我们谈谈租用您家老宅的事吧……

  未等他说完,我站起来大手一挥,说,租啥呢?用不就得了,我也该为村里出份力吗?

  铁柱说,哥,我敬您一杯。村主任赶紧拦住铁柱,不行,还是该出租金的,别把你哥灌醉了,醉了话不好说。我昂头把酒杯的酒先干了,又自斟一杯说,来,再干。

  村主任和铁柱赶紧劝,别喝高了。其实我清醒得很,没想到这老宅还能做点用,也有点兴奋。来,举杯,来,干杯!

一杯一杯又一杯,这回我真醉了,②朦胧中只觉得村里处处是游客……③后来,村主任和铁柱也不劝了,比我喝得还猛,嘴里一直在说:来,一起干,一起干。 (选自2022年5月4日的《羊城晚报》)

15.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4分)

16.《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醉于秀美的风光,醉于百姓和乐、安居乐业的政治局面,文中①句说“一杯一杯又一杯,这回我真醉了”,请问,“我”醉于什么?请简要陈述。(4分)

17.请简述文章结尾处第③句句子的含义。(2分)

18.文末②句“朦胧中只觉得村里处处是游客……”,请按照作者的思路写下去,用以表达乡村旅游的盛况,不少于50字。(5分)

三、作文(50分)

19.2022年9月10日,是第38个教师节。请你以“教师节”为话题,写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75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