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红楼梦》中差别最大的一对兄妹,从表面上看上去当属薛蟠和薛宝钗。

这对儿兄妹令很多读者感慨,怎么从同一个娘的肚子里,生出了这隔天隔地的两个人。

薛蟠这个男子,纨绔子弟却又真的天真浪漫;

薛宝钗这个姑娘,娴雅端正却又城府颇深。

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薛蟠和薛宝钗在骨子里是一样的人,只是资质和能力不同,造就了这对兄妹对外的表现不一样。

薛蟠是一个蠢货,他纨绔至极,傻的单纯;

薛宝钗悟性极高,表面上藏愚、守拙,骨子里自私阴冷。

当面对突发事件时,读者才会发现,这对兄妹的表现是相同的,都不懂得承担,只会推卸责任。

想要弄明白这件事情,当从为人比较简单的薛蟠说起。

一.薛蟠,是一个丝毫不通人情世故之人

薛蟠是男的还是女的(表面上差别巨大)(1)

相较于薛宝钗,薛蟠这个人太简单了,他的心思、单纯透明,很容易就看得清楚。

薛蟠的个性特点,在他挨柳湘莲打的那一回,显得尤其突出。

薛蟠挨打,挨得太奇怪了!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薛蟠在这件事情上,丝毫没有给自己留一丝的体面与自尊。

薛蟠同柳湘莲根本不熟悉,这二人能搭上几句话,原因是柳湘莲是荣国府朋友圈的人。

薛家一家人寄居在荣国府,以寻求荣国府的庇护。按照常理来说,这一家人就应该显得谦卑低调。

可薛家从来不会!

薛蟠不过就是一个挂名的皇商,在京都这种地方,连公子哥的谱都摆不了。

可薛蟠没有这种自知之明,总还以为自己还是曾经的金陵一霸。

薛蟠是男的还是女的(表面上差别巨大)(2)

柳湘莲这个人,能混进荣国府的朋友圈,足以证明他是世家子弟,而且人脉颇广。他又是京都本地人,柳湘莲的能量,绝不是薛蟠可以比的。

柳湘莲本人是世家子弟,却喜欢客串演一些风月戏文,这使得薛蟠这个无耻之徒,认为柳湘莲是优伶一类的人,既然是优伶,便身份卑贱,在薛蟠自己的眼里,柳湘莲是可以随便调戏的。

在京都这样的地界上敢自大,是薛蟠犯下的最愚蠢的错误,他真的是一点人情世故也不知。

在赖家的家宴上,薛蟠遇到了柳湘莲。当时柳湘莲的身份是,赖家请来的陪客。

赖一家举办家宴,是为了庆贺赖尚荣有了官职;也是赖家向荣国府谢恩。

赖是荣国府的仆人,赖家要感谢荣国府对赖尚荣的提携。

赖尚荣的祖母赖嬷嬷虽然地位卑贱,可在荣国府做了几十年奴婢的她,却混得十分有面子。

赖家办宴席,赖嬷嬷能请动贾母这位贾府的最高统治者!

薛蟠是男的还是女的(表面上差别巨大)(3)

赖嬷嬷这样的身份,荣国府年轻一辈的主人都要给面子。可薛蟠呢?竟然敢当众调戏赖家请来的陪客柳湘莲。

弄不清楚客人的身份,是薛蟠犯下的又一个大错误。

主动调戏柳湘莲的薛蟠,已经把柳湘莲作为男人的尊严,还有荣国府作为宴席主办方的尊严,放到脚下践踏。

在那一刻,柳湘莲只将薛蟠揍了一顿,已经是给了荣国府留了极大的脸面,毕竟薛蟠是荣国府的亲戚;

在那一刻,荣国府的所有人都不会同情薛蟠,他们只会觉得,薛蟠挨一顿教训是应该的。

可这其中的人情世故,不会有人告诉薛蟠,而薛蟠则永远想不明白。

薛蟠是男的还是女的(表面上差别巨大)(4)

在薛蟠自己的眼中,他同柳湘莲是暧昧,是你情我愿的事情。

至于柳湘莲把他骗到芦苇丛子里痛打一顿,是柳湘莲阴险狡诈,他要将这件事情告诉薛姨妈,让荣国府的亲戚替他出头。

此时的薛蟠,绝对傻得可笑。

经过了这件事情,再来看薛蟠打死冯渊这件事情,就能理清薛蟠的脉络。

薛蟠的眼里,他看上了香菱,香菱就应该是他的。

薛蟠这个人,从来就不会去想任何的人情世故。冯渊妨碍他带走香菱,他就要把冯渊揍一顿。

在薛蟠的世界里,他揍别人一顿,是因为别人妨碍到了他,就这么简单,就伤害了一条人命!

冯渊被他打死后,薛蟠想的不是如何善后,更不会因此得到成长,他能想到的是把责任甩给他的母亲,甩给荣国府和王家。

薛蟠是男的还是女的(表面上差别巨大)(5)

他自己呢?带着一家人,到了京都。

在京都的薛蟠被柳湘莲打了一顿后,他依旧不会反思,依旧不会承担责任。

这时的薛蟠借着经商之名又走了,把平复这件事情的责任,甩给了他的寡母和未婚的妹妹。

这薛蟠表面上是呆霸王,内心却无比懦弱。

他的妹妹薛宝钗,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也长成了一个同样不懂承担,各种推卸责任之人。

只是薛宝钗推卸责任,她会把自己隐藏得特别深。

二.滴翠亭和金钏儿事件,能看出薛宝钗推卸责任一流

薛蟠是男的还是女的(表面上差别巨大)(6)

什么时候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人品,绝不是看一个人在长辈的面前表现得有多好,而是看一个人遇到突发事件时,会如何应对。

薛宝钗真正的人品,在滴翠亭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滴翠亭事件其实没什么大事,不过就是小红在和坠儿,商量如何同贾芸私相授受而已。

滴翠亭事件的真正主角,绝不是私相授受的小红,而是表面上娴雅的宝姐姐。

请注意看滴翠亭事件的细节:

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

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

①薛宝钗绝不是误打误撞,听到了小红和坠儿的谈话。

薛蟠是男的还是女的(表面上差别巨大)(7)

当时的薛宝钗,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如果薛宝钗真的是一个为自己负责,同时又守礼的姑娘,只要宝姐姐不走进水中的亭子,后文中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也不会有任何读者,会去质疑薛宝钗的人品。

②可薛宝钗呢?做了与君子完全相反的行径,她选择了去听小红和坠儿的谈话。

当薛宝钗选择了偷听的时候,就意味着她应该预见到,她的偷听行为有可能被发现。

一旦薛宝钗被发现,正常的情况下,她应该选择自己去承担后果。

其实就凭小红丫头的身份,也不会给薛宝钗带来什么后果。

读者都是站在上帝视角,知道了薛宝钗就算甩锅给林黛玉,林黛玉和小红之间也未生龃龉。

薛蟠是男的还是女的(表面上差别巨大)(8)

可是当时薛宝钗脑子运转神速,她甩锅的本事极快,直接把这烂摊子甩到了本来在自己房里,这件事情毫无关系的林黛玉头上:

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此时我并不想讨论薛宝钗做这件事情的对与错,只是想说,面对这样的小事,薛宝钗都选择了直接甩锅,选择了不去承担责任,那么到真正遇到大事的时候,薛宝钗根本不足以承担!

这样的薛宝钗,毫无成为一个大家族主母的责任与担当。

滴翠亭事件,薛宝钗推到林黛玉身上;

邢岫烟当了衣服,薛宝钗把责任推到了王熙凤和贾迎春的身上。

总之,宝姐姐永远是对的。

薛蟠是男的还是女的(表面上差别巨大)(9)

薛宝钗不仅会为自己推卸责任,为别人推卸责任的能力更是一流。

金钏儿事件,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大事件。

谁该为金钏儿之死负责?

这件事情王夫人、贾宝玉、还有金钏儿自己,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贾宝玉的言语无状;金钏儿的言语随意;王夫人的处置不当,共同造成了金钏儿受到了流言蜚语的袭击。

一个小姑娘不堪自己受辱,为证清白,金钏儿选择了自尽。

这件事情,无论如何同薛宝钗扯不上关系。

这件事情事关风化,按照古代的道德,一个未婚的姑娘应该远离这种事。

可薛宝钗呢?薛宝钗为王夫人推卸责任的能力真是一流。

薛蟠是男的还是女的(表面上差别巨大)(10)

只怕在内心深处,王夫人自己也不敢认为,此事她全无责任。

可这件事情到了薛宝钗的口中,就变成了这样:

……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

①这件事情是纨绔子弟贾宝玉自己说错话惹的祸,本来同薛宝钗毫无关系。

薛宝钗完全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选择一种明哲保身的状态。

这样,谁也不敢说她半个不字!

这样,她可以保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②薛宝钗一个大姑娘,偏偏选择了淌荣国府的浑水。

金钏儿固然有错,固然是荣国府的奴婢,可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薛蟠是男的还是女的(表面上差别巨大)(11)

哪怕一个人心存一丝善念,在她的身后,不应该再污蔑她、抹黑她。

可薛宝钗对金钏儿的污蔑,已经远胜于荣国府的多嘴多舌的婆子。

荣国府的婆子,尚存悲悯之心说不知道金钏儿为什么死了。

在宝钗的嘴里呢?

金钏儿是因为贪玩耍,失脚掉到井里的。宝钗对生命的这份冷漠,冷得简直令人发指。

那时候的薛宝钗,也不过就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

这一次,薛宝钗帮王夫人把金钏儿之死的责任推掉了。

下一次呢?

薛蟠是男的还是女的(表面上差别巨大)(12)

当绣春囊出现在大观园中之时,这个责任王夫人还要推吗!

打死冯渊之后,薛蟠带着一家人走了;

被柳湘连揍了一顿后,薛蟠一个人躲羞去了。

这样没有担当的男人,岂能指望他振兴家业!

同理,滴翠亭事件,薛宝钗甩锅给林黛玉;

金钏儿事件,薛宝钗把责任全都推到金钏儿身上。

这样的人,岂能担负起重振家族的责任。

等荣国府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那一天,薛宝钗会做的头一件事情,还是推卸责任。

荣国府的落难之人,谁也别指望娴雅的薛姑娘帮他们一点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