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棚

古城墙:凝重的封面,岁月的勋章(散文)

抵达平遥,已是下午三点。

七月的阳光明晃晃地照着这座千年古城,静默无语,也照在我身上,恍若隔世。与古城的邂逅,从横亘在眼前的古城墙开始。

洪媚寻梦平遥我不是来打卡(洪媚寻梦平遥我不是来打卡)(1)

旷古的晋风从遥远的历史深处扑面而来。毫无疑问,城墙很老了,古城也很老了,屹立于时光深处,深藏于岁月之中,如一位历史老人静静地端坐于晋中大地,雄伟壮观、庄严肃穆,令人心怀敬仰心生敬畏。城墙虽沉默不语,但一开口,必是让人从现实一头跌进苍茫的历史长河。

古城又如一部泛黄的古书,多少风雨烟云,多少前尘往事,全都不动声色地嵌入字里行间。而城墙,则是它凝重的封面,阅读这部古书,须打开它的封面,从时间的褶皱里品读它2700多年的风雨沧桑。

城是古代防御的主体,也是区域文化的象征,城墙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每一座城墙都背负着一座古城数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底蕴和由此而形成的属于这座城独有的精神气质。

平遥古城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为夯土城垣。为防御外族南扰,明洪武三年重筑。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历经明清两代先后二十五次补修。城墙平面呈方形,周长六点四公里,墙高六至十米,墙外筑护城河,墙内修瓮城,以利防守。四隅四座角楼,城池城门六座,三千个垛口,七十二座敌楼,以数理隐合了孔子“三千弟子,贤人七十二”的历史典故,于此可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影响之深远。

军事用途的城墙配以文道之寓意,以文治国,以武卫国,文武相得益彰,其实质隐含着痛恨战争,追求和平,追求“仁”治天下的儒学境界。或许,这正是平遥古城墙所蕴涵的精神内核文和文化底蕴,也是最吸引我的魅力所在吧。

“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脚踏厚实的青砖,抚摸斑驳的墙身,一砖一石,都是时光留下的印记,岁月颁发的勋章。轻敲凹凸的垛口,远眺高耸的角楼,犹如听到随风而来的号角阵阵,战鼓隆隆,人马嘶鸣,看到了远处旌旗猎猎,兵临城下,刀光剑影,血色斜阳,也看到了无数晋商从城门鱼贯而出,跋山涉水远走西口,大漠孤烟,驼铃声声,只为汇通天下。

洪媚寻梦平遥我不是来打卡(洪媚寻梦平遥我不是来打卡)(2)

多少个日升日落多少次改朝换代,城墙却岿然不动,固若金汤,多少次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城墙依旧坚如磐石,雄风犹存。

当年的铁马金戈已然烟消云散,是的,战争早已结束,该回家了,尘埃落定,一切都归于平静与安宁。回眸沧桑的历史,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是好战的民族,在追求“仁”治天下的人心中,城墙,永远是和平的象征而非战争的载体。

时至今日,这座古城墙,隔开了城里城外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外现代高楼大厦林立五光十色热闹喧嚣,城里青砖灰瓦古朴典雅宁静闲适,城里城外,新旧共存,各行其道,各自安好。

有人说:“中国上下五千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果然如此,广袤的三晋大地,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是华夏子孙的根据地,是每个中国人的原乡。

我不是来凭吊,也不是来打卡,而是来寻根,寻梦的。古城墙,或许,正是根之所在。

尘世纷纷扰扰喧嚣不止,唯有归乡之路,愈来愈清晰。

遇见三晋,如遇见老家,遇见平遥,如遇见故人。从晋北的佛教文化到晋中的晋商文化再到晋南的黄河文化,皆因每个中国人同根同脉,都可以到这里寻根问祖,追宗溯源,这里最中国,最乡愁。

洪媚寻梦平遥我不是来打卡(洪媚寻梦平遥我不是来打卡)(3)

第二天早上,告别平遥,一轮旭日正从城墙缓缓升起,在朝阳的映衬下,古老的城墙更显气象万千,它早已宠辱不惊,风雨不动安如山。不禁想起《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诚如是,我泱泱华夏,风华绚绚,江山壮美,人文鼎盛,每一寸土地,都如此美丽、可爱、珍贵,比如这千年平遥,比如这“表里山河”山西。而今山河新,吾辈当自强。

(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外地来稿不论公开发表与否,皆有可能采用。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稿一投。投稿邮箱: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张鹏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