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慧跑,助您轻如羽、跑无伤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1)

来自某跑步公众号的消息(未经官方或者权威机构证实),山西太原一精英跑者(北马九星跑者,18年北京马拉松年龄组第二名)在晨跑时晕倒,虽经心肺复苏及120抢救,最终仍不幸离世。

而这名跑者就在今年二月,还在跑团微信群里发出一段“深刻的自我反思”:

——

自己之前花太多时间精力在跑步上,要多陪家人,要减少跑马次数,要压缩自己每年参赛场次,不再跑百公里赛事,不再为跑马而跑而是为健康快乐而跑,要摆脱功利心态……

这段反思录可谓每句话都发自肺腑,针针见血,刀刀切中要害,讲得极为中肯,相信绝大多数跑者对于这段话都会表示认同和认可。

但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这名跑者最终却因为跑步突发猝死,让人不禁感叹造物弄人。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2)

截图来源于:网络

这名跑者显然是一名精英跑者,并且是北马九星跑者。

什么是北马九星跑者?

这是北马赛事方建立的一套跑者荣誉体系,从一星到九星。

北马完赛即为一星,九星最高,九星标准甚至高于大名鼎鼎的波士顿马拉松BQ标准。

40岁以下跑者全马要达到245,60岁以上甚至要达到330才能称其为九星跑者,如果这名跑者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北马年龄段成绩确为第二名,那么毫无疑问,这名跑者是精英跑者中的佼佼者,其成绩也许超过90%的精英跑者。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3)

就是这样一名顶级大众跑者,也许在跑过大几千甚至上万公里、参加无数马拉松、无数次PB之后,终于认清了大众跑者跑步的初心和本质,也对自己过往跑得太拼,参加马拉松过多表达了深刻的反思。

可谓“善莫大焉”,而半年之后,他本人却不幸跑步猝死,如果反思能更早一些,醒悟能更早一些,能不能避免失去生命这样无法挽回的结果,小编不好说。

死者为大!

本文并无意过度解读或者评论这名跑者,只是希望这样的悲剧能更少一些。

愿逝者安息!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4)

众所周知,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马拉松比赛偃旗息鼓,但即便没有马拉松比赛,各式各样的跑步猝死仍然时有发生。

虽然运动性猝死发生概率极低,虽然科学事实告诉我们经常锻炼者发生猝死的风险要低于非锻炼者,但由于猝死本身危害极大,后果严重,不可挽回,每发生一次这样的事件无疑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引发跑圈热议。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5)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6)

成熟跑者跑量及训练强度

明显大于普通大众跑者

更要加倍关注心脏健康

事实上,精英跑者发生猝死也不是第一次了。

2017年,深圳一名精英跑者突发心肌梗塞离世震动跑圈。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该跑者年龄50多岁,最好成绩在2小时50多分,考虑到其年龄,这一成绩在业余选手里面已经属于比较顶尖的了。该跑者也曾多次参与百公里级别的越野赛。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7)

2017年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组委会为了提升大众跑者健康跑马意识,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合作开展赛前体检,约有300名跑者自行预约并前往体检,经检查已发现6名跑者存在一定问题,不适宜参加马拉松比赛。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8)

2019年根据杭州当地媒体报道,金先生(化名)从40岁开始跑步瘦身,逐渐爱上跑步和马拉松运动。

保持着隔天沿钱塘江跑10公里的习惯,马拉松最好成绩是3小时20分钟,金先生在先后两次跑步时出现眼前发黑甚至晕倒,后到医院做了检查,被诊断为房颤,医生分析这与金先生长期跑步,心脏超负荷有关,并建议金先生要限制参加长时间剧烈运动。

来自波兰的科学家们对一批大众精英跑者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查他们的心脏形态和功能,目的是观察这些精英跑者有多少人出现了“运动员心脏”这样的改变。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9)

这项研究一共测试了34名男性精英跑者(年龄为40±8岁)

他们的马拉松平均完赛成绩为3.7±0.4小时

最大摄氧量为53.7±6.9ml/kg/min

其平均周跑量为56.5±19.7公里

科学家们采用彩超检测了受试者的心脏形态和结构,并选取了一批没有锻炼经历的普通人作为对照。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跑者心房普遍增大,左心室壁增厚(可以视作心肌肥大)、左心室重量增加,约有56%的跑者出现了左房容积增加,另有56%的跑者出现右房容积和室间隔厚度增加,47%的跑者出现右心室流出道直径增加,约有50%的跑者每单位体表面积的左房容积甚至超过了运动员。

当心脏彩超检查显示总计6名受试者心脏有一些异常改变,科学家们还让这6名受试者接受了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其中有1人出现了明显的病理性心脏改变——表现为肥厚性心肌病,而这种病是猝死的诱因之一。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10)

通过上述结果不难看出,大众精英跑者心脏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一些适应性改变,也就是说大众跑者在大运动量作用之下,也会发生“运动员心脏”。

令人惊讶的是,本研究约有一半的受试者其单位体表面积的左房容积甚至超过了运动员正常水平的上限。

左心房容积增加从本质上来说,反映了大众跑者在承受大运动量负荷时,心脏发生了不正常的形态改变,也就是说这种改变不一定是都是生理性或者健康的,有可能是病理性的。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有个别跑者发生了室间隔增厚,而室间隔增厚是诊断肥厚性心肌病的一种重要参考指标。

如果跑者看过上述内容还是不太理解其中很多专业名词的含义,我们用通俗的话解释就是,在长期运动负荷作用下,大众精英跑者心脏发生了一些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看做是“运动员心脏”,是心脏功能增强的表现;

但有相当比例的跑者其心脏同样发生了病理性改变,甚至是发生了肥厚性心肌病,区分这种改变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对于心脏科医生来说也并非易事。

在34名大众精英跑者中50%心脏发生了可能的异常改变,其中一人发生了肥厚性心肌病,这概率可谓不低。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11)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12)

跑步是最有益心脏健康的运动之一

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

跑步是典型的耐力性运动,长期耐力运动对于人体的益处是毋庸置疑的,耐力性运动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并且主要表现在改善人体心血管功能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耐力性运动不仅有益健康,还可预防和辅助治疗疾病、促进疾病康复。

因此,早在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会就提出了著名的观点——Exercise is Medicine(运动就是良医),也就是说运动可以像传统的医学治疗手段一样,有效地防治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部分类型癌症和抑郁症等等。

大量研究也已经证实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13)

在2016年年底,美国心脏协会已经将心肺耐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而过去传统四大生命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

运动的益处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14)

因此,我们鼓励大家积极投身运动,运动越多,所能获得的健康收效也就越大。

但问题来了:运动量是不是可以无限增加?同时也能带来健康好处的无限增加呢?

显然不是这样的。

正如药物有最大的安全剂量,运动也是如此,超过一定的运动量可能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抵消运动带来的一部分好处,甚至弊大于利。

我们丝毫不怀疑经常跑步、多跑步对于健康的好处,但这不能超越过量跑步的边界。

运动量与健康之间的U型曲线关系一直以来都被广泛认可。

运动量与健康之间是U型曲线关系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15)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16)

专业选手和成熟大众跑者有着强大的心脏

但极少数人也可能蕴含心脏病的风险

耐力运动时,机体需氧量持续增加,正常情况下为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心脏工作能力也会相应增加,运动时心脏工作能力是安静时的5-7倍,当长时间需要心脏以如此大的强度工作就会对心脏造成极大的负荷,为满足如此大的负荷,心血管会产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比如表现为心腔容积增大,心肌增厚,心脏质量增加,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运动员心脏(athlete heart)”。

传统观点认为心脏体积大、强而有力能满足高心率下有氧代谢需求,是人体对于大负荷运动产生适应的一种表现。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17)

事实上,研究发现长期运动训练所导致的心脏结构变化并不是全都是好的方面。

例如,高水平耐力运动员退役后,即便几年内不参加比赛及大强度训练,其心脏也不能恢复到正常大小,耐力运动员中有些人会发生心律失常。

科学家因此推测耐力运动引起运动员形成“运动员心脏”,而这些结构变化又可能为心律失常建立了基础,进而可导致心脏功能障碍。

有时,即使是专业的心脏病大夫,也很难区分运动员的心脏增大是适应良好还是已经发生了心脏疾病,所以常常被误诊,这需要细致专业的检查。

普通大众跑者健身性质的跑步不太可能像运动员那样发生“运动员心脏”,但那些跑量较大、跑步较多的资深跑者,却有可能存在心脏发生某些不良改变的风险。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18)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19)

跑马这样的大强度耐力运动

可能导致心肌损伤

耐力运动是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马拉松比赛或者为了马拉松备赛而进行的大强度耐力训练却有可能会对心血管造成不利的影响。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20)

研究显示,马拉松比赛后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如心肌钙蛋白、MB型肌酸激酶、B型脑钠肽上升了50%,这无疑是提示马拉松这样的极限强度耐力运动导致了心肌受到一定损伤。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21)

虽然这一变化在1周内可恢复到基础值,但经年累月的过度大强度运动和重复损伤,可导致心肌纤维化(所谓心肌纤维化是指心肌弹性下降,收缩能力受损),进而引起心律失常。

此外,长期大强度耐力运动也会加速心脏“衰老”,如冠状动脉硬化、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大动脉血管壁变硬等,众所周知,冠状动脉硬化是导致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22)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23)

不重视跑马后恢复

频繁参赛让心肌损伤雪上加霜

一次大强度耐力运动所造成的心脏损伤是可逆性,如果给予充分的恢复和修复时间,这些损伤可以得到修复,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更健康强大的心脏。

倘若休息不够,恢复时间不充足,那么,运动对心脏造成的急性可逆性微损伤则会堆积,最终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律失常等等。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24)

比赛是充满乐趣的,但频繁追逐比赛、追马可能就有问题了。

有些跑友一个月参加两三场马拉松,有的甚至参加背靠背的马拉松。

所谓背靠背马拉松就是指这周参加比赛后下周又参加比赛,或者今天刚参加完一场马拉松,明天又去别地儿参加另一场马拉松;

更有一些跑步大神鼓吹“如何才能更好的参加背靠背马拉松”,这简直是在拿生命开玩笑,自己是大神跑跑也就算了,但以此鼓励引导别人,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因为背靠背的比赛会导致严重的疲劳,无论对于心脏,还是肌肉关节。

所以,每月最多1场马拉松,赛后恢复理想时间为3个月,连续跑马对大多数跑者都是不适合的。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25)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26)

美国心脏协会

对于长期运动所导致的风险的重要观点

长期运动训练会导致心脏的重塑,有证据显示在少数运动量极大的运动员中,训练导致了不良的心脏适应。

有研究显示中年运动员他们的冠状动脉斑块发生率甚至高于缺乏锻炼人群,而那些运动量最大的运动员中,动脉斑块出现率最高。

大强度大运动量对于心血管潜在的不良影响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27)

心肌纤维化在高水平运动员中也比较常见,所谓心肌纤维化又称为心肌钙化,往往由于反复加重的心肌缺血缺氧所产生,并导致心肌收缩力的下降,甚至逐步加重发展为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程度被认为是长期运动对于心脏影响的重要效应指标,长期运动是否导致冠状动脉硬化,以及运动员是否更加容易发生心肌纤维化,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28)

总结

不知从何时起,跑圈怪现象层出不穷,例如:

● 跑得慢成为一件令人羞愧难当的事情;

● 跑步距离短、跑得慢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

● 跑团对于跑得快、跑的里程多的人盲目崇拜,这些所谓大神也很享受被人膜拜的感觉;

● 跑圈不是比谁跑步更理性、更无伤、更健康,而是单纯比谁更狠,谁更自虐;

以上的怪风气可以休矣,请跑友们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相信绝大多数人的这颗初心都是从跑步中获得健康;

但一直在路上的我们有时难免会迷失方向,比如过度追逐马拉松,过于追求跑量,给自己制订不切实际的目标、不重视休息和营养等等,不一而足。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29)

愿跑者能一直健康地跑下去,每年进行必要的体检特别是心脏健康检查。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30)

最后送上约翰·多恩著名的布道辞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31)

跑步为什么跑太快跌倒(一精英跑者反思跑步太拼违背健康)(32)

你还记得最初跑步的初心吗?你是为什么而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