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映6天,票房接近12亿,斩获2020年全球周末票房冠军,并一举夺得本年度全球首部连续6天单日票房过亿的影片。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成为热门打卡地,每天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留下鲜花、水果,以表悼念。眼下,没有什么话题可以超越电影《八佰》所带来的人气和热度(或者新词语“热搜”)。

何香凝讲粤语(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1)

电影《八佰》剧照

纵观这几天的主流媒体,普遍正面评价电影,无论是爱国主义教育层面,还是影业复工复产领域。但是,网络上也存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声音,仿佛《八佰》就是一头洪水猛兽,甚至把历史上的“八百壮士”当成“阶级敌人”。前几天,笔者已经发过两篇文章,专门介绍“八百壮士”与四行仓库之战,相信见仁见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在此我想再次强调,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八百壮士”作为民政部颁布的著名抗日英烈群体,永远值得后人缅怀。

今天就来解读电影《八佰》的一句台词,意思没有别的,只想说明剧本确实下过功夫,不经意的一两句话,普通观众或许不会留下什么印象,但对于长期研究民国政治军事史的学者而言,心生共鸣,这些台词的背后都是活生生的历史,完全经得起时间考验。

何香凝讲粤语(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2)

电影《八佰》,苏州河南岸

何香凝,广东南海人,她和夫君廖仲恺均为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早期成员。她提倡男女平等,组织了中国第一次庆祝国际妇女节的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何香凝生于1878年,也就是说,全面抗战开始的1937年,她已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姚晨饰演何香凝,戏份不多,合起来不过一两分钟,扮相看上去是不是显得过于年轻了?目前倒没看到“喷子”拿着放大镜“挑三拣四”。四行仓库硝烟弥漫,机枪连战士排着队伍,绑着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苏州河南岸的民众无不热泪盈眶……悲壮的一幕令人难忘,笔者作为油腻男,轻易不被感动,也为此落下眼泪。

何香凝讲粤语(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3)

电影《八佰》,姚晨饰演何香凝

是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那么问题来了,何香凝真的有出现在苏州河南岸吗?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如假包换。据上海《新闻报》报道,10月29日,四行仓库屋顶升起一面当时的中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何香凝来到南岸摇旗呐喊,发函慰问第88师第524团第1营全体官兵,内容如下:

谢团长并转亲爱的八百勇士们,我在报上看见你们英勇豪壮的气概,使我感动得流泪。但是等我跑到桥边却又不能通过,只有静穆地向对岸致礼,遥寄我满腔虔诚亲爱之忱。你们每一个人,都已充满了孙总理(孙中山)和廖党代表(廖仲恺)的革命精神、牺牲精神,不论是成功或成仁,都可以俯仰无愧了。殉国的将士将因为你们而愈伟大,前线的将士将因为你们而愈英勇,全国同胞将因为你们而愈加团结,国际人士也将因为你们而愈能主张正义了。我已设法送给你们些救伤品和食品,聊表心意,盼望你们奋战苦斗,牺牲到底。专此致抗敌敬礼!

何香凝讲粤语(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4)

何香凝(1878—1972)

何香凝为什么要提孙中山和廖仲恺呢?看过电影的朋友是否还记得,最后战斗即将打响,“八百壮士”排队洗澡之前,其中有四位战士彼此手搭着肩膀,唱起了黄埔军校校歌:“怒涛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需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1924年6月,孙中山创立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第88师作为国民政府中央军,第524团中下级干部出身黄埔军校的比比皆是:中校团附谢晋元,黄埔军校第四期;第1营少校营长杨瑞符,黄埔军校第六期;机枪连上尉连长雷雄,黄埔军校第七期……

何香凝讲粤语(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5)

电影《八佰》,杜淳饰演谢晋元

难怪何香凝要在慰问函中特别提及两位黄埔军校创始人——孙中山、廖仲恺。抗战十四年,“黄埔子弟”前仆后继,浴血牺牲,为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由此可见,一句简单的台词背后,一个吟唱校歌小细节的设置,都凝聚了剧本写作者考据历史的求真态度,就这一点,我认为《八佰》必将成为中国战争电影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八一三淞沪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2、魏延秋选编:《当代学者论淞沪抗战》,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