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找到像福建这样拥有众多茶类的省份,

不仅乌龙茶、红茶,就连白茶、花茶,还有绿茶

在八闽大地上都能找到不少知名品类。

其中,绿茶类相对低调,

而产量却相当可观,

福建为全国第二绿茶产茶大省。

有点甜的绿茶是什么茶(超小众的福建绿茶)(1)

夏天,宜绿茶。

今日就来说说福建小众的名优绿茶,不仅历史悠久,在海内外也久负盛誉。

别说喝,可能你见都没见过!

1

南安石亭绿

石亭绿,主产于南安市丰洲乡桃源村。

有点甜的绿茶是什么茶(超小众的福建绿茶)(2)

村内莲花峰与九日山对峙,九日山上有晋代石刻“莲花荼(茶)襟,太元丙子”(公元376年),这是南安产茶历史悠久的见证。明代正德丙寅(公元1506年),莲花峰之麓建成一座石亭,所产的茶叶也因此称为“石亭茶”。

相传宋代末期,九日山延福寺的僧人净业,在莲花峰发现茶丛,悉心培育,采制成茶,作为供佛之用或馈赠香客之珍品。

清代道光年间,当时该寺的主持复本禅师带茶进京,进献道光皇帝,备受赞赏,并获御赐“上品莲花”。

有点甜的绿茶是什么茶(超小众的福建绿茶)(3)

道光之后,茶叶产量骤增,产品以诗山、金淘、码头为集散地经由厦门远销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亚、印尼、缅甸等和港、澳、台等地。

石亭绿属于曲条形炒青绿茶,品质优异。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银灰带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常呈现有杏仁香、绿豆香、兰花香。以其“三绿三香”驰名中外,独具特色。1952年石亭绿被农业部定为历史名茶。

2

宁德天山绿茶

天山绿茶,主产于福建省宁德市天山一带。在唐代就是腊面贡茶的产地。

有点甜的绿茶是什么茶(超小众的福建绿茶)(4)

元明以前,天山茶区已有饼茶,作为官府拜贺的礼品。天山土层深厚肥沃,茶叶自然品质极好。明、清生产的成品茶的花色名目繁多,其中以雷鸣、雀舌、珍眉、瓜子若茶最为名贵,炒绿芽茶被列为贡品。

传统的“天山绿茶”(烘青)贡品、上品、珍品的鲜叶原料采摘非常精细,以幼嫩单芽为主,大宗的采摘一芽二三叶。

有点甜的绿茶是什么茶(超小众的福建绿茶)(5)

1950年后改制烘青,逐步采用机械加工,改制后的工艺为:凉青一杀青一揉捻一烘焙。现代天山绿茶多由炒青改为烘青或半烘炒绿茶,外形有扁形、针形、螺形与条形等,香气清雅似珠兰花香,滋味醉厚,回甘似鲜榄,且耐冲泡。

天山绿茶系列产品,先后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的两个金奖。以其为原料所窨制的苿莉花茶被列为全国名茶,如天山银毫等苿莉花茶就在1990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

3

武平绿茶

武平具有十分宜茶的生态环境。

有点甜的绿茶是什么茶(超小众的福建绿茶)(6)

据《武平县志》记载:“武平茶产制始于东汉末年(约公元200年)。”到明代,武平炒青技术已较为成熟,始被纳为贡品,到清代提升为特贡,此时武平茶也迅速向周围地带传播,并在潮州、赣州、梅州等地相继出现了许多历史名茶。

有点甜的绿茶是什么茶(超小众的福建绿茶)(7)

图/ 刘微染

武平绿茶制作在传统炒青工艺基础上改革创新。

鲜叶在杀青前均进行适当的摊放,有效促进了茶叶品质的提高。主要的品质特征: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银灰润绿;具有板栗香、豆香或花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爽口、耐冲泡。

其成品茶主要有四大类别:即条形的梁野炒绿,珠形的梁野翠珠,扁形的梁野翠芽和螺形的梁野雪螺。1983年以来,武平绿茶连年荣获国家和省级名茶评比奖项,是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驰名商标品牌。

有点甜的绿茶是什么茶(超小众的福建绿茶)(8)

4

霞浦元宵茶

霞浦自晋朝就开始茶叶生产,成为唐代茶叶的主要产区。

有点甜的绿茶是什么茶(超小众的福建绿茶)(9)

霞浦元宵茶是采用 霞浦县崇儒乡"春分茶"群体品种及其单株育种法育成的“霞浦元宵茶”品种鲜叶,于“春分”前后,应用传统的制作工艺流程(鲜叶采摘-晾青-杀青-理条压扁-辉锅),精心制作形成的扁形炒青绿茶,品质优异,外形优美,色泽银绿隐翠,香气高锐,似板栗香,滋味醇厚,回甘鲜爽,叶底黄绿明亮。

有点甜的绿茶是什么茶(超小众的福建绿茶)(10)

制成的曲条形绿茶,是窨制茉莉花茶的优质原料。

"霞浦元宵茶"作为福建省名茶,先后获得了多项殊荣:2004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5年被农业部《世界农业》确定为红榜展示推广品牌农产品。

有点甜的绿茶是什么茶(超小众的福建绿茶)(11)

5

周宁官司云雾茶

官司云雾茶是我省历史名茶之一,因其产地在周宁浦源官司村而得名。

有点甜的绿茶是什么茶(超小众的福建绿茶)(12)

据《周宁县志》等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官司村开始种植有性群体种茶树。清光绪年间,周宁商人携带官司云雾茶前往福州,外国茶商品饮之后,对其优异品质赞叹不已,官司云雾茶从此饮誉四方。1946年,官司云雾茶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银奖。

官司云雾茶的主要特征:外形条索紧细、浑圆光滑呈银灰绿,香气高锐持久、显栗香,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翠绿、匀称柔软。

2010年6月14日申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2002年,获国际名茶金奖;2007年7月,获福建省名茶奖。

6

罗源七境堂绿茶

七境堂绿茶,主产于福建省罗源县西兰乡云雾缭绕的高山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七境是七个自然村,并入部分白塔、飞竹、霍口的茶叶,所产的绿茶称七境堂绿茶。

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其“香高、口爽、色翠、耐泡”四绝特点作过详细的记载,明清时期七境堂绿茶被当作贡品。

以清明至谷雨间采制的七境堂绿茶品质最好。

条索紧结细秀,稍弯曲,色泽油绿稍灰,自然花香浓郁持久,汤色嫩绿鲜亮,滋味滑爽,饮之齿颊留香。用以窨制茉莉花茶,吸香力强,成品香高耐泡。

有点甜的绿茶是什么茶(超小众的福建绿茶)(13)

福建省除了上述名优绿茶外,还有龙岩的斜背茶、武夷山的八角亭龙须茶、永安的云峰毛锋、大田的大仙峰毫茶、清流的莲花银丝、闽清的莲峰大毫、福州的云峰螺毫、雪峰白毛猴、福安的方山玉叶、福清的石竹春毫、宁德的龟山白玉与松溪绿茶等名优绿茶。经常在省内外茶叶评比中获得名优茶奖,深受茶叶消费者的喜爱。

来源: “茶道传媒”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