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司马徽曾经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来,刘备不仅得到了“卧龙”诸葛亮,还得到了“凤雏”庞统,而且有五虎上将,全都是万人敌,最终还是和天下无缘,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看看刘备的资本吧:刘备最先有稳定的土地资本,就是赤壁之战后了,先是占据荆南四郡,又收了两大王牌军师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之后西取益州,获得大军师法正。在这个时候,刘备麾下的名将,不在是关羽、张飞、赵云了,外加黄忠、马超、魏延等一流名将。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击败曹操,拿下了汉中,称汉中王。此刻,刘备的人生达到了巅峰,也从此再也没有进展。那么,刘备这样好的配置,为何没能统一天下,实现“匡扶汉室”的志向呢?今天,我们一起看一下刘备的几大失误。

三国十大未解之谜刘备(三国智慧坐拥卧龙凤雏)(1)

负气伐吴致蜀弱

刘备在夺得益州之后,西川的北大门——汉中当政者是较为暗弱的张鲁,刘备没有及时去攻取此地,而是不顾“联吴抗曹”的大局,几乎集中所有兵力准备与孙权争夺荆州,造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局面出现巨大裂痕,曹操趁机夺取汉中,益州“一日十惊”的恶果。

荆州丢失后,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兴兵大举讨伐吴国。在夷陵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精锐尽失,蜀国只得局促于益州一隅,陷入民贫国弱、内外交困的窘境。

三国十大未解之谜刘备(三国智慧坐拥卧龙凤雏)(2)

继承人的选择不当

刘备戎马半生,有刘禅、刘文、刘理三个儿子,还有一个义子刘封。虽然按嫡庶长幼的常理来说应该传位于刘禅,但论能力来说,刘封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刘封在火烧博望坡、赤壁追歼曹操残部、刘备入西川中均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更为突出的是,汉中争夺战中能单挑当时曹操手下战力最强的“虎痴”许褚,胆略可见一斑。

刘备也深知这位同他摸爬滚打多年的“义子”的能力,但刘封毕竟不是亲生的,因此始终犹豫不定。他询问诸葛亮,诸葛亮委婉地说:“刘封胆识超群,立他为继承人也是个英明的选择;如果不立,就要除掉他,因为他战功比较大,会对您的继任者构成极大的威胁。”

刘备又派人到荆州守将关羽处争取意见,关羽认为刘封不是亲儿子,万万不可立。自此,刘封和关羽结下了深仇大恨,当关羽被曹军和吕蒙两面夹击、荆襄九郡尽失,困守麦城,向刘封求救时,刘封本想增援,经孟达一提醒,想起之前的仇怨,愤怒地见死不救。刘备手下的第一大将关羽丧失了最后一线希望,被孙权活捉后杀害。

三国十大未解之谜刘备(三国智慧坐拥卧龙凤雏)(3)

在夷陵大败的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将皇位传给了“扶不起的阿斗”——刘禅。诸葛亮竭尽全力整顿朝政、北伐中原,但刘禅昏庸无能,没有励精图治中兴之志之能,只能踞守一方尔,一味享乐,听信谗言。诸葛亮四出祁山,取得了重大胜利,不出半月,三军将士即可打过渭水,收复长安,而刘禅却听信了李严令诸葛亮班师回朝的谗言,葬送了刘备“匡扶汉室”的遗愿。

不擅长用人

首先,协调工作不足。

刘备虽然广招天下豪杰,却不能像曹操那样正确协调好人事方面的关系。例如“凤雏”庞统和“卧龙”孔明不和,造成庞统负气死在西川洛城附近的落凤坡;刘备攻取汉中后封了“五虎大将”,在荆州的关羽听说后为自己与八九十岁的黄忠为伍而不满,关羽与驻防公安、南郡、上庸重镇的将军糜芳、付士仁、刘封等人的关系都很僵,直接加速了荆州孤立局面的形成。

其次,没广泛选拔后备人才。

刘备在荆州人士的支持下攻占益州,荆州、益州人才的冲突日渐明显。益州人才辈出,而除了对帮助自己入川的法正等极少部分人之外,刘备并没有及时委以重任,随着荆州人士的相继离去,造成了人才的日渐枯竭,导致出现诸葛亮北伐时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困境。

三国十大未解之谜刘备(三国智慧坐拥卧龙凤雏)(4)

再次,不少重要角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曾令曹操割须断袍、闻风丧胆的马超,虽然被刘备封为“五虎大将”之一,却始终未被重用,没有立下过大功;赵云可以说是勇谋兼备的人物之一,而且追随刘备出生入死多年,也始终只是担任了副职,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不如魏延,曾以官职为由提出“四虎将”之说,将赵云排除在外。

国力不济

最后,曹刘实力对比悬殊。曹操因手下拥有诸多谋士,“挟天子以令诸侯”,方可灭吕布、困死袁术、击败袁绍、西破马腾,拥有广大地域。

东汉时期共有十三州,曹魏占据九州、刘备只占一个益州,实力显然处于劣势,再加上与孙吴关系的破裂、自己本身的失误,最终导致统一天下的志向成为泡影。

(欢迎关注【头条号:军史解密】,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创作的最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