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野生大鲵被判多少年 云南镇雄修路挖出7公斤野生大鲵(1)

一挖掘机挖下去,突然出现一怪物,将现场施工人员吓得手脚颤抖。随后引来大批群众围观,其中有群众称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该类动物,估计是娃娃鱼。当工程队向森林公安和渔业部门报告后确认,这是条野生大鲵,国家最尊贵的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

吃野生大鲵被判多少年 云南镇雄修路挖出7公斤野生大鲵(2)

5月17日,云南镇雄县赤水源镇在修建该镇洗白中学进校路一小溪桥基进行开挖时,意外挖出一条野生大鲵(俗称娃娃鱼)。经勘查,原来在该处河底有一处千百年来未被发现的暗洞。除该条野生大鲵外,工人们还在浑浊的水体中抓到多条野生白鱼。有专家猜测,一条流经群众生活区的小溪,而且在学校附近,如此环境根本不能适应大鲵和白鱼生存,该洞穴或将连通到地下的某处暗河。

吃野生大鲵被判多少年 云南镇雄修路挖出7公斤野生大鲵(3)

当地多数村民称,数十年来从未在该河段发现过此类物种。有群众曾在小溪里抓到过一斤多重的普通鱼类,也是在雨季涨水的时候意外发现,或许就是从此洞穴里游出来的。但有年龄稍大的村民告诉记者,多年前曾经在暴雨之后的傍晚听到过叫声,有时像青蛙,有时像乌鸦;最近两年也曾数次听到貌似新生儿的哭声,其以为是邻居生孩子,没有在意。现在才晓得,原来叫声如此怪异,是家门口的娃娃鱼在寻找食物。

吃野生大鲵被判多少年 云南镇雄修路挖出7公斤野生大鲵(4)

据了解,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中国大鲵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大鲵俗称"大山椒鱼",源于其身有山椒味道。

吃野生大鲵被判多少年 云南镇雄修路挖出7公斤野生大鲵(5)

据现场施工人介绍,当挖掘机挖出野生大鲵后,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因考虑现场围观群众较多,担心大鲵受到安全威胁,只能暂时将其转移到学校办公楼将其监护起来,并及时与镇雄县森林公安局取得联系。该县森林公安局收到报告后,立即通知渔业水产站,两家单位共同组成了4人放生小组,风驰电掣般赶到现场。

放生小组在挖方现场经过简短调查后,立即对大鲵进行健康检测,获取相关数据。该大鲵体长80厘米,重约7.0公斤,体态呈黄色,活动能力强,非常健康,符合放生标准。经多方商议,大家共同认为该县芒部镇境内的圆孔村有一地下河流,是野生大鲵的最佳栖息地。渔业部门随即通知芒部渔政管理员陈文贵准备皮划艇、绳索等放生工具。并在道路工程负责人郭昌元、龚声栋等人的共同护送下,一行9人赶到了放生地点芒部镇元孔村包包河。

据镇雄县渔业水产站站长申睿介绍,云南镇雄天坑集群,峡谷纵横,溶洞与地下河多元交错。该县芒部镇元孔村包包河属喀斯特地下溶洞河,水质非常适合大鲵生长,这一段溶洞一直是大鲵的主要栖息地。此次大鲵放生小组一行划皮艇穿过白水江峡谷,进入约50米的黑暗狭路,用绳系牢水桶,将大鲵安全放入垂直高度约30米的深涧地下河中。

介绍称,云南镇雄赤水源镇是“美酒河”赤水河的源头,国酒茅台系列酒品所用水源便是该条河流的水。镇雄有两条河流流往两个酒都,一条是赤水河,经贵州毕节、四川叙永流往贵州茅台镇;一条是该次大鲵放生地白水江流域,此河流经云南彝良、盐津、水富流往五粮液原产地四川宜宾市。赤水源河段已多年未见大鲵踪迹,能在此发现如此重量的大鲵,实属罕见。大鲵属国家保护动物,村民们的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很强,值得点赞。

(中国网任正丽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