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介绍人物(潘福安揭秘电影铁道游击队中主角人名的由来)(1)

枣庄铁道游击队展览馆内悬挂着对铁道游击队主要领导的介绍。

齐鲁网7月28日讯(记者 王飞) 稍微上点岁数的人对《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肯定不陌生。电影中“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插曲至今仍是被视为饱含革命浪漫主义情愫的经典名曲。

27日下午,“峥嵘岁月 红透齐鲁--抗战看山东”网络名人行活动来的了枣庄铁道游击队展览馆。这座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的展览馆建于2014年4月,是由枣庄市国土资源局退休老党员潘福安个人筹建。展览馆位于枣庄中兴阁地上一层,它以实物、展板、雕塑和影像为主要表现形式,展示了同仇敌忾御外侮、抗日烽火燃煤城、铁道线上抗顽敌等铁道游击队的辉煌战绩。

参观时,说起《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潘福安讲起了电影中主要角色人名的由来。这部电影源自我国著名作家刘知侠的同名小说。电影中的两位主角,铁道游击队的大队长是刘洪、政委是李正。可在史实中,这两个人名是不存在的,刘洪、李正这两个名字是由铁道游击队真实创始人的名字改编而来。

枣庄铁道游击队的第一任队长是洪振海,山东滕县(今滕州市)人。据资料,洪振海自幼随父亲在枣庄路矿谋生,因生活所迫经常与火车打交道,练就了飞登火车的本领,人称“飞毛腿”.抗日战争时期,洪振海在党的领导下,发动枣庄路矿工人组建了一支活跃在山东鲁南的枣庄、临城和微山湖一带的抗日武装,后担任了鲁南铁道大队即铁道游击队的大队长。

第二任大队长是刘金山。据资料,他1915年出生于枣庄市市中区蔡庄村的一个矿工家庭,6岁丧母,8岁丧父,曾随祖母乞讨为生。1938年参加了抗日武装,1940年9月参加鲁南铁道队,不久任分队长。在第一任大队长洪振海牺牲后,刘金山接任大队长。他继续带领铁道游击队继续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地带,在开辟和保护秘密交通线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电影中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洪这一名字,就是由两任队长洪振海和刘金山的名字,各取一字组合而来。

而政委李正这一名字,则是由铁道游击队第二任政委文立正的名字改编而成。文立正,原名叫文立征,湖南衡山人。1934年考入北平辅仁大学,期间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北京沦亡后随平津学生来到济南。1939年成为抗日武装运河支队政治处主任。1943年春,任鲁南独立支队兼铁道游击队的政委。1945年,文立正在临城工作时因叛徒告密遭袭,牺牲时年仅34岁。另外,电影中芳林嫂等角色也都能在史实中找到原型。

潘福安介绍,每当有游客来展览馆参观时,他都要认真地讲好铁道游击队的故事,他要把铁道游击队的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