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是长白山余脉,由东向西,首尾相连,状似一条青龙得名。

青龙山,座落在辽南。所谓辽南,是指从沈阳到大连,沿辽阳,鞍山,营口一大片地区,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春有百花缤纷,夏有海风习习,秋有金黄遍地,冬有窖藏果香扑鼻。站在任何一个高山处,都能远远看见渤海。

唐,刘禹锡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青龙山下,驻着军坦克团。

一条笔直的大路通向一个大院,院里中心位置高台上有一座大楼,大楼的面前,有一个大操场。

每天黎明,嘹亮的军号响起,在山脚下回荡。

这时,全团所有的连队会汇集在大操场上,“一、二、三、四”的口号声会传出很远…。各营,连向团值班员报告之后,团值班员向团长报告:团长同志,全团早操列队完毕,请您指示。团长回答:按科目进行。

这时的团长,那气派完全就是一个将军。

每天夜晚,随着熄灯号响起,整个营区齐刷刷灯灭,一片寂静。天边一轮又大又圆明月,看着整齐黑呦呦的团部大楼和营房,披一层淡淡的月光。

坦克兵训练,要有三场(射击场、驾驶场、战术训练场)。徒手战术科目训练时,要在山上分为单车(4人1车),和编队不停地跑,并手拿小旗,吹着哨子,紧着联络。这时,有附近村屯的老农挎着粪筐,扛着锄头,手拿镰刀,看到啧啧感叹:这兵还得国家养,这得多费饭啊。

坦克团大院旁边,有一个很大的苹果园。每逢金秋,淡淡的苹果香甜味道会飘进营区大院里。晚上,在果园多个角落里看苹果的居然多是一些大姑娘小媳妇儿。

我大学毕业后在团政治处当干事,曾陪着政治处某副主任找过大队支部书记(那时还没有村委会),书记说:男人全进城了,你让我怎么办?未果。

过些日子,感觉还是有些不对劲,再去找。大队书记说:拦不住啊,她们自己愿意啊。我们悻悻回了营区。其实营区转圈有高高的墙,出营区要有团里发的出门证。

坦克团的干部战士和周围村屯关系一直很好,每逢过年过节必联欢,请公社,大队,各村民代表到大院里吃上一顿,酒喝得不少。公社还有文艺宣传队,经常慰问坦克团,演一些小节目,水平还不错。

有时偶尔发生点小矛盾,政治处对外,我当干事时赶上过,我对愤愤不平的大队书记说:你一口一个解放军,应该严要求,这是对的。但,是人就会犯错误,你想过没?他们就是你们村屯里的小伙子,穿上军装才几天,要成为真正的军人还要有个过程。

大队书记说:这次可以就算了,但是你们坦克团要注意了,不要再“拐”走我们好姑娘,已经3个了(全大队,7,8个村)。在场的群联干事说:书记,这事你们也得加强对年轻女同志们教育,一个巴掌拍不响。

每年秋末冬初,大地庄稼收割完毕。

坦克团要进行一年一度的战斗射击,即坦克炮实弹射击,每个坦克连按抽签顺序,上射击场进行坦克射击课目三,实车实炮实弹,战斗条件下,每个车都得打,团司令部当场考核。

较真张的时候到了。

一连多天,青龙山下炮声隆隆。你真正听过坦克炮射击声吗?战斗重量约40吨的中型坦克打一炮后退两块履带板,你可以想象。这天,轮到我连了,连长在全连列队前提了要求,我是指导员,又简单说几句。但连队还是有点紧张,一年的训练成果

当兵岁月连载12(当兵的日子系列)(1)

就在这一锤子上了。

全连最好的炮长第一个打,随着“出发”命令下达,坦克怒吼着冲出去。现场大喇叭把车内通话全放出来:发现目标,右前方1200米,短停放(不超过3秒),车长下达命令。装填好,炮手马上回答。驾驶员停车,炮长喊到。坦克刚停下,炮口微调(在行进中就已对目标初步瞄准),只听“咣”的一声地动山摇,坦克颤抖一下又迅速起车。动作很流畅,成绩不理想,4发炮弹命中2发,但是首发命中,提高成绩一等。

连长脸色有些沉了,我说稳住气。后面的炮长开始发挥出色,连续两个4发3中优秀。后来,一个平常不起眼的炮长,居然打出4发4中,全团开打以来,为数不多。全连11台车6个优秀,具余均是良好,总成绩优秀。

司务长知道这是连队一年关键时刻,赶个小毛驴车来了,这是当年坦克团每个连队标配,搞副业种菜用的。问连长和我:中午怎么安排?连长说:8个菜,上饮料。

当兵岁月连载12(当兵的日子系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