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是耀眼的流星尾迹划过,击中灯塔。从这一刻起,整个故事的真相被揭穿,也标志着电影和小说的叙事节奏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在原著小说中,神秘碎片击中的并非灯塔,而是阴差阳错之间被铸造进灯塔的透镜玻璃中。而这一关键信息,直到第三部,才抽丝剥茧,向读者隐晦道出。

外星生命在何方宇宙探索(科幻湮灭告诉我们)(1)

故事的所有细节,都跟随着生物学家的视角展开。莉娜背负着科研任务进入这个区域,要弄清神秘的DNA变异,观察的是这个世界本身,是所有生物的运转。外星人?生命危险?失忆的丈夫? 队友死了?都不重要。因此,当科考队员们一一挂掉,普通观众内心WTF时,我的内心很平静:嗨,这就是生物学家的真实写照啊。

外星生命在何方宇宙探索(科幻湮灭告诉我们)(2)

面对危险,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怕死,而是采样。那边有动静我要去看看!我是主角我一个人去没事。.原路返回和继续前进比起来,前进更快,安全并不重要,我们分头行动吧。在第一眼看到奇怪的花朵的时候,科学家们指出太奇怪了,居然一个植物开这么多花,并且引出了DNA杂交的可能性,好吧,我以为科研就此展开了。显然是我想多了。

外星生命在何方宇宙探索(科幻湮灭告诉我们)(3)

我中毒/变异了?那正好,不愁实验品了!因为基因有缺陷,所以shinning分解了她,变回了真正的形态粒子黑洞大嘴巴。娜塔莉滴血化验,然后复制成功。看看同行人的变异结果,两个被杀,一个被分解,一个变成树。那个肠子流动的大兵,虽然完成了复制,但是肚子被抛开,也死了。 因此,shinning选择基因完美的本体进行复制,而摧毁基因有缺陷的本体,这一逻辑在影片中是说得通的。

外星生命在何方宇宙探索(科幻湮灭告诉我们)(4)

片中还有一条暗线,特别的反科学、反科幻,那就是“永生”,莉娜是研究“细胞分裂周期”的教授,同时片中用癌症的病因来寓言生物永生的可能性。在这条暗线中有个最为重要的符号,那就是“衔尾蛇”,一条头衔尾的蛇,象征无穷大,也象征不死/重生,清晰的记得片中的安娜、莉娜、被杀的士兵三人的左手小臂上有衔尾蛇的纹身(老年人的记忆力与观察力,可能不准确,但肯定有),因此安娜重生于鬼脸熊,士兵以花重生,而莉娜更是如此。

外星生命在何方宇宙探索(科幻湮灭告诉我们)(5)

作死?对不起,我们生物学家,真的控记不住记几的手科幻片有一个常见套路:面对未知,为了推进情节,往往会安排一个科学家兴奋地脱下面罩,然后灾难开始了五个女科学家的探险就这么定了,有失去女儿想去探险的,有得了癌症想去探险的,自残过的想去探险,戒酒戒毒的想去探险,总之她们舍命进入泡泡世界的理由,并不能让观众十分信服。但是在这里我看作她们都是已经视死如归了,抱着进去并不打算出来的计划,探索这个神秘地带,为全人类做贡献。

外星生命在何方宇宙探索(科幻湮灭告诉我们)(6)

喂!快醒醒啊!但生物学家就是这样一种人比起外星入侵、危险和死亡,他们永远觉得搞科研更有趣。所以,用这种心态去看待电影的话,那些不明所以、云山雾绕的诡异情节也就好理解了:与其说这是一部科幻惊悚片,还不如说是一部外星生态纪录片。生物学家眼里,危险的外星禁区,跟游乐场里的海洋球池没什么区别。

外星生命在何方宇宙探索(科幻湮灭告诉我们)(7)

现实中,将自己贡献给科研的生物学家太多太多,他们看似“猪队友”“不靠谱”,恰恰说明了对科学这份事业的觉悟。不过当外星人来了,我建议你先干掉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