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杨树叶出现黄色斑点(合肥杨树集中迎来成熟期致飞絮漫天)(1)

小区景观树上,落了一层杨絮。

“今年合肥杨絮特别多,大团大团的像棉花糖一样在路面上飞舞,往年没这么多啊,希望相关部门能更换城区杨树。”昨天上午,合肥市民刘先生打进本报热线。杨树虽然漫天飞絮,但生长速度快、树阴浓密、防风效果好、耐旱耐涝、适应性强,堪称城市“绿化功臣”。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已经在实施一些治理杨絮的举措。

□市民

网站上留言,希望换树种

昨天,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打开合肥市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的网站,能看到多个市民发来投诉建议,其中一位市民在帖子中如此反映:“最近这段时间,合肥市杨树飘絮现象很严重,无论市区还是郊区,在很多道路上,杨絮漫天飞舞,而且迟迟不散去,小区住宅也不能幸免,给市容卫生及市民出行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还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希望政府能进行治理,并更换绿化树种。”

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公园管理处的余处长说,他们也收到了类似投诉和建议,“杨絮飞舞确实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市民关心是好事,治理杨絮的一些举措已经在实施中。”

□部门

杨絮虽讨厌,杨树好处多

“不少人提出更换城区杨树或者移栽,但目前并没有计划。”余处长对记者说,杨树飘絮是自然现象,虽然给市民带来一些不便,但杨树具有生长速度快、树阴浓密、防风效果好、耐旱耐涝、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城市绿化主要树种之一。

“一株成年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余处长告诉记者,根据一些资料统计,杨树有很多优点。余处长还说,合肥地处江淮,与北方城市相比,杨树占城区绿化树种比例不到1%,“这个比例已经很低了,而且从2012年开始,合肥主城区新建绿化项目已不再种植杨树,并对长势不良的杨树进行有计划地更换。”

□原因

正处成熟期,又逢大风吹

市民感觉今年合肥杨絮甚于往年,余处长对记者说,这和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其一是合肥城区的杨树集中迎来成熟期,一般杨树种植十年左右会进入成熟期,合肥城区的很多杨树已达十年或十年以上,加上大风天气。其二是合肥周边也有一些地方种植杨树,风把杨絮吹了过来。

“针对市民的声音,我们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治理飞絮。”改造单一由杨树组成的绿地,种植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乔、灌、草立体复合绿化结构,吸附飞絮,同时定期人工修剪枝条,控制飞絮形成,在飞絮期加强对道路两侧杨树进行喷淋,对路面进行洒水,减少飞絮影响。

杨树叶出现黄色斑点(合肥杨树集中迎来成熟期致飞絮漫天)(2)

地面杨絮聚集,这一幕几乎随处可见。

难点

高空飘杨絮,暂无好办法

“但无奈的是,大风天气的高空飘絮,目前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应对。”余处长告诉记者,之前包河区对太湖路、金寨路、宿松路和宁国路中存在安全隐患的180多棵杨树计划全部更换为栾树、广玉兰等树种,“杨树在以后的城市绿化中只做减法,逐步减少,同时按照适地适树原则,科学增加栾树、香樟及一些常绿、彩叶树种,最终解决杨树飞絮问题。”

余处长还说,目前出现的这种状况,在合肥其实并不算太严重,杨絮飘舞的现象不仅在合肥,在全国尤其是北方地区,都是比较普遍的。对于飘絮中有虫子的说法,经过抽样检查,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榆四脉棉蚜。

预计

再飘一两周,应该能结束

昨天,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联系了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林学系项艳教授。“这是生物学中非常正常的过程。”项艳告诉记者,每年一般在5月,杨树的种子就要传播,来继续繁衍。“其他树种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因为杨树带了絮,大家才能看到。”

项艳表示,之前每年都有杨絮,但没有今年这么明显,“杨树属于速生树种,一般十年成材,可以进行砍伐。”项艳称,因为杨树的这个特点,城市绿化比较喜欢选择,加上杨树叶子大,也有利于遮阴。“城市绿化中,减少杨树的数量是可以的,合肥地区可以选择的树种比较多,像榆树、泡桐这些常规树种都可以。”

项艳表示,杨絮对于呼吸道有影响,会引起咳嗽等状况,但不至于危及身体健康,“正常情况下,再飘一到两周就结束了。”

声音

专家:三种办法抑制杨絮

安徽省林科院专家胡一民教授提出了三条抑制城区杨絮飞舞的方法。一是生物制剂绝育法,这种方法成本太高,一株树大概需要10元,而且只能在一至两年内有效,总体叠加成本更高。二是对城区杨树截杆,截杆后可管两三年。三是雌雄选种,杨树的雌株会飘絮,所以尽量栽种杨树雄株,不会产生絮状物。

学者:市民发言是件好事

昨天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也采访了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云飞,他坦承“杨树之争”不是坏事,相关部门要保持树种的多样性,但市民的需求和声音也必须重视。“杨絮飞舞影响市民生活状态,甚至会引起一些不舒服的小症状。”王云飞对记者说,他曾到一些北方城市考察过杨树飘絮的现象,市民提出建议,表明大家积极参与管理城市的意识在加强。

医生:过敏体质减少外出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大海则介绍,杨絮本身无毒,对健康人群不会造成危害,但杨絮在漂浮过程中可能携带和传播病菌,过敏体质的人吸入后,容易引起流鼻涕、打喷嚏、呼吸急促等症状。赵大海提醒,过敏体质的市民最好减少出门,戴口罩是防止杨絮的有效办法。

本组稿件由夏翔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 魏鑫鑫/文 项春雷/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