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小古文;常诵读,长智慧

(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读小古文前要先学什么(大语文小古文常诵读)(1)

【译文】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膺名气很大,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众的人、有名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去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官吏说:"我是李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上前坐下来。李膺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局促不安。


(二)诸葛恪得驴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读小古文前要先学什么(大语文小古文常诵读)(2)

【译文】

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诸葛恪跪下来说:“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听了就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三)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读小古文前要先学什么(大语文小古文常诵读)(3)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四)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读小古文前要先学什么(大语文小古文常诵读)(4)

【译文】

曹操的儿子曹冲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意识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孙权曾经送来过一头巨象,曹操想要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下属,都没法想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就能知道结果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五)司马光砸缸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读小古文前要先学什么(大语文小古文常诵读)(5)

【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有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嬉戏,一个孩子爬上大水缸,失足跌入水中,大家都被吓跑了。司马光拿起石头砸水缸,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那个小孩子也得救了。


(六)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小古文前要先学什么(大语文小古文常诵读)(6)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读小古文前要先学什么(大语文小古文常诵读)(7)

大语文,小古文;常诵读,长智慧

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一读,背一背。聪明的小朋友,比一比谁背得快,谁背过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