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张军 湘西报道

“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这条被沈从文先生的如椽大笔写得活灵活现的河流,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沈从文时代的白河。

全力筑牢河道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酉水河畔退渔人)(1)

美丽的酉水河。 曾祥辉 摄

发源于武陵山区的酉水河,流经武陵山脉腹地时,蜿蜒流转地打了一个s形,将一块硕大似玉盘的平原一分为二,河东似龙,为湖南省龙山县;河西形凤,为湖北省来凤县。横跨于酉水河上的湘鄂情将龙山与来凤两县紧密地联系起来,两县县城直线距离仅4公里,为全国独有。

酉水,又称更始河,位于湘鄂渝交界处,为长江支流沅江的最大支流,河有南北二源:北源又称北河,是为主流。源出湖北宣恩县酉源山,向南偏西流至湖南省龙山县境,复出境经湖北来凤、重庆酉阳,南流至重庆秀山的石堤,与南源汇合。

沿着绕龙山县城而过的酉水顺流而下,入眼可见的是河面碧水如镜,水浅处,河底游丝般的水草清晰可见,要是河面不起风,还可以看见淡蓝的天、细碎的云倒映在河面,时不时惊起一只懒洋洋的水鸟起飞又落下,也能带出一条清晰的弧线,水确实清得让人惊讶。

然而,酉水河也有不堪回首的过去。

护林员

坐在大塘口村村部的侯方茂,是一位憨厚中略显木讷的中年男人,当问及他以前的酉水河时,才见他的脸上时时绽开笑颜,仿佛心底装满气泡酒,微一触碰便汩汩地冒泡开花。

“八几年时,河里的水很清,我们那是都还可以在河里游泳、抓鱼虾、打水漂……”侯方茂说。

大塘口村是龙山县洗洛镇的一个行政村,村子紧挨着酉水河,以前,村子里150多户500多人在酉水河捕鱼、养网箱。

如今侯方茂是村里的一名护林员,之前,他也是酉水河上的一名网箱养鱼人,家里有二三十口网箱外加一艘渔船。

“饲料啊、鱼饵啊都投到河里来,后来水质不行了,网箱鱼也老死,死了就扔进河里去,更臭,从河边走过,都得加快脚步。”

最严重时,到了啥程度?

侯方茂说,到了前几年,水面发黑,水质发臭,是那种奇臭,一到天热,还冒泡,像酱油的那种泡沫。

没有人再敢亲近酉水河。本该是土家人民的母亲河,受到静静呵护的她,伤痕累累,满面污垢,成了人们心中隐隐的痛。

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公布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2020年1月1日0时起,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此外,长江流域重点水域也实行为期10年禁捕。

一场力度空前、影响深远的禁渔大幕随之拉开,酉水河也迎来了变清的转机。

保护酉水河,就是保护长江,这是大政策,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当时还是畜牧水产中心渔政大队队长的向光清这样认为。

“他是县里的干部,管禁渔的。”从2020年初开始,酉水河沿岸的渔民基本上都认识他了。

“靠水吃水,当时还是有部分在河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思想做不通。”村书记侯茂春说。

村里七旬老人侯茂稳思想不通,向光清和侯书记便找到老人的儿子做工作。

“舞(搞)不得了,你看抖音里,长江那边的渔船都上岸了,渔网也都收了的。”儿子侯方珍也聪明,知道光靠自己不一定能让固执的父亲听得进去,他打开了抖音,让老人家看其他地方的大动作,老人看了以后,沉默许久。第二天,找到村书记侯茂春主动上交了渔网和渔船……

“如今护林员一年一万多,加上退渔时的一些补助,自己发展种植和打零工。”侯方茂介绍,近些年明显感觉能捕到的鱼越来越少,退捕前一天最多也只能捕一两百元钱的鱼,有时可能更少,而现在一年下来,收入不比以前少。

鸬鹚客

黄透全是远近闻名的鸬鹚客,他最得意的有两件事,第一是找了个好婆娘,第二才是自己的鸬鹚捕鱼技术,

“岳老子当时是干部了,”黄透全的妻子是洗洛镇小坪村的村书记,一位贤惠的妇女,“就是当时叫她当民办时她去读了幼师,不然也转正成干部了,而今还是个村书记。”背靠着身后四五台未通电的冰箱和冰柜,望着灶台边正在忙碌的妻子,黄透全觉得自己一个农民讨了个干部子女做婆娘,自豪中又带了些遗憾。

“现在好,当时要教书去了,拿有这么多时间待家里哦。”渔政股股长向光清接过话来。

“十几岁我一个人就去安徽芜湖买鸬鹚,当时要几百块一只呢,买回来就有人要用一辆拖拉机换,我没干。”今年57岁的黄透全是个精明人,谈起鸬鹚,他沟壑满脸的脸上便泛了红光。

靠水吃水,十几岁就和鸬鹚打交道的老黄,慢慢地成了远近闻名的鸬鹚客,大家都佩服他训练鸬鹚的功夫。

“我养的鸬鹚捉鱼厉害,以前的冰箱还不止这五台了,都是用来装鱼的。”黄透全说,禁渔退渔以后,要支持老婆的工作,鸬鹚如今都卖了。

向光清偷偷告诉我,其实,酷爱鸬鹚的老黄领取了补助后,舍不得卖掉,便寄存到隔河的湖北省来凤县,谁知没过多久,来凤县也开展了退渔禁渔工作,他的鸬鹚还是没保住。

“国家的大政策,渔民们都是能理解的。这些年来,我们捕鱼明显感觉到鱼类越来越少,以前好多鱼如今不少都很少看见了,大家也很痛心。”老黄本以为这辈子也会跟父亲和爷爷一样,延续世代打鱼为生的家庭传统,但随着国家退捕政策的出台,他开始另谋出路。

“不捕了,这也是为子孙后代谋福的一件事。”如今的老黄,拿着转产安置费和渔船渔具估值补偿,添置了两头牛,买来了小猪仔,种了几亩油菜、黄豆和包谷,小日子悠然自在。

“以后要有什么鱼的好政策,你可一定要告诉我一声。”面对着渔政股的向股长时,黄透全眼睛里透出的是一股狡黠而又聪慧的光,把一个农民的精明演绎得是明明白白。

老四

全力筑牢河道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酉水河畔退渔人)(2)

隆头古镇,位于湘渝鄂边区的大山深处,跨龙山·保靖两县,洗车河在此汇入酉水。从明清时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直是湘西北部龙山·保靖·永顺三县重要的商贸码头,鼎盛时期,人口逾万人。(2000年拍摄·2003年淹没)

老四姓彭,名大春,因排行老四,苗儿滩镇隆头河上的渔民都叫他老四,大名反而没几个记得的了。

扁担大个一字都不认识,这是老四对自己的自嘲。但山高水深出能人,老四就是酉水河上的能人,水性奇佳。

“崩杆、抬网、地笼、铺网、粘网……”“那时候鱼多,价格只几角钱一斤时,有时一天可以卖一百多块。”回忆起捕鱼,老四是神采飞扬。

隆头河在碗米坡电站上游,属于苗儿滩境域,是酉水河的主要支流,这里河面宽处有几百米,水深在80至100米左右,这片水域当时大多数人家都靠水吃水,河里网箱养鱼,河面渔船打鱼,船多的时候有800多艘。

“记得有一次,开着渔船在常德的湖面上,雷公火闪下起了大雨,渔船都差点被掀翻。”虽然没上过学,但这并不影响老四靠水吃水,老四从几岁时就在河里抓鱼,驾着渔船上到过湖北、下去过常德,用他自己的话说,水路他闭着眼睛都知道哪里应该怎么行船。

“小时候看大人下河,出去一网下去,拉也拉不动的,最起码就是一百斤往上,而且鱼的个头都是大的。”老四回忆,“到我二三十岁时,刚到船上收成还可以,一网下去也有二三十斤、三四十斤,大大小小都有,但前几年这么大的鱼都不多了,再不禁渔的话往后就更少了。”

这些年,河里捕捞到的鱼数量明显减少,是老四最大的感受。所以国家提出禁渔这个政策,老四说,自己一直是支持的。

“退捕之前,我都在水上‘漂着’,离开了鱼,我上岸后能做什么呢?”这也是老四思前想后的事情。

签订退捕协议后,今年57岁的老四被渔政股聘为水上执法船的驾驶员,从“捕鱼人”到“护渔人”的转变,老四说,吃了一辈子水上饭,开始还是有点不习惯,但当村里找到自己,问愿不愿意做水上执法船的驾驶员时,自己马上就答应了,“靠着酉水‘吃’了半辈子,终于也能做点小事回报它。”老四说。

渔政股长

机构改革前,向光清是龙山县畜牧水产中心的渔政大队长,2021年,机构改革后又在龙山县农业农村局任渔政股长。

一张黝黑的国字脸,但与人交谈时偏又时刻带着笑容,这是向光清给人的第一印象。

“渔民们都很淳朴。”谈起龙山县禁渔禁捕工作,向光清是万千感慨,“离不开县里的高度重视,还有就是提前把宣传工作做到位。”

2020年以来,龙山县委、县政府三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禁捕退捕工作,并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双组长制的县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组建工作专班。

“在保护绿水青山这点上,龙山县委县政府态度明确,就2020年到现在全县下发禁捕退捕的相关通告和方案文件都有十多个。”上层的高度重视,这让向光清和他的队员们心里有了主心骨。

一个乡镇一个乡镇跑,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进,2020年以来,发放宣传资料就达15000余份,张贴通告460份,宣传标牌(标牌)477幅,以集中或深入乡镇开展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15次。

细致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渔民的支持,县里对渔民的底数澄清识别工作也力求精准。2020年8月底前,向光清他们对重点水域逐户确认,登记造册,全面掌握渔船渔民信息,对全县涉及苗儿滩镇、里耶镇、洗洛镇、洗车河镇、桂塘镇、华塘街道、民安街道、石羔街道等八个乡镇(街道)范围内934户专业渔民、兼业渔民的信息进行了反复核对,做到不多报1人,也不漏报1人。

“很多时候,工作人员为了核准情况,晚上还到渔民家上门探访,凌晨在办公室整理资料。”向光清说,就那时候,酉水河沿岸的渔民基本上都认识他了,“县里来的干部就是那时叫出名的。”

向光清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渔民们点赞,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2020年9月30日前,龙山县完成了上岸涉渔“三无”船舶1013艘,销毁渔网56000公斤,地笼(虾笼)11800个,封存鱼鹰264 只。涉渔船舶、渔具全部清零。全县退捕渔民总计补偿737.38419万元。

退捕之后,一些渔民年纪大了,没有其他再就业意向,但也有部分人仍然希望就业转型。为此,龙山县委县政府充分考虑了这部分人的迫切需求,结合实际,以稻田综合种养、冷水鱼养殖开发利用等措施,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推广1500亩,冷水养殖500亩,生产更多的“稻花鱼”和“冷水鱼”,进一步促进退捕渔民转产、转型、就业。

“思考着为有意向的所有人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和人社劳动部门取得联系。”向光清介绍,下一步他想自己建立一个微信群,一旦有适合专业渔民的工作岗位,就在群里发布信息。

深秋傍晚,天空湛蓝澄净,晚霞如锦,清澈明净的酉水河微风簇浪,偶有白鹭掠过,远处是青葱绵延的武陵山岭,一派“落霞与白鹭齐飞,酉水共长天一色”景象。

“现在河里的鱼,有鲤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唇䱻、辫结鱼、白甲鱼……大的有几十斤重。”

向光清如数家珍介绍,在洗车河流域还有更加珍贵的大鳍鱯和吻鮈。

“如今洗车河流域一带已被划入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永久性禁渔了。”向光清说。

河岸边,还发现了水鸟,白鹭……

如今的酉水河,简直就是个水的王国。

是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龙山来说尤为如此。

可喜的是,酉水河返清的故事,只是龙山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龙山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以此为突破口,拉开了从“禁渔”到“治水”的全域化生态治理大幕。

如今的酉水河,是土家人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是龙山人的脸面,是龙山的城市名片。

如今的龙山,已经开启了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