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路桥新闻网□本报通讯员 陈信巧 朱宇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反诈中心通过什么来判断被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反诈中心通过什么来判断被骗(反诈三件套防诈小分队)

反诈中心通过什么来判断被骗

来源:中国路桥新闻网

□本报通讯员 陈信巧 朱宇婷

“女士您好,我们这提供刷单兼职工作,日赚上千,操作简单,时间不限哦。”近日,横街的一位王女士接到了关于刷单的电话。对方把刷单兼职夸得天花乱坠,也动摇了她的内心。就在王女士想要答应对方并添加其为好友时,对方却突然语气一转,告诉王女士:“凡是刷单,都是诈骗!”

原来,这是民警在冒充“骗子”给群众拨打“诈骗”电话,以“骗”说防,加深群众印象,提升防骗意识。

网络诈骗的花样层出不穷,骗子绞尽脑汁想要骗取群众兜里的钱财,警方也在不断创新方法,守护群众的钱袋子。这不,横街派出所就立足当前辖区电信诈骗发案实际,建立起“镇政府—派出所—警网联勤工作站—社会单位—村居企业”五级联动反诈宣传闭环,将反诈宣传的“触角”延伸到辖区每个角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反诈工作责任体系,合力推进反诈宣传社会化建设工作。

今年6月份,横街镇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去年下降了42.86%,环比5月份下降了33.3%,有效遏制了电诈案件的高发态势。

“反诈三件套”

构建反诈新格局

“凡是陌生人打电话说你的快递丢了,会给你双倍赔偿的,都是诈骗!他们就是利用我们贪小便宜的心理,等着我们上钩!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去平台问清楚。”一间出租房里,辖区网格员看着手里的问卷测试结果对住户说道。

网格员手中的材料,就是横街派出所推出的“反诈三件套”,包括《“全民防诈 从我做起”倡议书》《横街派出所反诈防骗告知书》和《反诈问卷》。每天,各个微网格成员会到警网联勤工作站领取“反诈三件套”,将其发给微网格内的居民,并带领他们认真阅读、仔细作答,再收回到警网联勤工作站,形成电子档案。这样,无论是横街镇常住居民还是暂住居民,每个人都有了个人专属的反诈档案。

“这三件套就像是个防诈大礼包,让我清楚地知道了我在哪里容易被骗,今后我一定多加防范。”横街镇居民小陈这样说。

“防诈小分队”

发挥宣教大力量

“下村宣传防诈骗知识是我的工作之一,村里的每间房屋几乎都被我走了个遍。我跟着社区民警学习反诈知识,提升宣讲技能,如今我也成为宣教小能手了。”网格员小徐回忆道。

“防诈小分队”是横街派出所以专题讲座、培训考核、实战锻炼、交流学习等方式培养的反诈宣讲分队,由“网格员、村干部、志愿者、村民代表、党员、企业主、企业中层”等人员组成,小徐就是“防诈小分队”里的一员。他们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每天敲门入户宣传,以“面对面”的形式,将防诈宣传推送至千家万户。

派出所在其中承担监督员、指导员的角色,如果发现有宣教不到位的情况,就立即组织社区民警对其进行二次宣教,确保安全知识防范到位。“防诈小分队”充分调动群防群治力量,组成了反诈“防火墙”。

“以骗说防”

提升群众“免疫力”

正如文章开头描述的场景一样,横街派出所在每日收回的“反诈三件套”里随机抽选至少两名群众,以电话、微信或短信的形式开展模拟诈骗,从而知晓群众识骗、拒骗的能力。

横街派出所副所长王敏说:“我们要以多形式、多方法开展防诈宣传。对那些通过模拟诈骗测验的群众,会及时送上防诈小奖品,对未通过测验的群众,后期将组织开展二次宣教。如此一来,不仅调动了辖区群众参与防诈宣传的活跃度和积极性,也增强了群众防诈的‘免疫力’。”

本文来自【中国路桥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