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贾珍训贾蓉 1.话说贾母让贾珍安排挨打的小道士,贾珍安排以后,又吩咐了管家林之孝些许事情,又问:“怎么不见蓉儿?”一声未了,只见贾蓉从钟楼里跑了出来贾珍道:“你瞧瞧他,我这里也还没敢说热,他倒乘凉去了”喝命家人啐他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便上来向贾蓉脸上啐了一口贾珍又道:“问着他”那小厮便问贾蓉道:“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说那贾芸,贾萍,贾芹等听见了,不但他们慌了,亦且连贾璜、贾㻞,贾琼等也都忙了,一个一个从墙根下慢慢的溜上来贾珍又向贾蓉道:“你站着作什么?还不骑了马跑到家里,告诉你娘母子去老太太同姑娘们都来了,叫他们快来伺候”贾蓉听说,忙跑了出来,一叠声要马,一面抱怨道:“早都不知作什么的,这会子寻趁我”一面又骂小子:“捆着手呢?马也拉不来”待要打发小子去,又恐后来对出来,说不得亲自走一趟,骑马去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赏析?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赏析(红楼梦第二十九回赏析)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赏析

一、贾珍训贾蓉

1.话说贾母让贾珍安排挨打的小道士,贾珍安排以后,又吩咐了管家林之孝些许事情,又问:“怎么不见蓉儿?”一声未了,只见贾蓉从钟楼里跑了出来。贾珍道:“你瞧瞧他,我这里也还没敢说热,他倒乘凉去了!”喝命家人啐他。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便上来向贾蓉脸上啐了一口。贾珍又道:“问着他!”那小厮便问贾蓉道:“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说。那贾芸,贾萍,贾芹等听见了,不但他们慌了,亦且连贾璜、贾㻞,贾琼等也都忙了,一个一个从墙根下慢慢的溜上来。贾珍又向贾蓉道:“你站着作什么?还不骑了马跑到家里,告诉你娘母子去!老太太同姑娘们都来了,叫他们快来伺候。”贾蓉听说,忙跑了出来,一叠声要马,一面抱怨道:“早都不知作什么的,这会子寻趁我。”一面又骂小子:“捆着手呢?马也拉不来。”待要打发小子去,又恐后来对出来,说不得亲自走一趟,骑马去了。

2.上面一段,很是精彩。贾珍是贾府的族长,是大家长。贾蓉去乘凉,贾珍让小厮啐他一口,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说。这就是贾府父亲对儿子的态度,想想贾宝玉一看到贾政就怕的要死,而贾政一见宝玉必问读书情况,必厉声训斥。后文的贾赦对贾琏也是训斥。贾府的父亲们个个很“威严”,见到儿子们从来没好气,只知道训斥,却不懂关心。文中最突出的是贾政和宝玉这对父子,贾政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方法不对,真正关心远远不够,除了大声训斥,棍棒教育,根本不去指导宝玉如何去学习。现实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只看成绩,只说好好学习,却不知道如何指导孩子学习。一味地简单粗暴教育,这是万万不行的。其他贾氏宗族的成员也一个一个从墙根下慢慢的溜上来。这些人个个不成器,贾家的败落,是全方位的,各色人等都是坐吃山空,毫无作为。

二、张道士献金麒麟

1.且说贾珍方要抽身进去,只见张道士站在旁边陪笑说,意思是说要进去给贾母众人请安。贾珍知道这张道士虽然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所以不敢轻慢。二则他又常往两个府里去,凡夫人小姐都是见的。

2.原来张道士是荣国府国公的替身,被先皇呼为“大幻仙人”,当今皇上封“终了真人”,王公藩镇称“神仙”。张道士身份不简单,贾母见到他,是不是想起来自己的老公贾代善,贾代善对贾母好吗?根据本书的贾赦对邢夫人,贾政对王夫人,贾琏对王熙凤,贾珍对尤氏,可以看出贾府主子们对第一夫人关系都很一般,像贾琏对王熙凤,就是怕的要命。贾母后来谈她年轻的时候,比王熙凤还能干,那么贾代善的才能如何呢?从前面贾母对小道士的态度,贾母是一个善良的人,比王熙凤好多了,通过全书可以看出贾母很是慈善,书中出现的有二子一女,这是积德行善的结果。反观王熙凤生有一女,一子刚成形,就流产了。由此可见贾代善对贾母很不错,贾母对贾代善也很不多,可是贾家下两代就退步,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3.张道士见到宝玉,说了一番话。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贾母听说满脸泪痕,可见贾母对贾代善的思念,也可见贾母这些年,生活的不易,风风雨雨经历了。

4.张道士底下的道士们献给宝玉很多东西,贾母点戏听戏。且说宝玉在楼上,坐在贾母旁边,因叫个小丫头子捧着方才那一盘子贺物,将自己的玉带上,用手翻弄寻拨,一件一件的挑与贾母看。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贾母道:“是云儿有这个。”宝玉道:“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一面心里又想到怕人看见,他听见史湘云有了,他就留这件,因此手里揣着,却拿眼睛瞟人。只见众人都倒不大理论,惟有林黛玉瞅着他点头儿,似有赞叹之意。宝玉不觉心里没好意思起来,又掏了出来,向黛玉笑道:“这个东西倒好顽,我替你留着,到了家穿上你带。”林黛玉将头一扭,说道:“我不希罕。”宝玉笑道:“你果然不希罕,我少不得就拿着。”说着又揣了起来。

5.里面有一个金麒麟,贾母问好像见谁带过,宝钗说,史大妹妹。探春说,宝姐姐有心。林黛玉说,宝钗在带的东西留心。那么宝钗为什么记得如此清楚?看来她对金玉良缘还是在意的,此时又出一“金”,她怎么能不记着。为什么安排探春说话呢?探春虽然和宝玉是同父异母的妹妹,却胜似同父同母的妹妹,她也很关心宝玉的婚姻问题。黛玉所说的话,就是很吃醋,贾府已流传“金玉姻缘”之说,宝钗有金,如今又出一金,怎么能不着急?张道士所献的金麒麟,为接下来宝黛二人大吵一架做了铺垫。这个金麒麟为为以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