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提及孔融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四岁时就知道让梨,自幼才智过人,成人之后也是才华横溢。可是,孔融在历史上并未留下什么丰功伟绩,为人不仅放荡不羁,而且还喜欢抨击政治,时常生出惊人之语。正是因为孔融的这种性格,才为他日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孔融让梨说明什么(孔融让梨家喻户晓)(1)

▲孔融剧照

毕竟文人多有家国情怀,所以时常抒发不平之鸣。有行动力和门道的。便做官从政,无心从政的就著书立传,为后世留下精神财富。至于天才,多傲世而居,只因为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太过于毒辣,常常能看透本质,如此真知灼见者,不可能冷眼旁观,抨击时政便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孔融自然也是一条逆水鱼。他曾痛骂曹氏一家,曹操多次想杀他,只是碍于舆论不敢动手,最后忍无可忍之下才用计谋杀害了孔融。

孔融让梨说明什么(孔融让梨家喻户晓)(2)

▲甄宓剧照

曹操率军占领邺城后,袁绍次子袁熙之妻甄宓乃是三国第一美人,曹丕起了色心,将其纳为侍妾。孔融看不惯曹丕的这种行为,于是当众辱骂曹操,说周王伐纣时把妲己进献给了周公。曹操刚开始没听懂孔融的话,问他这个故事是从哪里听来的。孔融讥笑一声,说从今日曹丕所做之事就可以知道了。曹操瞬间明白孔融这是在指桑骂槐,于是勃然大怒,然而孔融毕竟是东汉名士,杀他有损曹氏名声,只能强行按捺下来,无法当众发作。

孔融让梨说明什么(孔融让梨家喻户晓)(3)

▲汉献帝及曹操剧照

可是孔融已经当着众人之面骂曹操了,曹操自然不可能留他。思索很久之后,曹操心生一计,找到了文人路粹,开始捏造孔融罪状。路粹此人风评很差,备受时人唾骂,在得到曹操授意之后,路粹从孔融作品中寻章摘句,然后再添油加醋,扣之以大不孝的罪名。曹操拿着这些罪状上陈汉献帝,汉献帝刘协听信谗言,于是下诏将孔融斩首。

孔融让梨说明什么(孔融让梨家喻户晓)(4)

▲汉代官员剧照

再说孔融的哥哥孔褒,也就是“孔融让梨”故事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孔融十五岁时,有个名叫张俭的官员,揭发当权宦官侯览的罪状,结果反被陷害,官府要将他捉拿治罪。走投无路之时,张俭想到了自己的好友孔褒,马上跑到孔家请求收留。不巧孔褒前几日正好外出,只有孔融在家。张俭见接待自己的孔融只是个孩子,便没有说明来意,寒暄了几句就准备离开。孔融看出张俭神色慌张,向来必有心事,便对张俭说:“我的兄长虽然不在家,但是你作为他的好友,想必他必然会选择收留你,我是他弟弟,代他做这件事也无妨。”张俭听了孔融的话,便留在孔家躲藏几日,后来找到机会就暗中逃走。

孔融让梨说明什么(孔融让梨家喻户晓)(5)

▲汉献帝剧照

不料,有人跟官府告发了这件事。官府抓不到人,便下令把孔融兄弟俩抓了起来。孔融知道哥哥是张俭好友,朝廷必然不会轻饶他,主动要求当责。听闻弟弟把罪责一人承担,便对审案官员说:“张俭乃是投奔我的,不关我弟弟什么事。”二人在朝堂上争吵起来,主审官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定谁罪好,只好上报汉献帝。最后汉皇帝定了孔褒之罪,同样下令杀死了他。从这一角度来说,说孔褒是被弟弟孔融害死的也毫不为过。

参考文献: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