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几位研究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家,似乎证实了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的现象,于是乎自媒体一下子热闹开来,纷纷解读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怎么说的都有,唯独忘记了两千多年前老子是怎么说的。看完老子的《道德经》就知道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应该叫“老子叠加”和“老子纠缠”,或者应该叫“道的有无叠加”和“道的有无纠缠”。

其实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就指出“道”(量子)是叠加态的,是不易确定的:

量子纠缠被证实意味着神的存在(量子纠缠现象老子早就说清楚了)(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在这一章的一开始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说道(“有”和“无”)可以分开来说(观),但一分开说(观)就不是原来那个道(“有”和“无”)了,因为它们是叠加态,是叠加在一起的。

在这一章的最后老子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是说道的“有”和“无”两态同源叠加,但“有”“无”的态是相反的,它们都玄妙得很,可以说玄上加玄(当然玄,到现在人们还搞不清楚),它们是一切的肇始,是一切的本源。

这不就是现代人说的构成宇宙本源的量子叠加态嘛。

老子接着在《道德经》第二章就把量子纠缠说得明明白白: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这里的“有无”和“难易”、“长短”、“高下”、“音声”都是“道”表现的各种不同相反的一对象,但都是相辅相成即纠缠的关系,有“有”必有“无”,有“难”必有“易”,有“长”必有“短”,有“高”必有“下”,有“音”必有“声”。

这不就是现代人说的构成宇宙本源的量子纠缠态嘛。

量子纠缠被证实意味着神的存在(量子纠缠现象老子早就说清楚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