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你好,李焕英》,搅热了沉寂已久的中国电影市场。截止到2月21日晚上8时,该片的票房突破了40亿元大关,按照目前的走势,该片票房最终突破50亿元大关指日可待,而贾玲也将成为中国导演中单部影片排名历史票房前三的其中一位。除了票房,该片的网络评分也高达8.1分,在7部春节档影片中排名第一,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叫好又叫座。

你好李焕英小品经典片段(你好李焕英大卖)(1)

《你好,李焕英》到底是不是一部好电影?成为了现在网上探讨的话题。这让我想起了美国大导演马丁·西科塞斯最近的采访,他在采访中表示,随着流媒体的兴起和漫威超级英雄电影的大卖,现在的电影越来越向“故事”的本体靠拢,电影在此前一百多年里对于艺术性的探索越来越式微。在他的眼中,像费里尼这样的电影大师,当今的影坛恐怕是再难出现了。他在哀叹之余,发出呼吁,“要保护电影的艺术性。”

按照马丁·西科塞斯的标准,《你好,李焕英》显然是一部“故事性”要远远大于“艺术性”的电影。其实岂止是故事性,《你好,李焕英》基本上是一个小品式的喜剧电影,有观众看完后把整部影片分为“升学宴”“买电视”“排球赛”“相亲”“二人转”“母女泪别”6个部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放在春晚舞台上就是一个小品节目。

你好李焕英小品经典片段(你好李焕英大卖)(2)

这种形式在国产电影中由来已久,最有名的就是冯小刚导演1997年拍摄的《甲方乙方》,该片除了葛优饰演的姚远和刘蓓饰演的周北雁的恋爱主线外,影片也分成了“大款体验贫困生活”“地主家收租”“胖厨师经受严刑拷打”等小品式的片段,这些片段风格各异,但都轻松幽默,冯氏喜剧“包袱”一个接一个甩出,让观众在笑声中度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贺岁档”。

在《甲方乙方》的结尾,姚远和周北雁将房子让给了一个癌症病人家庭,圆了这家人的梦,而影片结尾处的一句“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更是升华了全片主题,至今都被很多观众提及。这跟《你好,李焕英》结尾处贾晓玲得知“母亲比自己提前穿越到1981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好李焕英小品经典片段(你好李焕英大卖)(3)

得益于央视春晚的巨大影响力,也得益于陈佩斯、赵本山、宋丹丹等艺术家的精彩演绎,小品已经成为了中国普通观众最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而冯小刚可谓是小品式喜剧电影的鼻祖,除了《甲方乙方》,他的《不见不散》《非诚勿扰》等影片都是类似的故事架构,并且部部大卖。最近几年, 小品式喜剧电影也越来越多。比如徐峥的《泰囧》《港囧》,宁浩的《心花路放》,影片中让人爆笑的包袱不断,而类似这样的影片,票房基本上都很好。

《你好,李焕英》如此大卖,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你好,李焕英》是对母爱的一次想像性的满足。影片一开始,贾晓玲对于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偷梁换柱”和她母亲得知真相后的失望眼神,都表现了现实生活的残酷性:生活中大部分的母女亲情都是被现实逐渐消磨掉的。因此,当母亲因为车祸病危时,贾晓玲“一定要让我妈高兴一次”的穿越行为就具有了“圆梦”的特点,这跟《甲方乙方》中的“好梦一日游”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想像性补偿和满足。

你好李焕英小品经典片段(你好李焕英大卖)(4)

当然,这一切如果没有新冠疫情对于人类的肆虐,相信它的情感力量要减弱不少。疫情让更多的中国观众春节期间呆在原地,而全家老少走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就成为了一种团聚的仪式。在今年的7部春节档影片中,只有《你好,李焕英》如此简单直白地讲述着一对母女对于彼此的牵挂和爱护,此外,该片在提供了亲情价值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搞笑价值。有观众反映,该片虽然让人特别大笑的地方不多,但是笑点密集,让观众有兴趣一直看下去,这跟导演贾玲创立的“大碗娱乐”旗下艺人们长期从事小品表演有很大关系,他们知道如何让观众们笑。

不管你承不承认,时代的风潮一往无前,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催生了大量搞笑的短视频,也培养了观众对于搞笑短视频的兴趣,用是不是一部好电影来评判《你好,李焕英》没有任何意思, 因为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浅显的娱乐性和情感力量的结合 ,或者干脆说,这是短视频时代背景下第一部由密集小品片段组成的长视频电影。相信随着《你好,李焕英》的爆红,类似的影片将会在今后几年大量出现,但要想复制该片的成功,几乎没有可能,因为,观众从来都是善变的。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艺绽公众号 | 记者 王金跃

编辑 金力维

流程编辑 刘伟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