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说到我入票Novoland成功买了两个单位。虽说有一些读者认为大西北的偏远地区,升值潜力有限;还有一些人认为经济下行的风险和加息的预期下,楼价始终会下跌。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1)

但对我来说物业只是占我资产的其中一小部份,更重要的是完成我资产的完整和多元化,好让我无论在香港和其他地方例如日本,英国也有固定的资产,做到分散风险。

也有一些读者对我的生平充满兴趣,那就让我从我的童年说起吧。你们也可以从中知道我现在的投资概念其实是来源于我爸爸和爷爷。

01

我爷爷那辈就开始买房了

我出生于一个大家庭,我是独子。我爸爸是大房的长子,太爷是满清时代的御厨,有田有地,要不是我太爷有好多房,我想我爸的资产应该是现在资产的几倍了。

和大部份香港人一样,因为20世纪的战争,很多人将资产变卖来到香港发展,我的爷爷也一样。

我爷爷在四,五十年代在哪个地方有什么资产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只知道我爷爷给我爸爸一笔资金创立了当时的玩具厂。

我想我爸爸应该是因为60年代贸易禁运的关系,当时的香港需要转型,以致香港的工业发展非常蓬勃。不知道是我爸爸好运,还是他聪明,顺应时代,押注制造业。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2)

我父亲的生意规模没有做得很大,他将所赚得的钱没有用于扩张当时的玩具厂,而是购入五个单位包括美孚新邨和太古城。当时太古城开售的价格只是港币十二万。如果放到现在不出售,40年来已涨价高达50倍了!而美孚新邨当时开卖的售价更是不到十万!当然那时普通文员的月薪只是$100,买楼盘也不是那么容易。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3)

当时香港人其实并没有很着重购买物业这个概念,但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不过正正是因为他这个举动,造就了我现在购买豪宅只要价钱对,便不加太大思索去买下来。

我可以先给你们看看我半年前买入的一个豪宅。

这是位于港岛区的一个传统豪宅地段,楼高三层,是四房四套,每层大概1500呎,连三个车位,外望开扬山景,到中环只不过是15分钟的车程,当时买入价接近2亿!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4)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5)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6)

当然住在传统豪宅地段,生活配套大多不会是方便的,而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交通工具去到市区。平常工人和家人会到附近的湾仔街市和国际金融中心商场超市购买食品和日用品。

不像其他私人屋苑附建的独立屋那么新或有私人泳池,大多的传统豪宅地段的独立屋其实不会太新,一般都有一定的年份了,当然我的独立屋也不例外。不过胜在开则实用,四四方方,便于摆放家私。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7)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8)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9)

平常可以招呼亲戚朋友来这里开派对, BBQ,有开放式厨房,客厅应该可以足够开六台麻将了。

客厅外有一个大型平台,就像一个迷你的烧烤场。没有派对和烧烤的时候,我会把我心爱的健身器材放于平台,然后做一些户外伸展和运动,这样便不怕在疫情下健身房关闭了。在冬天时,我们也打算在户外摆放炉具吃火锅,这样吃火锅的感觉应该蛮不错。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10)

长话短说,继续致富之路!

02

在时代的危机中投资

80年代的股票大时代,我爸爸和爷爷没有直接参与,原因是因为他们是比较守旧的人,还是抱有买砖头保值的这个概念,他们将所赚得的钱,购买了现在耳熟能详的香港蓝筹屋苑。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11)

到了90年代,鉴于当时香港的移民潮,我爸爸和爷爷决定将手头上二十多个物业的四分之三变现,提高现金水平,以备不时之需,当时变现大概赚了二千多万,以当时的物价计算其实已经很多了。

但因为他们是守旧派和植根香港这个地方太久了,并没有跟随其他的亲戚朋友移民。而且这个变现来得正合时,大家也知道九七金融风暴令到亚洲的资产包括楼宇暴跌。回想当时如果在金融风暴之后才变卖大部份资产,我现在只可以勤力的打工了。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12)

前车可鉴,我们之后并没有太进取去投资物业,而金钱随时间和通胀贬值,我们手持的现金放眼于2000年代并没有很多。可想而知因循守旧并不是现今社会所接受的。所以我们静待机会打算再次出手。

直到这个契机出现,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淘大花园是疫症重灾区。当时淘大花园的一个低层单位只卖三十万。不少蓝筹屋苑也跌价,当然我们手持的小量物业也不能幸免。但是,我爸爸认为当时的疫症只会是昙花一现,决定孤注一掷购买了12个淘大花园单位和9个车位(当然还有其他单位)。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13)

果然,当时的疫症并没有像现在的COVID-19一样维持数年。结果在非典之后的半年,楼市回暖,物价飙升。真是感谢我爸的运气和决策能力!作为儿子我也非常敬佩!

所谓时势造英雄,楼市也是一样。当时我们的总资产在疫情前和疫情后翻了多倍。最高峰时期,我们一共有26个住宅单位,7个地铺, 18个车位,6个工厦单位和4个写字楼单位。加上当时政府并没有要求物业购买者缴付额外的印花税,令我们交易成本大减。现在大概一半也已经变现了,累积大概赚了一、两亿,其他也有很可观的租金收入回报。

不要误会,当时买下来的资产大部份已经变卖了,我们也没有在最高的价钱卖。而当时12个的淘大单位我们现在也只手持剩余3个作收租物业。那9个卖出去的单位,每个单位平均赚了350万 ,也就大概赚了3000多万。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14)

香港豪宅出售价格表(我在香港老牌豪宅区)(15)

正在放租的淘大

事实上,像股票一样,物业也不需要在最高的价钱卖出。就算你是在最高的价钱卖出,很大程度也是运气而已。

说到这里,不少读者会不禁想,这不就是你爷爷和爸爸给你留下的资产吗?但我想分享的是,我非常敬佩我爸爸和爷爷的决策能力。我曾经想像如果50年代出生的是我不是我爸爸,我现在只可以排公屋了。

也有不少身边的朋友请求我分享经验,作为地产投资者的我打算怎样分配资产,做到财富增值?我会认为,展望将来,现在我们的家族有鉴于地缘政治,为了分散风险,所以我们近年于海外购买不少资产,例如伦敦,悉尼,新马泰等。

给大家最后一个提示:Cash is King now!

*以上内容为作者投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港房研究所”平台意见。图像影音来自网络,本文由港房研究所原创,转载请联系港房研究所微信公众号(ID:fanginhk)。

(本文作者:享受生活的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