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油菜花、梨花开了,好多城里人来我们院子拍照。看到环境好了,现在大家都想回来重修老屋……”3月18日,成都龙泉驿区洪安镇刘家祠堂外几名村民一边散步一边聊天。据悉,位于文安社区12组的这个院落傍太平河而建,有村民48户,居民中以“刘”姓居多,故称“刘家大院”,大院内至今保留着一座具有300余年历史的建筑——刘家祠堂。

居者有其屋群众住房改善(解决人难财难居民共建刘家大院)(1)

不过,两年前的刘家大院是个令人头疼的地方,林盘内积存垃圾多、枯枝落叶肆意堆放,空气中弥漫着“腌菜”发酵的味道。村民们商议着想改变现状,进行人居环境治理,却面临着人难、财难的问题:不少村民观念陈旧,对待公共事务漠不关心,邻里关系紧张,林盘院落整治资金也很缺乏。

居者有其屋群众住房改善(解决人难财难居民共建刘家大院)(2)

在洪安镇“四联三新”党组织包联引领下,社区党委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成立了刘家大院院落党支部,让基层治理体系向农村院落延伸。通过环境治理,拉近干群关系,促进群众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社区以党员引领作示范,以院落党支部党员为核心,带头开展环境治理。通过党员带群众,发挥党员在环境整治、院落治理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居民开始热心院落事务。在院落整治工作中,争取到不少居民骨干、能人、乡贤共同筹资筹劳。大家一起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一起改善乱搭乱建现象,形成共同参与治理的合力。

居者有其屋群众住房改善(解决人难财难居民共建刘家大院)(3)

社区在风貌改造中通过入户、坝坝会等形式,让全体居民参与治理方案的制定、实施过程的监督,体会院落环境整治的艰辛,形成全员参与共建共治共享院落的治理格局。社区还为大家争取到区、镇、社区三级资金,并撬动居民自筹资金40余万元用于林盘院落整治。最终,在刘家大院实施道路改造、塘堰、蓝顶、房前屋后整治、绿化等项目,让有限的资金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财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今年年初,刘家大院具有川西民居风格的新型院落雏形已基本形成。与此同时,社区以“院落管家”带动大家,发动群众参与到院落自治共建中。“这里风光好,离城市近,大家共同参与建设后让不少村民都自发地回来改建老宅。”村民刘大爷说。通过治脏美景、以奖扶优,洪安镇将把“刘家大院”至太平河沿线打造成集生态果蔬采摘、生态餐饮农家乐、生态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消费场景。“山美、景美,未来希望通过共建共治实现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文安社区工作人员欧阳佩剑说道。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沈悦 摄影报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