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最有骨气的书(他无偿送出千份私藏标本)(1)

近日,Nature杂志上一篇古生物论文被撤稿的乌龙事件,引起不少非议。

史学家最有骨气的书(他无偿送出千份私藏标本)(2)

该文章自发表到撤稿,仅用了5个月,堪称史上最快撤稿的论文。

经媒体调查,国内第一作者署名有违学术规范。实际上,学术圈好大喜功的浮躁学风从未根除,科学共同体也应该从这一事件入手,勇敢直面这一存在已久的学术不端现象了。

相比之下,堪称古生物学鼻祖的达尔文,则显示出了高尚的学术操守。

史学家最有骨气的书(他无偿送出千份私藏标本)(3)

达尔文在随“小猎犬号”战舰环球科考中,曾采集了数以千计的珍贵博物学标本。由于他是自费参加,因而所有标本都属于他的私人藏品。然而回到英国后,他把这些标本都无偿地慷慨赠与各方面的专家(包括反对演化论的解剖学家欧文)去研究,而自己则甘愿作为采集者。

达尔文从来没有要求别人与自己“合作”,更没有要求在别人写作的文章上署名作为交换条件。

尽管如此,他仍写出了改变世界的《物种起源》,被恩格斯誉为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在人类历史上奠定了不可撼动的科学地位。

史学家最有骨气的书(他无偿送出千份私藏标本)(4)

人文精选版《物种起源》全新再版

在《物种起源》的成书过程中,在达尔文身上发生了一件令人津津乐道的学术“公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否抄袭自华莱士的手稿?

这桩公案,更是显示出达尔文高尚的学术操守。

一次顿悟:自然选择学说的雏形

1838年9月,达尔文随“小猎犬号”战舰环球科考回到英国后,在偶尔阅读马尔萨斯《人口论》后,产生“顿悟”: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机制,是解释生物演化发生的关键。

史学家最有骨气的书(他无偿送出千份私藏标本)(5)

青年达尔文

图片来自《小猎犬号航海记》

这是自然选择学说的雏形。其后经过近四年的思考与研究,到了1842年6月,他终于觉得自然选择学说日臻成熟,便秘密写下了简略的纲要;两年后(1844年),他又将其扩充为一篇论文。

达尔文深知自然选择学说是惊世骇俗的理论,他必须慎之又慎;加之,他考虑到发表此文可能会引起很大争议,甚至会伤害到妻子艾玛的宗教情感。

思前想后,他便决定暂时将这篇文稿雪藏起来。

这篇论文在他生前未曾发表,直到1909年,才由他的儿子弗兰西斯编辑出版。在完成这篇论文其后的近15年间,达尔文勤奋工作,不遗余力地搜集支持自然选择学说的方方面面的证据。

在此期间,他的好朋友莱尔和胡克曾不止一次地催促他尽快发表他的理论。

但对于达尔文来说,拿出一个成熟的、无懈可击的理论,远比匆匆发表来得重要。

比起1844年那篇文稿来,达尔文手中现在已经掌握了大量支持他理论的证据,他要结合起来扩展成一本书——《物种论》。1856年,他开始着手写作这本书。

史学家最有骨气的书(他无偿送出千份私藏标本)(6)

达尔文记录的自然选择形成新物种的想法

图片来自《物种起源》(插图收藏版)

选择这一时间也不是偶然的。1855年9月英国《博物学杂志》刊载了华莱士《新物种出现的制约因素》一文,而莱尔便是审稿人之一。莱尔敏锐地从中嗅到了华莱士也正在从事跟达尔文相似的研究,并可能很快得出相同的结论。出于友情,莱尔再次敦促达尔文抓紧发表自己的理论,以免被他人捷足先登。

一种矛盾:是否抢夺发表“优先权”?

达尔文陷入了矛盾的境地。

一方面,他不想听从莱尔的建议,把这么重要的理论以及大量相关证据简化成一篇“摘要”,匆匆发表在学术杂志上——他想要“著书立说”;另一方面,他肯定会为失去发表理论的优先权而后悔、烦恼。

他写信给另一好友胡克,征求其意见。胡克基本同意莱尔的建议,也让达尔文先发表一个概要再说。达尔文此时也只好听从两位同行好友的劝告,着手撰写《物种论》概要。

谁知事情的发展竟比莱尔想象地还要快!

正在达尔文奋笔疾书的当口,1858年6月里的一天上午,他收到了来自马来群岛的一封邮件,内附华莱士一份手稿。

达尔文对华莱士的名字并不陌生,除了上面提到他1855年《博物学杂志》那篇文章之外,达尔文以前还托他采集过标本。达尔文匆匆看完华莱士请他指教的手稿,几乎要崩溃了,华莱士的自然选择理论跟自己的几乎一模一样!连所用术语都是如此接近!

史学家最有骨气的书(他无偿送出千份私藏标本)(7)

1895年的华莱士,图片来自网络

所有做过学术研究的人可能都能理解这种“崩溃”。达尔文于1858年6月18日晚给莱尔写了一封信:

您的预言惊人地实现了!我从未见过这般巧合,即便华莱士面前摆着我1842年概要的手稿,他也不会写出比现在更相似的摘要来。

达尔文在信中还表示,华莱士的文稿很值得一读,并建议予以发表。同时,他也流露出痛失优先权的沮丧,毕竟这是他20多年的心血啊。

一段佳话:达尔文与华莱士的谦逊美德

作为当时英国科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莱尔收到达尔文的信以及随信转来的华莱士手稿之后,赶快找另一位科学界重量级人物胡克商量,如何妥善处理这件颇为棘手的事。

胡克读罢达尔文的信以及华莱士的手稿之后,也惊奇地“掉了下巴”一般。他十多年前曾看过达尔文的文稿,若不是达尔文这封信,还以为华莱士这篇手稿出自达尔文之手呢!

二人商定后,决定让达尔文赶快准备一篇摘要,两篇同时发表、两人共享优先权。同时附上此前达尔文写给哈佛大学教授格雷介绍自然选择学说的信件,以表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实际上先于华莱士这篇手稿

莱尔把跟胡克商定的上述办法函告达尔文,谁知达尔文却回信表示:

我原本不打算发表摘要的,现在有了华莱士的文稿,我却匆忙发表摘要,这样做是否光明正大呢?我宁愿把我的书稿烧掉,也不愿意看到这样做可能引起华莱士或其他人怀疑我的为人卑鄙!我对二位的善意十分感激,但我如果过分在意优先权的话,实际上已经很可悲了……

最后,莱尔与胡克联名给伦敦林奈学会秘书写了一封信,并附上华莱士手稿、达尔文物种论摘要以及给格雷信的底稿,安排将这三份文件在伦敦林奈学会1858年7月1日会议上宣读。

他们在信中指出:

达尔文与华莱士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各自创立了同一美妙学说,解释了物种的出现与存续,二位对此理论均属独创性贡献,我们建议提交林奈学会同时发表,应是对科学事业负责的明智之举。

林奈学会接受了这一安排,但宣读这两篇论文时,二位作者均未能出席会议。华莱士彼时依然远在马来群岛,达尔文则因为两天前刚痛失幼子,悲伤不已,也未能参会。

会后不久,两人的文章又刊发在同期的《林奈学会会刊》上。此后达尔文给华莱士回信,向他通报上述安排,并在信中赞扬他不畏艰难困苦、执著追求科学真理的崇高精神。

华莱士则从《林奈学会会刊》发表的文章中,了解到达尔文的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均远远超过自己的工作,而对达尔文敬佩不已。

他坦承:

他为了寻求更多的证据去证明他发现的真理而孜孜以求,不急于为争名而仓促发表自己的理论。我缺乏达尔文先生不倦的耐心、惊人的论辩能力、丰富的博物学知识、设计实验的灵巧以及文笔的清晰和精准。这些品质使达尔文先生成为了十全十美的科学家,也是最有能力使这一伟大理论深入人心的人……

平心而论,后人常常赞美达尔文具有高尚的学术操守,却忘记了在这件事上,华莱士谦逊与大度的美德,实在值得赞颂。

达尔文与华莱士的谦逊美德,堪称科学史上的佳话。

科学史上,不同科学家独立研究做出相同发现的案例并非绝无仅有,但像达尔文与华莱士这样相互间未生芥蒂的情形实不多见。由于两者社会地位的悬殊,后来有人不断地替华莱士“鸣不平”,则纯属好事者所为了,与当事人无关。

有了这段学术佳话,再反观Nature撤稿一事,看来中国古生物学界应该从这一事件入手,勇敢直面这一存在已久的学术不端现象了。

本文首发于《中国科学报》,文字有删改

作者|苗德岁,古生物学家

《物种起源》(插图珍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