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创始人,正是被后人奉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孔子。孔子在开始的时候,他就反思对人的理解,人就是全面的人。而且怎么样通过人的自觉,人自己的努力,人自己的修养能人。以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为基本内容。

儒学发展史时间轴(儒学发展历程简述)(1)

孔子追求着个体家国天下的和谐,孔子的主张成为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思想。孔子在世时,他的主张始终不能为各诸侯国所用,颠沛流离时如丧家之犬。

孔子逝世一百多年后,亚圣孟子再次行走在宣扬儒学的道路上。然而,他的仁政主张依然没能被任何一位君王接受。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儒学依然没能成为治世之学,甚至内部还出现了裂痕。大儒荀子的得意门生李斯更因为主导焚书坑儒而被众多的儒者视为最大的仇敌。秦朝时期,儒学坠入深谷,儒家思想似乎将永远湮灭于历史烟云之中。

在山东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珍藏着出自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彩绘卷本孔子圣迹图,36副圣迹图大部分展示的是孔子颠沛流离的一生。然而其中的汉高祀鲁图却描绘了一幅令人意想不到的场景。全牛全猪全羊,这个是规格比较高的一种。祭祀里刘邦开了历代帝王祭祀孔子的先河,焚书浩劫十八年之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用最隆重的太牢礼来拜祭孔子,这是史料记载中最高统治者第一次公开祭拜孔子,似乎昭示着儒家思想重获生机。然而,刘邦仅仅需要用儒家的礼仪来感受与彰显一代帝王的威仪。刚从战乱中走出的汉王朝,整个社会需要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才是汉初统治者所需要的思想。

儒家思想的真正复兴,在汉朝建立六十多年之后的汉武帝时代,这个时代散发着盛世的光芒。但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矛盾,急需一整套积极有为的治国新思想。这个时候,大儒董仲舒应运而出,董仲舒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是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然而,所谓罢黜百家,并不是废弃各种思想,儒家汲取了阴阳家、法家、墨家等众多思想的精华,成为经过改良后的新儒学。此时的儒学在秉持仁义礼乐的基础上,主张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强调尊卑有序的王权等级。儒学一跃而为经学,儒家思想由此真正成为国家的政治统治思想。

在一个国家里面,她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一个主体文明,否则它就是一盘散沙。所以她一定要有一个主流的起主导作用的思想,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核心,在东汉后期,佛教已经开始传入中国。盛唐时期儒学和佛道均活跃在政坛与民间。然而,随

儒学发展史时间轴(儒学发展历程简述)(2)

着唐王朝的衰落,数百年战乱不已,混乱不堪,儒学又一次走入低谷。

当中国重新建立起一个局部统一的王朝,宋朝时,一大批儒学思想家再次应运而生,其中以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儒家新学说被称为程朱理学。理学继续秉持着以礼治国的儒家基本思想,使宗法、贞洁、孝道等观念大儒家思想由此再度振兴。然而,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到了明朝前期,程朱理学被凝固在了刻板的书本当中,曾经活跃的思想已经变得保守与僵化。此时的儒家思想需要展现出他强大的生命力和青春气息。

在大多数科举士子陈陈相因,谨守朱子门户之时,王阳明腾空出世,16岁的他已游历了北部边塞,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王阳明不羁的个性,注定了他坎坷而传奇的人生,也在助推着一位儒家圣者的诞生。丰富的阅历和不错的思考,让王阳明在儒释道之间有了崭新的领悟。它不居于成规教条,持续推出了知行合一等命题,构筑起他的阳明心学,完成了儒家思想的又一次自我更新,吸收了各种不同的思想以后,他的认同更壮大。同时它有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使得它能够一度一度地重新再见,这是儒家使得中华民族能够源远流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的传统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