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背《论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为感受其文中语调的节奏而已,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论语60句精髓?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60句精髓(论语今读)

论语60句精髓

少时背《论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为感受其文中语调的节奏而已。

那是,知孔孟为其圣人也,但何为圣人,亦不知乎。背来背去也只能背其开头一段,只知为鼓励学子好学。

当知,古之圣言,今时用,书上得来终觉浅。很多言之有道,毕竟要经历过生活才能有所感悟。

其比如《红楼梦》,那时候读《红楼梦》只为缱绻与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注定而未果的情缘。但其实不然,《红楼梦》是一个“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世界,是一个青春的王国,是一部红尘与诗境的画卷。

后来读《红楼梦》会一页一页、逐字逐句去读,会让人心平静,更叹服于曹雪芹的文学深厚。在此也推荐欧丽娟教授的《论红楼梦》、美学大师蒋勋的《蒋勋说红楼梦》、白先勇的《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刘心武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毕竟这几位是熟知并认真读过的,当然还有很多学者也有对《红楼梦》的研究著作。

在醉心于《红楼梦》时,有个才子推荐了《金瓶梅》。当时并不深知《金瓶梅》为何,道听途说、先入为主认为是“淫书”,但知此人是国学才子,会推此书必有其因缘。

果然,翻阅后惊叹于皆因先有《金瓶梅》后有《红楼梦》之缘。且《金瓶梅》被称之为“奇书”,原于太真实,也是众生相之书。兰陵笑笑生可谓是写尽了人世间的百态,可谓观人情之高手。

《金瓶梅》源自《水浒传》改编,《水浒传》来自于历史事件,但《金瓶梅》写尽的众生相却会让人生出菩萨心。

四大古国,唯华夏仍流传,越发昌盛,根源于文明的连续,阅其古典小说便知。但于国学才子眼中的古典小说也不过浮云尔,真可谓集大成的国学当以《论语》为先。

抱之以才子荐书不可不读的心态,再阅其《论语》,当觉自己真真浅薄。好之以文学,却未曾真正读过文学,傲之于华夏子孙,却只浅知于华夏文明之皮毛,甚感愧疚。

“论语”即“接闻于夫子之语,将其编纂成书”。所以《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还有学生的学生编辑而成的书。

《论语》主要讲孔子的思想,其核心思想为“仁”,而何为“仁”,非一两句可概括。

“英雄豪杰当以仁为先”。武侠里那些真正让人喜欢,甚为佩服的英雄除了武功了得,当然还长得风流倜傥之外,由衷感佩的还是骨子里透着的“仁义”。

金庸(查良镛)可谓在武侠里写尽了英雄豪杰的“仁”。在武侠里贯穿了历史和深厚文学功底的,金庸可谓是第一人。书香世家的金庸也是从小熟读《论语》及各古典小说的。

《论语》之集大成不只是能背出的那几句可解释的,从《学而篇》开始,一共有二十篇章。可想其中包括的思想之深、之广。

诚然,任何一种思想都不是绝对性的。有人说儒家文化有其弊端,是将一种思想看得太过绝对。任何一种思想都不可能包治百病。历史发展中,思想家可谓是百家争鸣,但不得不说,能影响几千年的思想不可不学。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才不限制其思想本身的生命力。

有闻“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可为一生可读之书,少时读语感,终生奉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