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相声创始人是常连安先生,后承续其子常宝堃、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常宝丰,第三代则有常贵田、常贵生、常贵德,如今第四代的常亮、常远、杨凯等亦开始崭露头角。可以说,如果评选一个家庭中相声演员最多者,常氏当仁不让,独占鳌头。

常宝堃的相声(1951年4月23日常氏相声传人相声大师常宝堃在朝鲜牺牲)(1)

常宝华、常宝霖、常连安、常宝堃、常宝霆

常宝堃,男,满族,艺名"小蘑菇",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师从相声名家张寿臣,“小蘑菇”有两层含义,一是因蘑菇是张家口一宝,味道鲜美,暗喻他嘴上的活儿好;二是因父亲长得可爱,四五岁时跟着爷爷撂地儿,零打钱,磨磨咕咕会要钱。由他的小蘑菇开始,他的三个弟弟就顺下来成了二蘑菇(常宝霖),三蘑菇(常宝霆)和四蘑菇(常宝华),常宝庆和常宝丰没有蘑菇排名。

常宝堃的相声(1951年4月23日常氏相声传人相声大师常宝堃在朝鲜牺牲)(2)

常宝堃

常宝堃的走红程度,是小孩红,十来岁和父亲常连安搭档就开始走红了,现在还留有当年他和父亲说相声的唱盘。要知道当年不是什么相声演员都能有人给你录唱盘的,流传于世的唱盘无不都是大腕和走红一时的艺人。马三立到二十多岁得到一次替班上电台的机会还非常兴奋呢,常宝堃小小年纪就能上电台和录唱盘,正说明他的走红程度。

1931年,常宝堃拜张寿臣为师学习相声,15岁与赵佩茹搭档,在北平(今北京市)、天津一带演出,珠联璧合如虎添翼,两人很快跻身天津五档相声之一,而且此后十来年在天津不论谁走红都会被报界拿来和蘑菇对比,他成了相声行的标杆和相比对象,当时的天津城是无人不知小蘑菇。抗日战争期间,组织"兄弟剧团",并担任团长,因演出讽刺日伪反动统治的相声《牙膏袋》、《买桥票》等遭到逮捕、毒打。

常宝堃的相声(1951年4月23日常氏相声传人相声大师常宝堃在朝鲜牺牲)(3)

张寿臣

相声外,常宝堃至少有三个方面也颇受好评,第一个对同行慷慨,一些相声艺人的回忆中可以看到他当年对同行非常照顾,谁家有困难他都能解囊相助。第二个尊师,对于师父张寿臣和师叔于俊波等人非常尊敬,他曾协助常连安解救过被关押的张寿臣,也曾在师娘去世之后紧急赶来为师娘办后事。第三个善待徒弟,对苏文茂他废除了生死契约,包吃包住还不用苏文茂给师父家打杂,并且允许苏文茂用自己的名字演出等。

1951年抗美援朝,常宝堃听说北京的侯宝林、关学增等艺人要去朝鲜慰问,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他专程到北京跟常连安商量。常连安一看就猜出了他的心思,问,想赴朝,是吗?常宝堃憋了半天说,是!常连安说,去吧,我支持你!于是,常宝堃主动要求参加赴朝慰问团。当时黄敬市长说,这事我们作不了主,得向中央请示。中央听到后,非常欢迎,批准天津单独成立一个中队。当时叫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曲艺服务大队,常宝堃既是服务大队的副大队长,又是天津中队的队长。

常宝堃的相声(1951年4月23日常氏相声传人相声大师常宝堃在朝鲜牺牲)(4)

常宝堃、赵佩茹

在朝鲜前线,他们的演出深受战士们的欢迎。同年4月23日,慰问演出圆满结束,第二天他们就要启程回国了。常宝堃和赵佩茹正在研究相声段子《揣骨相》,敌人的飞机来了,向下俯冲疯狂扫射,父亲和程树棠中弹牺牲,赵佩茹等三人负伤。

1951年4月24日,文艺界举行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相声大师张寿臣在追悼会作悼念常宝堃的祭文,表现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拥护。(祭文发表在一九五一年《天津日报》上)。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