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108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其中,就筠连县来说,人口超40万,隶属于宜宾市,地处四川、云南两省的交界处。在历史上,筠连县这一建制始于明朝时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四川省前十人口大县有哪些(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1)

首先,筠连县隶属于四川省宜宾市。在地理位置上,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川滇结合部,地处北纬27°50′37"~28°14′28",东经104°17′45"~104°47′20"之间。北界高县,东接珙县,南靠云南省威信、彝良县,西邻云南省盐津县,也即该县地处四川、云南两省的交界处。东西长48.5千米,南北宽43.4千米,幅员1256.35平方千米。筠连县的县城距成都市372千米、重庆市384千米、宜宾市89千米、云南省盐津县县城44千米。就筠连县的历史来说,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设立犍为郡,该地区属之。

四川省前十人口大县有哪些(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2)

西汉中期,今四川省筠连县一带属属益州犍为郡南广县地。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改犍为郡辖地为朱提郡,今宜宾市筠连县一带属益州朱提郡南广县地。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筠连县一带成为蜀汉的疆域。彼时,蜀汉于南广县立南广郡,县境归益州南广郡南广县,不久废郡存县,仍属益州朱提郡南广县。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设立宁州(州治今云南省曲靖市),该地区属宁州南广郡南广县。晋穆帝时(345~361年)安西将军桓温平蜀,南广县地属东晋,今筠连县一带随属之。隋朝建立后,设立协州(州治今云南省彝良县),今县境属协州。

四川省前十人口大县有哪些(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3)

隋炀帝杨广这位皇帝在位时,废协州入开边县(县治今云南省盐津县滩头)。唐朝建立后,今筠连县一带属戎州僰道县。唐天宝元年(742)改戎州为南溪郡。宋咸平四年(1001年),北宋朝廷将蜀地分为益、利、夔、梓四路,今县境内各羁縻州属梓州路(路治潼州府,今四川省三台县)戎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朝于今县境内合原筠州、连州而设立筠连州,就筠连这一地名,因为该地区四山皆竹,颜色相连,以地产筠篁得名。至元十六年(1279年),筠连州直隶叙州府,今筠连县一带属之。

四川省前十人口大县有哪些(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4)

最后,公元1371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改筠连州为筠连县,县治今筠连镇,隶叙州府。由此,就筠连县这一建制,始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清朝嘉庆七年(1802),筠连县属四川省川南永宁道(道治泸州)叙州府(府治宜宾市)。到了1914年,筠连县属永宁道。1928年,筠连县直属于四川省。1996年10月,撤销宜宾地区,设立地级宜宾市,筠连县属宜宾市管辖。截至2018年底,筠连县总面积达1254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45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