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撞伤脱臼处理办法(儿童意外脱臼紧急处理法)(1)

儿童脱臼后的紧急处理 一旦儿童发生脱臼,家长不必惊慌失措,在脱臼后的两三个小时内让关节恢复原状,还不太困难,时间太久,周围的组织就会肿胀,复原就困难。

护理方法:儿童脱臼之后非常疼痛,首先要先安慰孩子,并立刻处理。关节脱臼的部位会压迫神经,这时拉长的韧带以及肌肉,稍微一动就非常痛。单纯的脱臼往往比骨折要更加疼痛。手会垂在胸前。可用大围巾折成三角形把手臂吊在脖子上。但是别随意移动宝宝患肢,避免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宝宝患部的二次伤害,先固定患部后施以冰敷,尽快到医院治疗。

即使关节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受伤的韧带或周围的组织也还是需要治疗。几个星期都不可活动关节,这期间比骨折的情况更为疼痛。

脱臼复原后父母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节复位后,一般不需要固定,但家长应该注意,切忌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牵引孩子的手臂或用粗鲁动作给孩子更换衣服,更不要拉着孩子的手把他提起来。以免脱位再次发生而形成习惯性脱位。孩子的手被拉直并手掌向上的姿势最容易受伤。所以家长在扶孩子时,应该抓住他的肘关节或上臂。一岁左右的宝宝学走路时,家长应把两手放在他的腋窝下。

如果孩子脱臼超过24小时或有反复脱臼史,因局部有肿胀,复位时弹响声或弹跳感多不明显,复位后疼痛也不一定即刻消失,但其他症状大多能缓解。此时,宜用三角巾将孩子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一周左右即可。

防脱臼 三个动作切勿做

关节脱位也是儿童易见的骨伤,就是我们常说的胳膊脱臼,是指构成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发生了错位,一但发生也应尽快到医院治疗。除自己磕碰摔伤外,小儿胳膊脱臼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有不当行为,麦瑞骨科林欣主任总结了针对大人,防小儿脱臼“三个不要”:

1不要“荡秋千”

大人在和孩子玩耍时,不要进行我们常见的“荡秋千”游戏,即父母拉着孩子胳膊让其双脚离地来回荡,如果孩子力量不足,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胳膊关节脱位。

2不要“掏胳膊”

冬天穿衣服很厚,也许要穿很多件,家长在给孩子穿衣过程中,不要通过袖子去掏孩子的胳膊,看似平常的动作,也会使孩子的胳膊扭曲造成关节脱位。

3不要“拽上台阶”

在上台阶的时候,有些家长会嫌小孩磨蹭,使劲拽着孩子胳膊把他拉上台阶,在牵拉过程中,由于角度问题和孩子自身的抵触,胳膊容易双向受力发生关节脱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