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1)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

磁器口古镇蕴含丰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

磁器口古镇开发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磁器口庙会是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磁器口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每天来自海内外参观、旅游的宾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2)

民国时期,重庆成为陪都,因为水运方便,龙隐镇成为嘉陵江中上游各个州、县和沿江支流的农副土特产的集散之地,城里的一些大商贩干在磁器口开设分店收购货物,输出以棉纱、布匹、煤油、盐糖、洋广杂货、日用百货、五金颜料、土碗土纸和特产烟丝等为大宗。据统计磁器口每天有300多艘(船均载重10吨)货船进出码头,有商号、货栈和各种作坊达1670多家,摊贩760多户。每天都有300多艘(船均载重10吨)货船进出码头。码头河坝中搭建起临时街道,有上河街、中河街、下河街。还有专业性的木竹街、铁货街、陶瓷街和猪市、米市,各有一地,各为其市。这些商人渐渐为龙隐镇改口,叫成了瓷器口,缘由是这样更贴切、顺口。后来,因为“瓷”字与“磁”相通,又被叫成磁器口。

磁器口的商贸集中在大码头和靠码头的金蓉正街,除大码头外,还有历史悠久的4家丝厂,一家制呢厂,24兵工厂(现特钢厂),25兵工厂(现嘉陵厂),都设有自己的货运码头。码头上从早到晚,水陆两路,商旅川流不息,装卸搬运,络绎不绝。行商坐商,批零量购,货畅其流。大码头右侧的豆芽湾,是米粮帮、木材帮、篾货帮、煤炭帮的地盘。与码头河街相邻的是铁货街、猪市、鸡鸭蛋市和盐市口。各行业的同业公会都有事务所,食品糕点业26家,棉纱布业20家,茶馆酒馆116家。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3)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4)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5)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6)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7)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8)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9)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10)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11)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12)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13)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14)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15)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16)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17)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18)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19)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20)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21)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22)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23)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24)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25)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26)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27)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28)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29)

吃货的乐园(吃货的天堂磁器口)(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