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有帖子说自己的小姨生活很有品味,经常做三明治和蔬菜沙拉。不禁哑然失笑:国外家常的三明治和沙拉什么时候成了有品味的象征?

如果一个老外喜欢蒸包子馒头、拌个凉菜,我们会说他有品味吗?

够呛。

我们顶多会说他喜欢吃中国菜,然后恐怕后面还会加一句:“真接地气”,“没有吃过大餐”。

日本酱菜的做法(外国的沙拉和东北的蘸酱菜)(1)

如果说沙拉“洋气”还是比较准确的,毕竟是个舶来品,只是随着与国际接轨和文化自信,这个词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用了。

不包括所有的国家,总的来说,相对国内,国外的蔬菜种类比较少,比如欧洲,青菜一般都用来拌沙拉,其他蔬菜或水煮或煎炸,应该说,这是不善烹饪和蔬菜种类少而派生出的被动选择。

土豆、胡萝卜、花菜、西兰花一般水煮,有时候也煎;蘑菇、青椒、洋葱油煎,有时候也生吃。不过具体做法都因国和各家而异,不可一概而论。

我姐姐午餐和晚餐经常拌沙拉,常做的一个是金枪鱼沙拉,就是在蔬菜沙拉的基础上多了金枪鱼。

日本酱菜的做法(外国的沙拉和东北的蘸酱菜)(2)

没加沙拉酱的金枪鱼沙拉

洋葱、西红柿、黄瓜、青椒、生菜、樱桃小萝卜,或切圈或切块,切成瓣儿的煮鸡蛋,铺上一些金枪鱼罐头里的金枪鱼块,浇上白色的沙拉酱,最后再撒一些细细绿绿的“小葱”末儿,色彩分明,白中带绿,煞是好看,完活儿。

日本酱菜的做法(外国的沙拉和东北的蘸酱菜)(3)

金枪鱼沙拉

日本酱菜的做法(外国的沙拉和东北的蘸酱菜)(4)

值得一提的是沙拉的灵魂----沙拉酱,就像我们中国人拌凉面、凉皮、凉菜喜欢自己一样一样地加调料来拌、很少用一瓶现成的调味汁一样,老外也喜欢自己来做沙拉酱。这一点中外是一致的。

沙拉酱是我姐用酸奶做的,酸奶与橄榄油、醋、盐、胡椒、糖和蒜末搅拌而成,吃起来清爽,酸中带微甜,与超市卖的瓶装沙拉酱相比,口感没有那么浓郁。瓶装的沙拉酱口感当然不错,但里面毕竟有一些添加剂,自己在家调制的更健康。

沙拉酱上绿的是比我们的小葱还细的小小葱、小香葱,德语叫Schnittlauch?不知道中文叫什么,不是韭葱,经常用来撒在菜肴上面,颜色好看,点缀,提味。

日本酱菜的做法(外国的沙拉和东北的蘸酱菜)(5)

要说中国的“蔬菜沙拉”,恐怕非东北的蘸酱菜莫属了。 东北人除了擅做豆角和大白菜,其它的菜基本上能生吃就生吃,吃的时候必蘸酱,这一点也和老外异曲同工。

日本酱菜的做法(外国的沙拉和东北的蘸酱菜)(6)

来自朋友的餐桌

东北蘸酱菜用的菜,五个字“野鲜嫩水灵”,四季皆可蘸,从地里刚冒出来的山野菜到大棚里的小青菜,再到各种当季蔬菜,蒲公英、荠菜、小葱、水萝卜、黄瓜、大葱、香菜……无一不可,洗的干干净净的,还带着水,摆在筐里、盆里或大盆里,咔哧一口,有时配上东北有名的干豆腐,蘸上酱,别提多美了。

日本酱菜的做法(外国的沙拉和东北的蘸酱菜)(7)

来自朋友的餐桌

蘸酱菜的灵魂----东北称为“大酱”,都是各家各户自己用本地大豆做的,从腊月里做酱块发酵开始,几个月后下酱缸,再经过各种工序,到农历六月就能吃了。过去家家户户都有一口大酱缸,哪家小孩要是调皮,把大酱缸的盖儿给掀开,那可是不得了,要被大人撵着揍的。

日本酱菜的做法(外国的沙拉和东北的蘸酱菜)(8)

本张图片来自百度,侵删

就像四川人做泡菜、灌香肠一样,东北的大酱,家家做出的味道都不一样,是出门在外让人怀念的家的味道。

我的一个朋友,东北人,是个小巧窈窕的美女,酷爱吃肉,无肉不欢,体重从未过百且身体非常健康,想了一下,除了这暗合了生酮饮食法,每顿离不开的“蘸酱菜周边”也功不可没吧。

日本酱菜的做法(外国的沙拉和东北的蘸酱菜)(9)

白菜、辣椒和南瓜做的东北饭包,来自朋友餐桌

与国外的蔬菜沙拉相比,东北的蘸酱菜一样健康,只是输在了“洋气”上。

#我的生活日記#​#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