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

汉字的结构类型主要有独体字与合体字两种。无论楷书或行书学习都离不开这两种类型在字形结构类型方面,不能离开这两种结构的本质规律而另辟蹊径,那肯定及不是汉字的结构了,除了草书有自身的独特规律以外。

独体字,顾名思义,是指"某一个汉字只有单个的形体,不能够拆分开,它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的字"。【卢中南《楷书技法》】合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部首或其他结构部分组合而成的,因而产生了各部分之间的搭配比例关系。合体字的结构比较复杂。书写合体字时首先要在分析点画造型位置书写技法的同时分析它们"是由那些部首或哪些结构部分组成的然后再分析各个结构部分内部组合搭配的高低、宽窄、疏密、斜正,外部整体上构成的形状"通过如此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范字的临摹技法或字形技法。

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部首组合而成的字形。合体字的结构类型见下图。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1)

汉字的字形结构,无论合体字或独体字,虽然在发展演变中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变化,但整体上基本保持着基本的字形形态,变的是繁简之变。

一个字一旦被定型,或约定俗成,其形体基本不会有太过的变化。所以,汉字的结构形式就其基本的规律。行书的字形结构,同样遵循着这个变化或规律。不过,也有偶然改变偏旁部首组合形式的。

行书的字形结构

行书中的字形结构一般遵循保持其自然形态的原则。比如,笔画多者字形大,反之则小等等,也就是说应尽其态,然而,在一幅作品中字形结构却不能一味地任其自然,当结构近似及字形重复出现时,就需要其进行变化。如:将字中的某一部分夸张或减弱;或调整其位置,使字形出现参差错落或在笔势上进行变通,使其出现欹侧府仰、这样不仅能够活跃书写气氛,而且可以调整字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作品形成一个较完美的整体。

1、上窄下宽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2)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3)

"易"字从整体轮廓看,"日"和"勿"部上下占地步平均。"日"部中两短横在"日"部中偏中下,故布白上疏下密,两个短横左开右合。"日"部略偏左,竖直。难点在"勿"字的横折竖钩的弧线的处理上。整个轮廓如鹅尾部。折后直中带外弓意,折肩有顿挫,节奏清晰。"勿"字内部两撇连带书写,第一撇收笔回锋收于画内,形直,左轮廓边缘有左弧意。用笔方。第二撇曲,收笔出锋,收笔和横折竖勾的出钩钩尖粘连,在临摹时要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涉及到空间分割的虚实疏密变化处理。同时要注意两撇的角度和横折竖钩的角度关系,以及用笔粗细对比的变化关系。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4)

"易"字的外形轮廓有鹅戏水的意趣。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5)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6)

"嵩"字"山"部取斜势,左低右高,得自然大山之势或意象。用笔方圆兼备。最后一竖用笔方,收笔顾左。"高"部点起笔方,尾圆,收笔露锋向左。注意点的写法,在顿笔出锋向左前,要略做提顿,不能驻锋后直接带左下,那样笔意会浅而薄,节奏不明"我们按照用笔如楷的要求去写,就不会出现薄的弊病"。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7)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8)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9)

横画起笔轻,收笔方而重。两竖细而劲挺,左直右斜势,右竖收笔带上中两横化点,连带书写,点画与非点画过度到连带部分清晰明快。注意被两个短横分割后的四个空间的不同变化。竖的势态上右下作斜,用笔方。横折竖钩的横部分用笔细而圆,中锋。折肩位置,暗过。注意折肩后的用笔节奏,变化,非常丰富出钩平向左出锋。在读帖时要找准各点画的形态、取势关系和空间分割、虚实疏密,以及重心关系。用笔最重的的有两个的,横的收笔和下部横折竖钩的竖画部分。下部中"口"字化点,其位置和上部的竖处于同一条线上。

整个字形竖长。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10)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11)

2、上宽下窄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12)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13)

"厘"字的外形轮廓如下。"厘"字上下结构,上部分左右两部分。左部上疏下密,重心偏下,右部取斜势,空间分割基本平均,捺画短而收缩,重心偏上。下部"厘"字其势偏右。"里"部竖垂直。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14)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15)

"厘"字的字形下部处理非常大胆独特。右边突兀峻拔且上右下左斜有一种山下抬头仰望的那种雄浑巍峨之势。左上虚左下留白。

下部的"厘"字整个字形左疏由密。整个字形比较工稳。

"厘"字有两个较为竖直点点画上左部的竖和下部"里"字的中竖。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16)

"圣""字写的非常端严空间分割均匀。"耳"部左侧竖线外展,右竖直。注意"耳"部的点画虚实空变化间处理,虽然点画各自独立,但形断意连,关系密切。

左边"口"部但横折的折肩略,下偏用笔方而右上突兀。"笔虽方而势和气满。故右上虽然空间大但气足意密。人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17)

3、左长右短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18)

"观"字写的非常唯美,左上部如一朵盛开的牡丹花。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19)

部疏密关系,上疏下密,空间分割比较均匀。上部的空间疏而均,下部密而均。重心居中,但由于上部点画处理疏,由于疏密虚实的对比处理关系,和上部撇的长而上扬。故左半部分的精气神仍然昂扬饱满。左部"见"部的处理虽然低,同样重心上提。"见"部的疏密处理和左部相反,上密下疏,上竖直下横放。再就是虽然"见"部略低。但左部上部有右放意。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20)

"标"字的"木"字的竖画呈(形,右部重心略低,点画空间分布均匀,点画关系密切,和谐融洽。横向笔画取势一致。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21)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22)

4、左短右长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23)

"净"字左右结构,左部窄,轮廓近三角形,位置略具中偏上。从九宫格线分析,占上三分之二。右部的"争"字用笔以方为主。下部竖钩的出钩较重,出钩平。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24)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25)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26)

"隆"字左相向势,左右如()回抱。左低右高。右部形态以曲线为主。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27)

"隆"字右部线条的弧线关系大约如下图。相同颜色的弧线分别为一组。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28)

再就是右部的重心线问题,沿着左右九宫格竖线的有几个交叉点有尽可能在一条线上,如下图的几个绿色点的位置。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29)

5、左大右小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30)

"龀"读"chen"。(龀)chèn。◎ 小孩换牙(乳齿脱落长出恒齿):童~(年幼)(百度百科)。

在笔画较多的字中,因为笔画较多,往往在布置每一个笔画的时候多采取密的处理,以求在最小的空间,获得合适的空间,不至于字形太大而过于悬殊。在左大右小的两个范字中。在"龀"字的下部采取了减法,将四个"人"字化为了简洁的字形符号。而且处理的变化丰富,姿态各异。左部因笔画较多,所占地步也略大一些。右侧的"乚"写的略低,起笔位置约在"止"的横收笔位置偏下一些,"乚"出钩内收,出锋方向指向字的视觉中心。线条劲健,如钓鱼钩。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31)

"弘"字的"弓"字的三个横折比例不同,第一个横折用笔方。右部"口"字左竖直,起笔露锋,横折的夹角略小,最后的横画左高右低。"口"的位置居中。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32)

6、左小右大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33)

"瞻"字"目"目偏上,且上疏下密。右部"詹"外形轮廓近一个等腰三角形。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34)

"秽"字"山"部中竖上伸,右下戈钩右下放。钩的出钩方向向左上。不能垂直,也不能指向字的中心,要控制的恰到好处。把握好度。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35)

7、上疏下密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36)

"截"字外形轮廓近三角形。左下密。上部上合下开。"佳"部端正。"戈"钩出锋垂直向上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37)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38)

"深"字的疏密处理和"截"字相反,左下密。最后一笔改变方向,引笔带下。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39)

圣教序教字写法(集王圣教序字形结构例举之一)(40)

这类字形的疏密虚实的处理,可以说还有两种情况,就是左下角或右上角。通常情况下可以更具作品中一行字的上一个字的疏密布势而绝对下一个字的疏密布势处理,也采取同一侧的疏密布势,如上字右下,下字右上,也可能相反的处理但关键在于找准关系,所同类相近,不过也不是绝对的。这种技法在章法构成中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行书或草书中大量采用,实际上,楷书中同样具有,不过没有草书或行书那么夸张明显而已。在张即之的楷书中,还有一种笔画粗细对比的,也不仅仅局限于字与字之间,甚至跨行的情况也有。行书中也有跨行关联处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