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竞争加剧)(1)

(资料图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中国体育报讯 3月4日,德国知名的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公布了一份优异的2015年财报,显示全年销售收入达到169.15亿欧元,其中作为第三大区域市场的大中华区全年销售额为24.7亿欧元(约合人民176.15亿元),17.7%的增幅也超过全球10%的平均水平。

24.7亿欧元的销售额,也标志着阿迪达斯超额完成了在五年前(2010年)制定的中国市场“五年计划”,当时阿迪达斯正陷身过快扩张和库存增多的泥淖,在中国市场上不仅落后于耐克,还落后李宁和安踏这两大本土品牌。所以,阿迪达斯2010年制定了在中国市场上的“五年计划”,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20亿欧元的销售额,缩小与另一大国际知名品牌耐克在中国市场上的差距。

阿迪达斯在高速增长,耐克也不例外。耐克在2015年财年同样形势一片大好,全球销售收入高达306亿美元,牢牢占据全球第一大运动品牌的位置。耐克在中国市场实现销售收入30.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9.84亿元),同比增长18%。

从销售收入来看,耐克依然领先于阿迪达斯,但从市场份额来看,阿迪达斯和耐克已经旗鼓相当。汇丰银行在2015年9月发布的数据显示,阿迪达斯与耐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均在12%左右。

梳理耐克和阿迪达斯快速增长的原因,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开拓更有时尚感的细分品牌,阿迪达斯定位于“运动休闲”系列产品,在2015年为公司贡献了约25%的收入;重视马拉松等跑步项目,两大品牌都热衷在中国赞助马拉松赛事和路跑活动;着力开拓女性市场,丰富女性运动的产品线,开设女性的专门店;积极发展网上销售业务,耐克在2015财年的全球网上销售额增长了55%。

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优异表现,也加大了本土品牌们追赶的难度。安踏今年2月23日公布的2015年财报显示,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11.26亿元,成为国内首个销售额突破百亿的运动品牌。

安踏在2015年的最大亮点,是体育鞋类实现销售收入50.74亿元,同比增长约23.5%,销售运动鞋数量达4000万双,全球市场占有率约13%,取代耐克成为中国市场一哥。

而国内运动品牌昔日的老大李宁公司,在今年初发布了扭亏为盈的预喜公告,这也是自2012年连续亏损以来的首次实现盈利。不过,李宁公司也透露,盈利主要得益于将旗下红双喜品牌10%股权出售所得的净收益,未来能否保持继续上升态势还有待观察。

从销售收入、净利润、总体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和耐克和阿迪达斯这两个国际知名品牌相比,以安踏为代表的本土品牌依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体育产业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始,安踏的百亿也才刚刚开始。”正像安踏安踏体育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所说的那样,安踏等本土品牌对耐克和阿迪达斯的追赶依然任重道远。

(编辑:h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