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了几十年的小屋,突然要动迁了,心中难免有点不舍,这遮风避雨的小屋,朝夕相伴的小屋,想起你就感到欣慰,是你给了我学习的方便,也是你给了我认知世界的机会。

走出小屋,仔细打量着它,低低的屋檐、小小的门窗、被雨冲刷得斑驳的水泥墙、坐北朝南的土炕,一切的一切都给了我熟悉的亲切感,看着小屋,一时百感交集,往事涌上心头,眼睛也有些潮湿了。

毕业那年走出校门,这小屋就“出生了”。高考落榜后,走进小屋发泄一阵,等静下来,该想想今后怎么办了?是在这小屋里静静地待业,还是走出小屋去看社会的波澜,那时也着实说不清楚,后来参加工作, 这小屋仍旧是我学习和休息的地方。也正因为有了这个小屋,我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小屋给了我这个权力。每日读啊读,写啊写,有时一读起书就是大半夜,夜深人静,一个朦胧清凉的世界,托出个“15℃的桔黄色”,这就是我小屋窗口微弱的灯光。

睡在寂静的夜里更想你(静夜思之我的小屋)(1)

夜深了,写久了,写得兴起,偶尔有一两只蟋蟀在墙缝里鸣唱,婉转悦耳的曲调鼓入耳膜,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就会充溢我的胸间,这是属于我的小夜曲,属于我的小屋的小夜曲,的确别有风味。刘禹锡的《陋室铭》像是我的写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喔,小屋,我生活的圣地,悠哉,乐哉!别了,我的小屋。

睡在寂静的夜里更想你(静夜思之我的小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