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李志涛、王瑶、郑岳明 等
新战友,我该如何对你说?
——陆军第38集团军某机步团几位带兵人探讨怎样助力新兵融入连队
每逢新兵下连,陆军第38集团军某团八连指导员郝爱君就愈发觉得,与如今的新兵们沟通交流,需要“与时俱进”。
他们年轻,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敢于表现自我,带有“E时代”的标签;同时,也因为年轻,当下连后面对超出他们预期的“节奏快、约束多、要求严、训练苦”的军营生活,又容易茫然、紧张、失落、不安。新兵们多元化的思想特征和多方位的心理需求,需要带兵人摒弃以往套路化的带兵模式,不断创新带兵方法,用多元化、一对一的真诚交流,去走进新兵的内心,打开他们的心结。
郝爱君把自己的带兵体会与团里的几位带兵骨干进行了探讨,其中的一些经验和观点,或许能对其他带兵人有所启发。
言传之外更需身教
指导员郝爱君:上周,有新兵跟我抱怨,说早上起床时间总是不够用,10分钟完成不了早操准备。第二天起床后,我召集全连所有新兵,让新战士掐表监督,从起床穿衣、上厕所、洗漱到叠被子,从头至尾给他们演示了一遍。
“7分47秒!”负责掐表的新战士刚说完,新兵们立马提出异议:“指导员,我们叠被子没有你快”“指导员,我们洗漱时人多要排队”……
面对新兵的种种质疑,我又召集了几位老兵参与演示,并让新兵仔细观察老兵们的动作。“8分32秒”,这一次,新兵中没了质疑的声音,转而“窃窃”讨论如何快速洗漱能节省时间,如何提高叠被子的速度和质量……
行胜于言。像这样的“课程”,新兵下连不到一个月,连队已经开展了近10次。大到体能训练,小到打扫卫生,我们都在亲身示范中让新兵学习其中的技巧,让他们逐渐跟上“八连速度”。
支招:现在的新兵,善于独立思考,如果只是一味说教,容易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不妨把命令要求换成身教示范,让新兵真正感到标准要求不是困难和刁难,而是能够完成和保持的作风养成。
既“面对面”也“键对键”
排长李秋实:新兵赵虎,刚下连时沉默寡言,平时说话总紧张得不行。我担心小赵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几次想与他谈谈心,可不论问什么,他总是低头不应声。
后来,我发现小赵周末与亲友联系,多用微信和QQ聊天。于是,我从小赵父母那要到他的QQ号,以“网友”身份与他聊了一段时间,才了解到小赵不敢开口是担心自己方言口音重,怕别人嘲笑自己。
为此,我特意在全排开展一次“家乡话大唠嗑”活动,让所有战士都用自己的家乡话给大家讲故事。我趁热打铁:“我们来自五湖四海,说话口音都不一样,没有谁好听不好听之说,毛主席不也是用一口湖南话指挥千军万马吗?”赵虎终于鼓起勇气,主动用家乡话给大家介绍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从此以后,小赵渐渐有了自信,说话紧张的毛病没了,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支招:很多新兵是伴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很多心事都挂在网上,带兵骨干既要重视“面对面”,也要重视“键对键”,把网络载体作为谈心沟通的平台,通过网上小天地“一对一”对话、“多对多”群聊等方式,同新战士平等交流、真心沟通,这样既能及时把准新战友的思想脉搏,还能进行网上疏导,线下引导。
“批评”也有正确打开方式
中士班长冯三丰:新兵小丁洗漱时,总习惯一边刷牙一边与战友聊天,喷得满镜子都是牙膏渍。一次,我当场批评了他,让他注意爱护卫生。可第二天小丁依然如故。他觉得我是故意拿这件事针对他。
正面说教无果,我就另外想了一个办法,在每周轮换卫生区时,把洗漱间划分给自己和小丁。打扫完卫生后,我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了小丁:“小丁负责擦的洗漱间镜子,洁净如新。我们所有同志要注意爱护,特别是刷牙的时候……”自那以后,小丁理解了我的用心,不但改掉了洗漱时的一些小毛病,平时还养成了主动维护卫生的习惯,也渐渐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支招:新兵下连后,积极性和期望值普遍较高,对表扬的心理预期远远高于对批评的心理准备,容易将正常的批评看得过重,把原本对“事”的批评看成是对他个人的否定。带兵骨干在批评中要防止冷脸严词,要带着对新战士成长成才的关怀去提出期望,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让新兵乐于虚心接受。
用语言共鸣取代“老兵威严”
大学生上等兵李涛:新兵下连以后,个别上等兵为了体现自己的“老兵威严”,总喜欢把一些粗话俗语挂在嘴边。现在我也是一名老兵了,如何让新兵愿意听进去、能听明白,我深有体会。
有一次,我带着3名新兵打扫卫生,发现他们打扫得不太干净。当时,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制造了另一种气氛,“小王,拿抹布,跟上‘老司机’的步伐”“抬这个东西,你得使‘洪荒之力’”……虽然我说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话语,但这些与平日里不一样的“话风”,让新兵们感到轻松欢乐,干活的热情很高涨,卫生很快就打扫完了。
支招:现在的新兵普遍学历高,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弱。如果带兵人不注意说话语气,很容易挫伤新兵的自尊心。带兵人在讲评、交流的时候,适当加入一些新战士喜闻乐见的幽默语言和网络热词去沟通,不仅能够在轻松的语境中开展工作,还能拉近与新战士的距离,增强语言“共鸣”。
(本文由特约记者李志涛、通讯员王瑶、郑岳明整理 绘图:汪子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