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态度 一种人生 一杯清茶 一壶老酒 一部电影 一个知己,文章原创,欢迎品影。

非线性叙事

殿堂级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 · 诺兰,一向是以非线性叙事著称,【非线性叙事】简单来说就是不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讲故事,2000年上映的电影《记忆碎片》就是【非线性叙事】的代表影片,它甚至更为极致一些,是一种【逆向叙事】,即按照逆向性的时间序列来说故事。

《记忆碎片》分为彩色画面序列和黑白画面序列,把故事分成四十五个段落,打散了讲述给观众。有意思的是,其中彩色画面是以倒叙逆向性的方式讲述的,黑白画面则是顺序,全片第一个镜头是完全地倒放。这样的编排,对于第一次观看的观众来说,确实有些烧脑。因此,影片在前期一直不断用台词告诉观众人物设定,并在每一次道具结束时,连接到前一个段落已经出现过的某一句台词。以此连接上一段故事的开头,从而告诉观众,故事原本的顺序是什么!

剧情讲述

《记忆碎片》的主线剧情故事非常简单,一个叫Leonard的男人在妻子 被欺辱后,心理受到创伤,无法获得短期记忆,他将重要的事情纹在身上以防忘记,并通过照片和字条来记住他人的名字,自己的住处以及他打算做什么?他认为妻子是被两个强奸犯害死的,可警察只抓捕了一名罪犯,因此他一直在寻找第二个名字,简称为John G 的人复仇。电影后期才揭示,其实害死妻子的另有他人,而他身边所谓帮助他的人。都在欺骗他。

诺兰电影解说词(看懂诺兰的烧脑神作记忆碎片)(1)

今天我们来讲述《记忆碎片》中的几个亮点和疑点

镜头语言

虽然没有任何特效,但《记忆碎片》的画面非常有特点,它运用了大量的特写与大特写镜头,在动作衔接时甚至很少用中景、近景来整体整体画面。中景,近景,全景能囊括的内容更多,因此能够交代不同主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和逻辑连接,但特写只强调一小块画面。

因此,特写衔接特写的剪辑手法,会割裂整体画面,削弱不同角色或物体之间的关联性,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男主无法拥有短期记忆,他的记忆就是碎片化的,依靠简单的照片和只言片语的字条、纹身来拼凑故事。影片中,男主也强调,他会通过观察人的肢体语言和局部细节来判断别人,这样的镜头语言,正是带观众融入男主的视角,去感受电影里的世界。

黑白画面中的男主到底在给谁打电话?

黑白画面中,男主一直在向电话那头的人介绍自己的病症,以及他 “半臆想” 出来的人物—— Sammy,可那头究竟是谁在听呢?考虑到商业影片一般会将前因后果都说清楚,这个人大概率是出现或者提供名字身份的人,我们可以逐一分析。

根据男主在影片后期对电话那头人的称呼,我们可以得知是警察,但这并不代表对方真的是警察,也不代表他一直只和同一个人打电话.

影片后期揭露了Teddy是卧底警察,Teddy 自称给了男主他妻子的档案,并了解毒贩和Sammy 的事情,这些均与电话里的内容相符。因此,电话那头很可能是Sammy ,这是最明显的答案,也是影片表面展示的答案。

诺兰电影解说词(看懂诺兰的烧脑神作记忆碎片)(2)

但让我产生一丝怀疑的是,在电影的第一个小时左右时,男主打电话到一半突然问对方是谁?对方直接挂了电话。这一点其实并不像 Teddy 的作风,他一直在试图告诉男主,他们认识并且很熟。所以,这时也可能是男主在与其他人通话,比如与 Jimmy 或者Natalie等等,当然,无论男主是在与谁打电话,这段戏的根本作用就是帮助观众—— 理清男主的病症,交代男主的思想,行为和过去发生的事情。

尤其是男主记忆中Sammy的故事,看起来是打电话,效果其实和旁白介绍是很类似的,所以我们理解为他在给观众打电话也没有问题。其实,我们也不用纠结,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要知道诺兰真的很擅长制造电影话题。

还记得《盗梦空间》最后一幕,那个旋转的陀螺吗?就因为这个画面,那年的电影论坛对于《盗梦空间》结局的讨论是真的火爆。

男主真的不记得他已经复仇了吗?还是选择性遗忘呢?

我个人认为男主是选择性遗忘,首先男主曾经烧过妻子遗物,并且他认为自己已经烧过很多次。一个怀念妻子的人为何要烧遗物,这本身就是矛盾的,这里说明了他想记住一件事情,就想忘记一些事情的矛盾心理。

电影一小时四分,妻子问男主【Sammy是否在假装失忆】,男主回答【我觉得他有记忆能力】,这个Sammy确有其人,但他身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男主幻想出来的,是男主将自己的过去,叠加到了Sammy身上。可以说就是男主以客观视角观察他自己,因此男主认为 Sammy有记忆能力,相当于承认他自己能记得事情。

一小时41分处,男主打倒 Jimmy 后忘记自己做了什么,把 Jimmy 当成意外受伤的路人甲,可他见到 Teddy时,又问 【Jimmy为何带了20万美金过来,】这说明他能记得Jimmy 说过的话,因此他不记得 Jimmy 与时间无关,是他自己选择性遗忘了。

一次一小时47分,男主烧掉了自己复仇成功的照片,在 Teddy 照片背面写上【别相信他】,又记下了 Teddy 的车牌号,却没写清楚车牌的主人就是 Teddy,这其实是男主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目标,后来他又给 Jimmy 的车拍了照,说【只要拍过照,就是他的车了。】这是导演在明示我们,这家伙他自己会制造呀!

诺兰电影解说词(看懂诺兰的烧脑神作记忆碎片)(3)

但是,导演还是担心大家看不懂,因此在影片最后展现了男主回忆中的画面,男主靠在床头,妻子躺在一旁抚摸着男主身上的纹身。这画面太是细思极恐了,纹身是为了寻找杀害妻子的罪犯而存在的,怎么可能与妻子处于同一个时空呢? 这个矛盾的画面告诉伙伴们,男主一直在制造记忆,即便这些记忆没有逻辑,他还是选择相信。

其实早在影片前半部分,Natalie就给观众暗示【我们都是为活着而活着的人,】因为她已经了解男主做的一切,都是寻找活着的目的。因此,当男主的目的消失了,他就会再寻找一个新的目的。

侮辱男主妻子的罪犯,究竟有几个?

男主认为有两名罪犯,警察却只抓捕了一名,一小时四十三分,Teddy告诉男主,是男主自己把档案中的第十二页撕掉了。暗示男主为了对“第二名罪犯”复仇,故意毁掉警方调查档案,制造新的记忆,因此,很可能只有一名已经被逮捕的罪犯。Teddy所谓的“一直帮助男主复仇”,其实就是想借刀杀人,而且还干了不止一次。

故事主题

《记忆碎片》好就好在拥有不同经历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对于我来说《记忆碎片》既是讽刺 —— 生活中大多数人浑浑噩噩,如同男主一般缺乏记忆,善于逃避责任,却又一直在为自己寻找借口。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哲学思考,究竟是什么才定义了一个人,是记忆意义吗?

诺兰电影解说词(看懂诺兰的烧脑神作记忆碎片)(4)

总的来说,《记忆碎片》仿佛一个梦境,莫名其妙的开始,突如其来的结束,或者说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电影的结局,男主回到了故事的开始,又一次寻找 John G,又一次要为妻子复仇,他陷入了无间轮回,一直就这么循环往复,相较于其他非线性叙事。《记忆碎片》是一种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约翰贝尔顿认为【伴随着每一次后退】、【《记忆碎片》不断地向前前进】,这是一种奇异而美妙的体验,而非单纯为了制造悬疑,而将故事结果体提至片头,小伙伴们,你们对《记忆碎片》有什么看法呢?评论区告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