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1)

时运所致,借力不费力

据说近几年,各大浏览器热门搜索的一个问题就是:普通人该怎样实现阶级跃迁

很多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希望的人们将疑惑的眼光投向了互联网,希望能在高手如云的网络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殊不知网络世界亦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在现实社会找不到答案,放眼网络世界只会同样迷茫。

而在高耸的写字楼间苦苦打拼的打工人总是感受不到机会的来临,亦或当稍纵即逝的机遇已然远去,才后知后觉、悔恨不已。

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言语无比扎心:别想了,机会是留给有钱人的,普通人就别做梦了。

诚然,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仿佛一切已成定局。

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2)

我们常常听说有钱人身价暴涨,却很少听说底层人逆袭暴富,身边常常听到各色的抱怨:生意没有以前好做了,暴富的梦想也只能是想想了。

殊不知今天的富豪也并非从天上掉下来或地里冒出来的,他们中的一些人曾经也和千千万万个你我一样生活在社会底层。

但与之不同的是,他们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才走上了富裕的巅峰。

现代社会人心浮躁,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望总是极其强烈,但事物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欲速而不达,人们愿意做梦,却很少愿意静下心来逐条分析那些曾经近在咫尺的逆袭机会。

正如B站up何同学所理解的那样,想要预测5G时代将要带来的改变,应该试着从4G时代、甚至3G时代着手,从历史中汲取经验的做法在任何领域都不会是一句空话。

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3)

在网络高速发达的今天,信息检索如此方便,足以引领人们用无比清晰的视角去捕捉时间轴的滚动,从而在下一次风口来临之际做好应尽的准备。

放眼过去四十年,跨越阶层的机会层出不穷,就连我国的普通人也曾有过七次跃上龙门变富翁的机会,但只有少部分人抓住了,大部分人面对机会或一无所知,或束手无策,或始终观望直到机会消逝。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时运所致,胜似努力百倍,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机会,就能胜过普通人一生努力所得。

所以顺应潮流顺风发力很容易,而单纯靠努力想要达到一夜暴富却很难。

可惜的是,改变阶层的机会注定稀少,即便放眼世界也很难捕捉到。对比之下,我国前四十年的机遇可谓是极其少见地奔如泉涌了。

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4)

四十年七次机会,造就大批亿万富豪

(一) 恢复高考制度

1977年,搁置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了,由于时间紧迫,这次考试没有像以往那样放在夏天,而是在冬天进行。

这次高考颠覆了以往“推荐入学”的标准,扩大了招生范围,不论出身,只论成绩,消息一出,引得大批知识青年为之振奋。

虽然在当时的办学条件下,570万学子只录取了30万人,但那时的大学完全公有,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被优先保证的前提下,学习是一件注定会有出路的事情。

从97年到99年,大学生还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是社会上的“香饽饽”,不像今天内卷如此严重,私立大学层出不穷,大学生的含金量也在肉眼可见地下降。

怀着羡慕的眼光,我们看到,1977年高考的那批有志青年最终大部分都成为了各领域的高端人才,其中就有我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著名导演姜文、张艺谋等人

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5)

(二)乡镇企业崛起

如果说第一次机会针对于中国的青年知识阶层,尚且需要学术的支撑,那么第二次机会就完全没有门槛了——正是来自农村的乡镇企业

1984年,中央下发文件正式明确了乡镇企业的地位,要求各级政府对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同等看待,并给予必要的扶持

随着计划经济的一去不复返,乡镇企业的崛起也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从1984年到1988年,1992年到1995年这两次的飞跃,乡镇企业的规模迅速崛起。

到1995年,乡镇企业的工业附加值已经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农民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大半。

许多一穷二白的农民阶级借此东风化身白手起家的企业老板,年过中旬的他们许多至今还活跃在大众的视线当中。

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6)

(三)投机取巧的“倒爷”

第三次机会来得蹊跷,作为价格双轨制之下的副作用,将来自于广大人民的财富流于部分投机者,虽然只有短短五年,但也足以令一些人一夜翻身成了土豪。

当时,国家对原材料实行价格管制,但又允许企业自产自销,于是便自发形成了“计划”和“市场”的两个价格。

嗅到商机的人被民间称为“倒爷”,他们利用开放的价格空间开始了肆无忌惮地倒手买卖。

当时有句顺口溜“辛苦一辈子,不如倒爷一阵子”,反映的就是80年代那些倒爷牟取暴利一夜暴富的真实事件。

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黄牛”,做的都是不劳而获的虚拟买卖。创办万科的王石当年就是靠着倒爷的买卖才积累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令人唏嘘不已。

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7)

(四)下海经商

1992年,那位南巡的老人将“市场经济”写入党章,国家从此不一样了。

那一年被称为是中国公司的元年,无数体制内官员、知识分子下海经商,他们来到沿海城市,从事政策密集型产业,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开始了遥远漫长的春天

像这些工作体面又薪酬可观的群体尚且纷纷辞职下海,足以说明当时所面临的机遇是多么难得,人们后知后觉地懂了,原来这些人所追逐的乃是遍地黄金的富饶所在。

关键词只有一个字“快”,谁的反应快、脑子活、敢冒险,谁便独占鳌头。平民的第四次机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崭露头角。

事实证明,当年下海经商的多半是有头脑的人物,借着计划经济的余威,他们十分顺利地开辟了新的战场,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他们摇身一变成了身家惊人的顶级富豪。

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8)

(五)暴发户“煤老板”

第五次机会只针对拥有地理优势的少部分人。

现在我们提起煤老板,总是第一时间想到“财大气粗”以及“暴发户”这些词,数年前有则新闻描述了山西一位煤老板爱女出嫁时令人叹为观止的奢侈场面,引起网友们羡慕不已,煤老板怎么这么有钱?

这还要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说起,那是中国制造业突飞猛进的时期,放眼全球,我国的原材料消费需求占据重要份额

作为资源大省的山西迅速借势而上,凭借天然的资源优势,加上货币供给宽松带动煤炭整体价格上浮以及国家取消煤电限价制等种种优待,一批煤老板的黄金十年正式揭开了序幕。

据悉,截止2017年,山西家庭资产达千万元以上的有上万户,亿万元以上的达上千户,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富翁来自于煤炭行业。

这一现状足以证明当时的风口有多大。这样的机会与拆迁户类似,更加看重地理优势,只要生对了地方就是躺赚。

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9)

(六)房产泡沫

第六次机会的上升期长达20年之多。

如果不是生在这个时代,很多人永远也想象不到,在中国, “衣食住行”里缺一不可的“住”会成为一种投资品。

实际上,住房价格的飙升在20世纪初已然可见端倪,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地炒房客蜂拥而至,房价水涨船高,直至演变成今日不得不由政府出面干预的局面。

过去二十年,房价几乎连年上涨,评判一个人是否有钱的标准也随着社会现状变成了“他手里有几套房子”。

各大地产商纷纷崛起,将房子的价格从地上炒至天上,连年翻倍,尤其是北上广等特大城市,无论是房价还是房租,都成了压在年轻人背上的一份重担。

一些拆迁户更是搭着城市化的快车迅速跨越阶级成为富豪,许多人仅靠收租就足以过得光鲜亮丽,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不少打工人辛苦一辈子兴许还买不起一套住房。

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10)

到了夜晚,更可见许多高级住宅常年黑灯瞎火无人居住,即便供过于求,房价却依然涨得痛快。

房价的回落是大势所趋,到了现在,炒房已然渺无希望,但放在二十年前,却有大批人靠此发家致富,机会稍纵即逝。

但对于家境贫寒到连一套房子的价格都支付不起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样的机会有等于无。

(七)互联网革命

90年代末,美国的信息技术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吹起了一股互联网科技的新风,不少中国人受此影响,开始了在中国国内的互联网革命。

许多名头响亮至今的大企业最初都是由1997年到2003年之间创立。

他们大都见多识广,根据时代的变化,捕捉到了未来高新技术产业不可限量的光明未来,从小到大,一点点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11)

例如创立于1998年的腾讯公司,后来成长为国内新型互联网公司巨头企业,广泛涉足各领域,在网络通讯、游戏电竞、影音娱乐等方面占据庞大的市场。

这其中诚然有创始人独到的眼光和企业本身雄厚的实力在,但更多的是捕捉到了难得的时代机遇,才顺利成为了行业内的一马当先者。

运气好只是其一,机会是留给有原始积累的人

从以往的机遇分析来看,前些年热火的成功学大概率是一种洗脑的话术,虽然引得众人追捧。

但实际操作来看完全没有可行性,许多成功人士的成功本身就是时代机遇与个人性格的结合,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位富豪的经历是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可完全复制的。

虽然在过去四十年中,机会层出不穷,就连普通人也不乏改变阶层的可能。

但有一点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的,那就是无论任何一个机会都只属于少数人,这些看似被幸运女神所眷顾的人们实则在机会来临之前往往有所准备。

就像乡镇企业即将被中央纳入扶持范围的前几年,已经有农村的村民不甘于被土地束缚,在村口路旁通过摆地摊等方式筹备自己的原始积累。

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12)

这才有机会在国家相关文件下达之际一跃而起,迅速摆脱种地束缚,走上企业家的道路。

对于创业者来说,诚然需要原始资金的积累作为支持,这一点富人家庭永远比穷人家庭更具竞争力,而普通人想要跨越阶级,必须比富人更快一步

除了资金积累之外,还有一些改变阶层的机会是通过知识积累和信息积累所得。

像1977年恢复高考,虽然不需要多么强大的资金积累,但消息的灵通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复习时间,在那个时间点,复习时间每多一天就意味着更强大的竞争力。

而知识积累所发挥的作用就更加强大,如果这些青年本身知识储备足够,本身就意味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出于本能的慕强令人们习惯性地关注成功人士,却不见成功的道路上有多少失败者被留在了原地。

人们皆以为运气可以代表一切,要么就以为只要努力就不可阻挡,实则当运气来临的时候,还要有一定的实力。

因此,还没有完成原始积累的人们,除了死命地控制欲望,默默攒钱,已然别无他法

一夜暴富固然畅快,但谁也不知道,这一天将何时到来。

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13)

按照以往的经验,与多数人竞争往往鲜少胜出,反其道而行反而更有希望。

或许城市已经饱和,乡村会成为新的希望田野,或许科技更进一步,会焕发出新的商机。

但眼下的人们更相信,在消费主义横行的当代,能守住钱包的才是真英雄。

何况当初空手套白狼的“倒爷”只有短短数年的暴利,当机遇消逝,坐吃山空的那部分人早已离开公众的视线,仍在活跃的那部分名人则早已另辟蹊径。

在那之后发现了崭新的商机,可见创业不仅讲求天时地利,还要讲求人脉以及事业的可持续性

现在的人们尤其渴望一夜暴富,甚至不惜在事业上大费心思,有的人看到一些房东月月收租过得无比滋润,便心生羡慕,贷款买房。

在付完首付之后,以租养贷,收取高额房租供给月供,也享一时之快,可一旦有个把月房子租不出去,他们就犯了愁。

人这一辈子有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普通人曾有7次跨越阶层的机会)(14)

试想,当一个人只会投机取巧而不知自我成长的时候,如果恰巧又没有大量资金作为后盾,很容易就会陷入越来越差的死循环

众所周知,没有生命力的泉水是不可持续的,遇到炙热天气,很快就会干涸,可有人却说,哪怕是一潭死水,只要体积够大,也会持续恒久。

事实上,这样的死水注定经不起风险,而在当今这个时代,风险却是时时存在的。

曾经的机遇虽然给了部分人一步登天的机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终究还是大浪淘沙,淘去了不少。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过往形形色色的身份都还未曾退场,久战商场的人们看得明白,赚一时快钱是运气,而将资金盘活,使其长期富有生命地流动下去才是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