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不是一个让我们感到陌生的词,很多时候,在遇到需要进行有创意性质的工作时,总会有人提议说,来,我们一起头脑风暴一下!
头脑风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一种“提点子,说想法”的发散性讨论会。至于最后是否有帮助,是否形成了拥有的方案,结果就不可知了。
以前就有人跟我抱怨过,感觉头脑风暴就是“领导的摸鱼”:
又花时间又烧脑子,聊的时候感觉创意满满,散会之后一切照旧,最后总是照着“以前的做法”来……
所谓“存在即合理”,有时候我们感觉头脑风暴没用,是因为除了知道名字和大概的用法,很多人并没有真正了解头脑风暴。
1、忘记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发明于20世纪初期,大约80多年前,它有一个重要的前提:
当时的人认为,产出好创意的主要障碍,是大家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头脑风暴规则中“不评判”的由来,当任何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所有人都不能批评,包括语言批评或表示出不屑的肢体动作。
樊登曾经分享过一次在招商银行做头脑风暴的故事。这场头脑风暴的参与规格比较高,各方做决策的领导都到场了,当时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营业厅好评率低的问题。
说明情况后进入到发散思维,也就是提建议的环节了,轮到一个营业厅的经理发言时,他说:让不满意的客户别来。
樊登观察到,他的地区领导似乎马上就要发飙,立刻抢在领导之前说到:很好,下一个。
你看,如果不是一个经验丰富,而且“不畏强权”的主持人及时的制止了领导的习惯性反馈,后面的发言者估计都会小心修改发言内容了。
在这件事之后,轮到每个人解释自己的建议时,那位营业厅经理说到:
对营业厅投诉不满意的客户,主要是一些老头老太太,他们办理的都是小型的简单业务,既不赚钱又浪费时间。
如果我们可以把窗口调整一下,增加vip窗口,减少普通业务窗口,他们就会因为排队等待的时间太长而去隔壁其他银行。
这样,我们不是既能服务好重点客户,又能减少被投诉的风险吗?
这时候,其他领导才觉得恍然大悟。
当然,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如果你现在去各个银行的营业厅,就会发现,琐碎的小业务要么转移到了自助服务机上,要么就是通过手机来办理了,排队的老头老太太数量减少了不少。
头脑风暴的规则中,要求在会议的全过程中,无论是谁,提出了多么可笑甚至荒唐的建议,其他人都不得打断,不得批评,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新观点,帮助解决问题。
试问,在我们自己所经历的头脑风暴中,有几个真正做到了“不批评”“不用看领导脸色”呢?
2、“万里挑一”才是难点头脑风暴这个工具,原本是有着严格的步骤和详细规划的,并不是随意抛出各种想法而已。
更何况,头脑风暴的难点根本就不在于“克服不敢说出想法”的表达障碍,而是“如何从一堆想法中,挑出真正有用的那一个”。
提出想法只是一种“发散”,提出建议的人可以畅所欲言,但最终做决策的人,必须有能力、有判断力,去甄别和挑出好的想法,如果做不到后面一步,那么就算你通过头脑风暴得到了数量惊人的Idea也没用。
一个好点子胜过一百个平庸的烂想法。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说“头脑风暴是领导在摸鱼”了,看上去每个人都在出谋划策,可实际上也只是在相互指望罢了。
3、从“风暴”到“沙漏”
那么有效的做法是什么?给头脑风暴的发散思维增加一个漏斗,先聚焦问题,再有范围地发散。
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要给一款零食产品做推广,那么用什么广告语合适呢?
这个产品的特点有很多,包括用料、工艺、口味、性价比、创始人故事、工厂历史等等,哪个特点更利于宣传呢?
确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叫“聚焦问题”。
一阵讨论之后,大家决定,最能体现这款零食差异化的是口味,“吃下去就能感觉到幸福”的感觉。
那么如何才能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呢?你首先联想到的场景是什么呢?
这就是“有范围地发散”。
确定了场景,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就可以思考,如何用一句话把这个场景和感受传递出来呢?或者如果是视频推广,用一个什么样的小故事来表达呢?
这就进入到了新一轮的“先聚焦,再发散”的过程。
如此循环,逐步聚焦,直到最终一点点具体化,方案才算成型。
这个过程和头脑风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起点不一样。
沙漏模型开始于聚焦,而到了需要发散的阶段,可以采取的方法就很多了,头脑风暴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在这个讨论过程中,每一步的重点都是过滤和选择,从各种可能的方案里挑选出最有可能的一个,然后集中资源去实现它。
4、写在最后下次再遇到有人跟你说:中午用空吗,有个事情我们头脑风暴一下?
你就可以有理有据得回应:中午还是好好吃饭吧,要不我给你介绍一个头脑沙漏试试?
,